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清照鷓鴣天詩詞鑒賞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章丘西北)人,居濟南。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小編帶來的李清照鷓鴣天詩詞鑒賞。
原文:
暗淡輕黃體性柔,
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應羞,
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
何事當年不見收.
一: 這是一首詠桂詞,詠物詩一般以詠物抒情為主,而本詞卻一反傳統。試分析這首詩寫法
這首《鷓鴣天》是一首詠桂詞,風格獨特,頗得宋詩之風,即以議論入詞,托物抒懷。
1:“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這十四字形神兼備,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前句重賦“色”,兼及體性;后句重詠懷,突出“香”字。桂有三種,白者名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名丹桂。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類為林,間無雜樹。 又秋天開花者為多,其花香味濃郁。“暗淡”、“輕黃”
說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澤和濃艷嬌媚的顏色取悅于人。雖色淡光暗,卻秉性溫雅柔和,自有情懷疏淡,遠跡深山,唯將濃郁的芳香常飄人間。
以下轉入議論。
1:“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反映了清照的審美觀,她認為品格的美、內在的美尤為重要。“何須”二字,把僅以“色”美取勝的群花一筆蕩開,而推出色淡香濃、跡遠品高的桂花,大書特書。“自是花中第一流”為第一層議論。
2:“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為第二層議論。連清照一生酷愛的梅花“暗淡輕黃體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而作者頗為稱許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嘆弗如。接著又從節令上著眼,稱桂花為中秋時節的花中之冠。
3:“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為第三層議論。傳說屈原當年作《離騷》,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獨桂花不在其列。清照很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氣地批評了這位先賢,說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給遺漏了,實乃一大遺恨。
二:結合全詞分析,本詞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雖議論。但托物抒懷,以群花作襯,以梅花作比,通過層層議論展現了詞人對貌不出眾,色不誘人的桂花由衷的贊美和崇敬,同時抒發了詞人要像桂花那樣遠離都市喧囂紛擾,享受具有蓬勃生機和無窮樂趣的退隱生活。“暗淡輕黃”、“情疏跡遠”而又馥香自芳,這正是詞人品格的寫照,同時也表達了詞人要和桂樹一樣馥香自芳的品格。這首詞顯示了詞人卓而不群的審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李清照是個愛花之人,其筆下屢見梅紅梨白、棠殘菊瘦,還有風姿別致的藕荷添彩,整卷《漱玉詞》宛若一座百花園。下面一起來看看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
譯文
淡黃色的桂花,并不鮮艷,但體態輕盈。于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當羞慚。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經地義。可憾屈原對桂花不太了解,太沒有情意了。不然,他在《離騷》中贊美那么多花,為什么沒有提到桂花呢?
注釋
⑴鷓鴣天:詞牌名。
⑵“畫闌”句: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畫欄桂樹懸秋香”之句意,謂桂花為中秋時節首屈一指的花木。
⑶“騷人”二句:取意于陳與義《清平樂·木犀》的“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之句意。“騷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問詞,猶可是。情思:情意。何事:為何。此二句意謂《離騷》多載花木名稱而未及桂花。
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建中靖國(1101年)之后,作者與丈夫趙明誠居住青州之時。由于北宋末年黨爭的牽累,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死后,她曾隨丈夫屏居鄉里約一年之久。擺脫了官場上的勾心斗角,離開了都市的喧囂紛擾,在歸來堂上悉心研玩金石書畫,給他們的隱退生活帶來了蓬勃的生機和無窮的樂趣。他們攻讀而忘名,自樂而遠利,雙雙沉醉于美好、和諧的藝術天地中。此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作的。
【李清照鷓鴣天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李清照《鷓鴣天》宋詞鑒賞08-26
李清照《蝶戀花》詩詞鑒賞05-26
李清照詩詞鑒賞賞析07-04
聲聲慢李清照詩詞鑒賞10-24
李清照《鷓鴣天》09-30
武陵春李清照鑒賞08-28
武陵春李清照鑒賞09-13
李清照的詩詞精選08-26
經典李清照詩詞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