- 相關(guān)推薦
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讀后感
【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內(nèi)容簡介】
《平常茶非常道》共分四個欄目,包括:茶能生善、人間奇香、飲茶洗心和入清涼地。茶能生善,茶,是為了友誼而存在世間的;最好的茶,則是為了知味的人存在世間;我們到處找茶品茶,不也是渴望著與知味的人對飲嗎?
當我想念起一生中曾經(jīng)啟迪過我、鼓勵過我、安慰過我的好品質(zhì)的朋友,就有如在森林中孤寂的小徑突然聽到遠方寺廟傳來的鐘磬之聲,或者聽見空山里松子掉落的聲音,猛然驚覺,呀!不是松子,也非鐘磬,而是來自深深的相思。
人問奇香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溫柔海邊的細沙,一聲在夏夜里傳來的微弱蟲聲,一點斜在遙遠天際的星光……它們?nèi)菬o言的,但隨著靈思的流轉(zhuǎn),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記得沈從文這樣說過:“凡是美的都沒有家,流星,落花,螢火……誰見過人蓄養(yǎng)鳳凰呢?誰能束縛著月光呢?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人永遠不要忽視身邊事物,即使是小如松子。
飲茶洗心
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葉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來更清香的滋味,善飲者飲到更細膩的消息;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生命沉苦時要加一點清涼的菊花,激越時要加一點內(nèi)蘊的普洱;在苦中猶有向上飛揚的心,在樂里不失去敏銳深刻的態(tài)度。這樣,生命的茶才能越陳越醇,越泡越香。
【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讀后感篇一】
林清玄是臺灣人。有人說,他的作品意境“清明”,聲音“玄妙”。讀他的文字,我仿佛捧著一杯清茶,時時散發(fā)出一種淡淡的暗香,看完之后會有澄凈與善良的感覺。近讀其新書《平常茶非常道》(河北教育出版社),與他一起進入那富有禪意的世界,以他的散文凈化自己的心靈,讓內(nèi)心充滿寧靜與關(guān)愛。
《平常茶非常道》是一本禪茶文化的散文集。在書中,作者暢談如何品評各地的好茶、昂貴的茶、便宜的茶以及自制的各種茶飲料;如何與有緣的人喝茶,與知味的人對飲。談到該書的寫作緣起,作者說:“喝茶是很平常的事,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做,可是關(guān)于茶道的問題常常被忽略。我寫這本書就是想說,雖然喝茶平常,里面卻有深意。”
多年喝茶,作者慢慢從茶道中悟出了生活之道。在他看來,每天的生活其實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葉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來的茶更有清香的滋味,善飲者飲到更細膩的消息;人生需要準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這正如他在《大茶壺與小茶壺》中所寫:“一個能在泡茶時專心的人,工作也會專心。因此,泡茶給人喝是一種很好的供養(yǎng),并不是卑微的事。擺在我們眼前的小茶壺,可以為三五知己而傾注,如果我們能盡心地去愛朋友、體貼朋友,泡起人生的這把大茶壺就容易得多了。”此刻,清雅的文字,淺顯的表達,古典的意境,佛禪的睿智,這便是林清玄散文帶給我們最直觀的印象。
作者是個很懂得生活情趣的人,在他的文字中,從不直白傲慢地告訴你該這樣,不能那樣。他往往講述一段小小的故事,(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中國酒業(yè)新聞網(wǎng))可能感人,也可能很平常,但是字字珠璣,其中蘊涵著大智慧。比如他在《龍井問茶》中說:“茶,是為了友誼而存在世間的;最好的茶,則是為了知味的人存在世間;我們到處找茶品茶,不也是渴望著與知味的人對飲嗎?”他注意用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感悟獨特,見解深刻。他很睿智,卻不故作高深;他也豁達,從不矯揉造作;他很淡雅,無一般文人的酸腐。讀他的文章是一種享受,是一種身心的放松。
對于喝茶與喝酒之辨,作者有自己的看法。在《茶歌與酒詩》中,他提出茶與酒的情意與境界顯然不同,我國傳統(tǒng)詩歌里面酒與茶的地位懸殊,全唐詩幾乎是酒氣沖天,茶則很少受到歌頌。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酒本來就是催情劑,在情緒激化的時候,詩人當然會即席寫下詩篇。茶則反之,茶是清涼帖,在心平氣和下,好像更適于無言。二是酒被認為是瓊漿玉液,是獨立于生活之外的,茶則是生活中的尋常小事,又有什么好寫呢?所以,作者說:“喝茶的時候你的細胞越來越小,喝酒的時候你的細胞越來越大。所以,喝茶的人都是彬彬有禮,喝酒的人多狂放不羈。”由此,作者悟出:一定要有朋友來跟你分享好茶跟好酒,它的意義才會成立。
讀罷全書,感覺作者的文字,體現(xiàn)了一種慢生活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常常會被曲解為不積極的、消極的生活。其實,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時間的進程,而是做這件事情時,人的內(nèi)心是否從容。所謂從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見、有對人生的長久規(guī)劃。讀作者的文字,會感到自己并沒有失去純真和激情,并沒有為走了曲折的人生之路而悔恨,相反,仍然擁有了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不怯懦,不逃避,勇敢面對眼前正在發(fā)生的一切;蛟S,這就是本書給讀者帶來的真正魅力和價值所在吧。
【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讀后感篇二】
古人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被放在最后一位,且與油鹽并列,似乎有點對不住那股子清香。據(jù)說喝茶的是雅人,喝酒的是俗人。但定義不好這么隨便下,白居易在《問劉十九》里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也是難得的境界,哪里就俗了呢?況且酒并非人人能飲,茶似乎無此限制,要說“俗”,還是后者更貼近普羅大眾。
林清玄這書的名字起得好,《平常茶,非常道》。茶是兼具大俗與大雅的事物,大俗,是因與生活的密切,即為平常;大雅,是因飲茶之人常有特殊的體悟,極為非常。人們常說茶禪一味,二者的本質(zhì)是差不多的。莊子說道在螻蟻,道在屎溺,道邊的茶攤、堂上的茶船,雖有簡陋、精致之別,卻未必有高下之分。
《平常茶,非常道》中講過中國第一位女茶師的故事,此人與茶圣陸羽有一段往事,令人感慨,不妨轉(zhuǎn)述在這里。
這位女茶師叫李冶,住在浙江吳興,因為有才氣,得以與許多名士相識。有一天陸羽慕名前往,李冶就為他泡了一杯茶。陸羽還沒喝就說,以為你是個雅人,沒想到也脫不了俗氣。李冶就納悶了,你還沒喝怎么就說我俗呢?陸羽說泡茶要用滾水,你用未開的水泡給我喝,顯得你泡茶時心不從容、志不專一,和俗人沒什么區(qū)別。李冶大為嘆服,當場拜陸羽為師,此后得受真?zhèn),成了有名的茶師?/p>
林清玄不算俗人,飲茶已經(jīng)到了一定的境界,在茶杯之外喝出味道來了。他說茶能生善,能系住非同一般的友情:“好茶是為了更深刻的友誼而存在世間。”他想起蘇軾因感念黃庭堅贈茶而作詩的故事,不由想起遠方的友人,感慨道:“當我想念起一生曾經(jīng)啟迪過我、鼓勵過我、安慰過我的好品質(zhì)的朋友,就有如在森林中孤寂的小徑聽到遠方寺廟傳來的鐘磬之聲,或者聽見空山里松子掉落的聲音,猛然驚覺,呀!不是松子,也非鐘磬,而是來自深深的相思。”
他還說,茶能洗心,“生命沉苦時要加一點清涼的菊花,激越時要加一點內(nèi)蘊的普洱;在苦中猶有向上飛揚的心,在樂里不失去敏銳深刻的態(tài)度。這樣,生命的茶才能越陳越醇,越泡越香。”
有位外國詩人寫過一首詩:“茶是可人兒,萬靈丹,寒冷若你,茶將為之溫暖;激憤若你,茶將為之安定;沮喪若你,茶將為之開懷;疲憊若你,茶將為之撫慰。”與林清玄所謂如出一轍。人的一生猶如一條波浪線,總是起起伏伏,或者太過平淡,或者太過暴烈。茶則苦而后甘,像調(diào)劑之物,將這些波浪悄然拉回至地平線上。人宜為情緒所左右,天平一旦向情緒傾倒,理性就失卻了重心。唯有在平和的狀態(tài)下,才能心神清明,看透事物的本質(zhì)。古人所謂“中”“和”乃至“仁”,似乎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吧?誠如林清玄所說:“茶的真滋味,禪的真境界,唯有平常心乃能知之。”茶的大俗與大雅,無非就是在平常的滋味中體悟出非常的真諦來么。
【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林清玄筆下的茶11-05
《松子茶》林清玄閱讀答案09-29
林清玄《松子茶》練習(xí)及答案07-31
林清玄《松子茶》閱讀題及答案07-17
林清玄《茶味》原文賞讀10-04
關(guān)于林清玄:七碗茶詩的啟示10-14
林清玄《茶香一葉》原文欣賞09-20
平常心是道哲理散文(通用12篇)09-19
林清玄08-20
林清玄作品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