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初夏曲》

時間:2024-04-16 10:41:49 詩琳 劉禹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劉禹錫《初夏曲》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劉禹錫《初夏曲》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夏曲三首

  銅壺方促夜,斗柄暫南回。

  稍嫌單衣重,初憐北戶開。

  西園花已盡,新月為誰來。

  時節過繁華,陰陰千萬家。

  巢禽命子戲,園果墜枝斜。

  寂寞孤飛蝶,窺叢覓晚花。

  綠水風初暖,青林露早晞。

  麥隴雉朝雊,桑野人暮歸。

  百舌悲花盡,平蕪來去飛。

  作家簡介

  劉禹錫(772~842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生于嘉興(今屬浙江)貞元九年(793)中進士,登博學宏詞科。翌年舉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永貞元年(805),因輔助王叔文進行政治革新,先貶連州刺史,加貶朗州司馬。后回京,又貶連州刺史。歷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陽任職。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蘇州、汝州、同州刺史。開成元年(836),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會昌元年(841) ,加檢校禮部尚書銜。臨終前撰《子劉子自傳》。因曾任太子賓客,故稱“劉賓客”,晚年曾加檢校禮部尚書、秘書監等虛銜,故又稱“秘書劉尚書”。現存劉禹錫集古本主要有三種:①清代避暑山莊舊藏宋紹興八年(1138)董刻本, 題為《劉賓客文集》,屬小字本,今有徐鴻寶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陸游據董本重刻,稱“ 浙本”。明清以來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屬于這個系統。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蘭館所藏宋刻本,題為《劉夢得文集》,屬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務印書館縮印本。③北京圖書館所藏宋刻殘本《劉夢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兩代的毛晉、惠棟、何焯、馮浩、黃丕烈等人曾對劉禹錫集作過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數是抄本,流傳不廣。現通行劉禹錫集版本:《四部叢刊》本《劉夢得文集》,《四部備要》本《劉賓客文集》,《叢書集成》本《劉賓客文集》。此外,尚有校點本《劉禹錫集》。《新唐書·藝文志》載《劉禹錫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遺佚,輯為《外集》 10卷,但仍有遺漏。

  賞析

  一、初夏景象的生動描繪

  首句“新麥上場圃”,開門見山地展示了初夏農事的核心場景——麥子豐收,新麥在打谷場上堆積如山,象征著一年辛勤勞動的初步成果。緊接著,“梅雨一齊落”點出了時令特點,初夏的梅雨連綿,滋潤著大地,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水分,同時也為整個畫面增添了幾分濕潤與朦朧之美。

  二、農家生活的溫馨寫照

  “家家廚爨香,處處秧歌樂”兩句,將視角由田間轉向農家。新麥收獲后,家家戶戶炊煙裊裊,廚房里彌漫著新麥磨成面粉烹飪出的飯食香氣,生活氣息濃厚。同時,田野間“處處秧歌樂”,農人們一邊插秧,一邊唱起歡快的秧歌,勞作與娛樂相融,展現出農人樂觀積極的精神風貌,以及田園生活中簡單而真實的快樂。

  三、田間人際的淳樸情誼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描繪了田間農人之間的交往情景。他們扛著鋤頭相遇,親切交談,言語間充滿依戀與關懷,體現了鄉間人際關系的淳樸真摯,以及農耕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互助合作的和諧氛圍。

  四、詩人的情感寄托與人生感慨

  最后兩句“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劉禹錫以詩人的身份介入,直接抒發個人情感。他看到這幅寧靜祥和、自給自足的田園畫卷,對這種遠離塵世喧囂、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閑逸生活心生向往,流露出對田園生活的深深贊美與羨慕。然而,現實中的詩人或許身在官場,或有種種束縛,無法真正過上這種理想生活,故而“悵然吟式微”,表達出對現狀的無奈與對田園生活的深深眷戀,以及對簡樸、自然生活方式的呼喚與向往。

【劉禹錫《初夏曲》】相關文章:

浪淘沙劉禹錫曲的注音08-18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拼音07-22

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的譯文06-08

劉禹錫的故事07-26

劉禹錫的《烏衣巷》05-28

劉禹錫《烏衣巷》03-17

劉禹錫的雅號08-23

劉禹錫的名詩07-26

劉禹錫的簡介03-22

劉禹錫的詩風05-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91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亚洲欧美俄罗斯在线观看 | 伊人大杳蕉久久动漫 | 一区欧美日韩精品一级毛 |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拍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