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時間:2020-11-23 14:41:48 劉長卿 我要投稿

劉長卿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劉長卿的《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用凝煉自然、清秀淡雅而又諧美流暢的語言來寫景抒情,詩的感情真摯動人。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

  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

  舊游成遠道,此去更違鄉。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賞析】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歷七年)左右,詩人劉長卿結束了十年多閑居流寓生涯,以監察御史、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題中的鄂州,在今湖北省鄂城縣,是轉運使署所在地。

  首聯從御命赴任寫起。“多慚恩未報”系泛泛鋪墊之筆,主要是用以引出下句。“敢問路何長”,表面似乎在探問路途遙遠實際寄寓對人生之路的探索。第二聯承“路何長”寫次峴陽館所見之景。“萬里通秋雁”句,也寄寓著詩人自己多年來宦海飄泊及此行中旅途勞頓之感。“千峰共夕陽”句,這里的.“千峰共夕陽”,透露著旅途孤寂,只能跟千峰共賞夕陽之意。當然,此次赴任,詩人大可游山玩水、逍遙自在的,他在旅途中的這樣勞頓孤寂之感,讀者只能從他“路何長”一語中所透露的仕途坎坷之感中找到一點線索。第三聯,繳清題目中的“懷舊居”。“舊居”有何可懷,詩中只字未道,可見此詩意不在獨居。詩里略略點了一下現在離家鄉和舊居越來越遠了,不過是想加強“路何長”的感慨。

  末聯重道旅況,回應首聯的“路何長”。詩人雖然說的是旅途跋涉的風霜勞頓,讀者卻可從中讀出詩人回憶十數年的宦途,設想未來時的悵惆與躑躅。“敢問路何長”是這首詩的情感主線,詩人于其中融注了封建社會中一個有吏干而敢于剛而犯上的正直知識分子的憂慮和憤慨。

  劉長卿曾以“五言長城”自詡,尤工五律。這首詩運用貼切精工、凝煉自然、清秀淡雅而又諧美流暢的語言來寫景抒情,詩的感情真摯動人,風格上則工秀邃密而又委婉多諷。為此盧文弓召在《劉隨州文集題辭》中,也指出劉詩“含情悱惻,吐辭委婉,情纏綿而不斷,味涵詠而愈旨”。

  拓展閱讀:《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劉長卿

  送李中丞之襄州⑴

  流落征南將⑵,曾驅十萬師⑶。

  罷歸無舊業⑷,老去戀明時⑸。

  獨立三邊靜⑹,輕生一劍知⑺。

  茫茫江漢上⑻,日暮欲何之⑼。

  【注釋】

  ⑴李中丞:生平不詳。中丞:官職名,御史中丞的簡稱,唐時為宰相以下的要職。

  ⑵流落:漂泊失所。征南將:指李中丞。

  ⑶師:軍隊。

  ⑷舊業:在家鄉的產業。

  ⑸明時:對當時朝代的美稱。

  ⑹三邊:指漢代幽、并、涼三州,其地皆在邊疆。此處泛指邊疆。

  ⑺輕生:不畏死亡。

  ⑻江漢:指漢陽,漢水注入長江之處。

  ⑼日暮:天晚,語意雙關,暗指朝廷不公。何之:何往,何處去。

  【白話譯文】

  這位漂泊流離的征南老將,當年曾經指揮過十萬雄師。

  后來他罷職回鄉沒有產業,到老年他還留戀賢明之時。

  少壯時獨立功勛三邊平靜,為國輕生只有隨身佩劍知。

  在茫茫的漢江上飄來蕩去,日到黃昏你還想要去哪里?

  【創作背景】

  《送李中丞之襄州》,又作《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大致為安史之亂平息不久后,劉長卿為李中丞被斥退罷歸的不幸遭遇所感而作。

【劉長卿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相關文章: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劉長卿03-18

劉長卿《移使鄂州次賞析峴陽館懷舊居》賞析05-11

《移使鄂州次峴》劉長卿古詩鑒賞10-31

劉長卿《使次安陸寄友人》古詩賞析12-08

中國唐詩鑒賞-《晚次鄂州》01-04

劉長卿《逢郴州使因寄鄭協律》賞析09-01

《送韋贊善使嶺南》劉長卿(原文賞析)12-11

岑參《下外江舟懷終南舊居》古詩原文意思賞析12-26

劉長卿《送行軍張司馬罷使回》唐詩賞析10-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一级AV大片久久久久久 | 欧美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码在线 | 中文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