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

時間:2025-01-10 15:39:59 曉映 林清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

  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能夠采用快速閱讀方法整體感知課文。

  2.學習本文描寫人物的方法,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體會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3.學習流浪老人無論境況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執著的為他人送去一片溫暖的優良品質,學會給自己點一盞心燈,照亮自己的同時也給別人送去溫暖和希望。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描寫人物的方法,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體會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2.學習流浪老人無論境況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執著地為他人送去一片溫暖的優良品質,學會給自己點一盞心燈,照亮自己的同時也給別人送去溫暖和希望。

  教學難點 學會體察他人的善意,發現身邊的美;也學會善意的對待他人,為別人送去溫暖一片。

  教學方法 自讀點撥

  教具運用 圖影儀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以Flash《要買上帝的男孩》導入 導語:不錯,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在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我們同樣可以體會到這樣的愛心。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林清玄來品品他的好雪。

  二、走近作者

  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臺灣高雄人,1953年生。畢業于臺灣世界新聞?茖W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 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之后一發而不可收。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1973年開始)。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20次。 1979年起連續七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30歲前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等,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

  三、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請你采用快速閱讀方法,閱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然后回答:你覺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樣的人,談談你的感覺。 (學生自由回答)

  四、品讀課文

  (一)抓住關鍵語句,感知流浪老人的形象,體會他的美好心靈。

  1.瀏覽課文第一部分。 (1)找出文中描寫流浪老人外形和生活情形的關鍵語句。 明確: ①即使在熱到攝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著一件很厚的中山裝,中山裝里還有一件毛衣。 ②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 ③他腳上穿著一雙老式的牛伯伯打游擊的'大皮鞋,搖搖晃晃像陸上的河馬。 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著脖子,看來往的行人,也不說話,只是輕輕地搖動手里的獎券。 ⑤如果是中午過后,他就走到賣自助餐攤子的前面一站,想買一些東西來吃,攤販看到他,通常會盛一盒便當送給他。 ⑥到夜晚,他會找一塊干凈擋風的走廊睡覺。 ⑦幾乎終日不說一句話。

  (2)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種描寫手法來對流浪老人進行描寫?突出了流浪老人形象的什么特點? 明確:動作描寫、外貌描寫。突出了流浪老人的貧窮、孤苦、笨拙

  (3)作者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點有何用意?

  明確:文章欲揚先抑,渲染流浪老人的貧窮、孤苦、笨拙的形象,與后文老人表現出來的美好品質構成鮮明的對比,彰顯了無處不在的美好人性。

  2.欣賞課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本部分寫了兩件有關流浪老人的事情,是哪兩件? 明確:一件是“我”第一次買老人獎券的事;一件是老人為“我”扣扣子的事。

  (2)寫“我”第一次買老人獎券的事,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明確: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3)找出這部分中描寫老人動作、語言的語句并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明確:動作描寫: ①他的手、他的獎券、他的衣服同樣的油膩污穢,他緩緩地把獎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著,摸索半天掏出一個小小的紅色塑膠套,這套子竟是嶄新的,美艷得無法和他相配。 ②老人小心地把獎券裝進紅色塑膠套,由于手的笨拙,使這個簡單動作也十分艱困。 ③他終于裝好了,慎重地把紅套子交給我。 明確:語言描寫: ④“不行的,討個喜氣,祝你中獎!”老人終于笑了,露出缺幾顆牙的嘴,說出充滿鄉音的話。

  明確:嶄新、美艷的紅色塑膠套與骯臟的衣服、獎券形成鮮明的對比;動作的緩慢、笨拙、艱困和態度的小心、慎重形成鮮明的對比。對比中突顯了流浪老人內心的美好、對善良的堅持

  (4)寫“我”第一次買老人獎券的事重在寫流浪老人的動作,寫老人為“我”扣扣子的事又重在寫什么呢? 明確:重在寫“我”的感受。

  (5)“我”的感受是什么?這對表現流浪老人有何作用? 明確: ①他把獎券夾在腋下,伸出那雙油污的手,要來幫我扣扣子,我遲疑了一下,但沒有退避。 ②那時我真正感覺到人明凈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樣的污穢,都會從心的深處涌出,在老人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鼻子因而酸 通過寫“我”的感受,表現了老人“明凈的善意”給人帶來的溫暖

  五 布置作業

  思考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一 指導學生把握我的形象

  抓住關鍵語句,感知“我”的心靈世界,體會“我”的善良和“我”對來自平凡世界的人際溫暖的敏銳感知,從而學會怎樣體察他人的善意、怎樣善待他人

  1.“我”和其他人對老人的態度有什么不同? 明確:對于街頭的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會投以厭惡與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則投以同情。 我每次經過那里,總會向老人買兩張獎券,雖然我知道即使每天買兩張獎券,對他也不能有什么幫助,但買獎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2.“我”對老人除了同情,還有一些什么樣的情感?在文中找到相應的語句。

  明確: ①每次,我總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裝進紅封套,溫暖四處流動著。 ②他把獎券夾在腋下,伸出那雙油污的手,要來幫我扣扣子,我遲疑了一下,但沒有退避。 ③那時我真正感覺到人明凈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樣的污穢,都會從心的深處涌出,在老人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鼻子因而酸。 ④在我們之間,有一些友誼,裝在小紅套,裝在眼睛里,裝在不可測的心之角落。 ⑤我向老人買過很多很多獎券,從未中過獎,但每次接過小紅套時,我覺得那一刻已經中獎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無窮”。我的希望不是獎券,而是人的好本質,不會被任何境況所淹沒。 “我”敏銳的感受著老人帶來的“溫暖四處流動著”,感動著流浪老人“明凈的善意”,從老人那里感悟到“人的好本質,不會被任何境況所淹沒”。在這些感受、感動、感悟里,“我”從同情老人的處境到感動于老人的善良與真誠的關懷,到尊重老人、和老人建立起了特殊的友誼。 3.說說“我”是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是一個善良并對來自平凡世界的人際溫暖有著敏銳的感知力的人。

  二 結合課文第三部分,理解文章主旨。

  1.如何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明確:唐代的龐居士對禪有精深的理解,他是藥山惟儼大師的弟子。一次,他到藥山那里求法,告別藥山,藥山命門下十多個禪客相送。龐居士和眾人邊說邊笑,走到門口,推開大門,但見得漫天的大雪,紛紛揚揚,乾坤正在一片混莽之中。眾人都很喜歡。龐居士指著空中的雪片,不由得發出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別處!庇幸粋禪客問道:“那落在什么地方?”被龐居士打了一掌。 這是禪宗中最美妙的故事之一。龐居士的意思是,好雪片片,在眼前飄落,你就盡情領略天地間的這一片瀟灑風光。它所隱含的意思是,生活處處都有美,美好的事物不在別處,就在我們身邊。但是很多人卻常常對眼前的好雪片片視而不見,糾纏在利益中、欲望中、沒有意思的計較中,生活的美意從我們眼前滑落。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彼,我們要擦亮慧眼,去發現并享受身邊的美。

  2.文章以“好雪片片”為題,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別處”收束全文,你覺得有什么好處? 明確:起到點題的作用。作者把老人的美好心靈,看作是“灌溉了我們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凈之雪”。美,存在于作者和讀者的心頭,恰似好雪滋潤大地,心靈之美滋潤心田,使文章增添濃濃的詩意。

  三 學習小結

  流浪老人處于社會的最底層但不以為苦,真誠地關心、祝愿每一個向他買獎券的人,用他“明凈的善意”帶給別人“四處流動”的溫暖;而作者也以他那顆善良而敏銳的心感受并回報了這一切。善良的老人和善良的作者教會了我們該如何體察他人的善意,又該怎樣善意的對待他人。“人的好本質,不會被任何境況所淹沒”,讓我們的身邊時時飄落起美麗動人的“好雪片片”吧。

  四、拓展討論

  1.結合本課和自身的實際,說一說我們該如何體察他人的善意,又該怎樣善意地對待他人。

  2.情感體驗 介紹你知道的擁有美好心靈的人或事跡。

  3.妙語相贈 你一天的愛心可能帶來別人一生的感謝。

  五 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

  六布置作業練習二、三題作在本上

  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 2

  課程名稱:《好雪片片》文學賞析

  授課年級:高中二年級

  科目:語文/文學鑒賞

  教材版本:人教版/自選教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好雪片片》的主要內容,識別并分析文章中的關鍵意象、修辭手法和語言特色。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文本細讀和創意寫作,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文學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感悟文中蘊含的人性溫暖與善良,培養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

  教學重點:

  分析《好雪片片》中的象征意義和深層主題。

  掌握并應用文本分析的方法。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文章中“好雪片片”的'象征含義及其與人生哲理的聯系。

  引導學生將個人經歷與文本相結合,形成獨特的閱讀體驗。

  教學準備:

  《好雪片片》原文打印稿或電子版。

  相關背景資料,如林清玄簡介、創作背景等。

  多媒體教學設備,用于展示相關圖片、音頻或視頻素材。

  小組討論任務卡。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5分鐘)

  通過展示冬日雪景的圖片或播放輕柔的雪景視頻,營造氛圍,引出“雪”作為自然之美的象征,進而引入林清玄及其作品《好雪片片》。

  2、作者及背景介紹(5分鐘)

  簡要介紹林清玄的生平、主要成就及《好雪片片》的創作背景,為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奠定基礎。

  3、初讀感知(10分鐘)

  學生自主閱讀《好雪片片》,標記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小組內分享初讀感受,每組選一名代表全班分享。

  4、深度解讀(20分鐘)

  意象分析: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關鍵意象(如雪、老人、流浪狗等),討論這些意象的象征意義。

  修辭手法:識別并分析比喻、擬人、象征等修辭在文中的運用,體會其表達效果。

  主題探討:圍繞“好雪片片,不落別處”展開討論,探究其背后的人生哲理和對人性的啟示。

  5、小組活動(15分鐘)

  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現,選取文中一個場景進行表演,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情感體驗。

  或進行創意寫作,以“我心中的‘好雪片片’”為題,結合個人經歷寫一篇短文。

  6、總結提升(10分鐘)

  教師總結文章的主題思想、藝術特色及學習收獲。

  引導學生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發現并傳遞“好雪片片”般的溫暖與善意?

  7、課外拓展(5分鐘)

  推薦林清玄的其他作品,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拓寬閱讀視野。

  布置作業:撰寫一篇關于《好雪片片》的讀后感,要求結合個人感悟和生活實例。

  板書設計:

  標題:《好雪片片》文學賞析

  作者與背景

  關鍵意象與象征意義

  修辭手法分析

  主題探討:“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小組活動成果展示

  總結與拓展

  教學反思:

  課后,教師應根據學生參與度、作業反饋等進行教學效果評估,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亮點與不足,以便后續教學的調整與優化。

【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林清玄《好雪片片》教學設計07-31

好雪片片林清玄答案12-01

好雪片片林清玄介紹12-12

好雪片片林清玄課件11-19

林清玄《好雪片片》教案11-10

《好雪片片林清玄》閱讀答案11-23

林清玄《好雪片片》練習及答案12-12

好雪片片 林清玄教案10-13

林清玄《好雪片片》閱讀答案09-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精品白嫩少妇视频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 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不卡 |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国语高清在线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