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刺史柳宗元

時間:2024-09-18 16:29:59 柳宗元 我要投稿

柳州刺史柳宗元

  在柳州擔任刺史的柳宗元發生什么事情了呢?柳宗元是唐代文學家以及哲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

  柳宗元,字于厚。公元793年,他考中進士,過五年又考取博學宏詞科,分派做集賢殿正字,職務是替王朝編篡校訂圖書。后來調任監田縣尉,不久又調回朝廷任監察御史里行(見習御史),做監督和考察官吏的工作。公元805年正月,李誦當皇帝,主張革新政治的王叔文等人執政,積極推行改革。柳宗元參加王叔文集團并成為主要成員,擔任禮部員外郎。革新行為觸動了貴族官僚和宦官的利益,他們勾結起來逼身患重病的皇帝傳位給太子。這年8月,李純當皇帝,對王叔文集團進行殘酷迫害。9月,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815年,柳宗元任柳州刺史。

  文學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詩。其駢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為六類。

  (一)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說》為哲學論文的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響,尤是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脫。

  (二)寓言:繼承并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丑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傳》、《羆說》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

  (三)傳記: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夸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

  (四)山水游記:最為膾炙人口,均寫于被貶后,以永州之作更勝。(典范之作為《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

  (五)詩詞騷賦:獨具特色(代表作《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類型,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詩歌等作品,對禪宗、天臺宗、律宗等學說有所涉及。)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后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于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于清麗中蘊藏幽怨,同中有異。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如《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漁翁》《溪居》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六)作品集:劉禹錫始編柳集《河東先生集》。宋代注本較多,韓醇《詁訓柳先生文集》為現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蔣之翹輯注有《柳河東集》。事跡見韓愈《柳子厚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文安禮《柳先生年譜》。

  柳宗元在柳州

  1. 赴任柳州

  公元805年,舊官僚和宦官恨透了李誦皇帝,他們聯合起來逼他退位,讓太子李純當上了皇帝。李純皇帝很感激和信任他們,下詔令廢除改革,對王叔文集團進行打擊和迫害,禮部員外郎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任司馬官。

  水州是一個荒僻的地方。柳宗元任司馬官的職務,名義上是小官,其實是個沒有實際工作的罪犯。這一年的冬天,他攜帶六十七歲的老母親爬山涉水來到永安州城。

  柳宗元在這里熬過了十個春秋。正月的一天,他在府內協助處理政務,忽然差役來報說:圣旨到!柳宗元楞了一下,慌忙整理衣冠快步來到大堂前跪下接旨。吏部官員手捧圣旨高聲宣讀:皇帝詔曰,柳宗元立即回京,欽此。

  當天晚上,柳宗元徹夜難眠,百感交集。他覺得能重回朝廷再展鴻圖,為國家多做點工作了,心情非常高興,吩咐家人收拾行裝,盡快啟程。

  柳宗元雖然任司馬,還是盡力為百姓辦事,關心百姓疾苦。永州荒野有一種奇異的毒蛇,它的毒液碰著草木都會枯死,咬人很難醫治。這種蛇烘干做成藥餌可治愈百病。朝廷詔令捕捉這種蛇,每年進貢兩次的人家,可以抵交全年的賦稅。

  有一天,柳宗元來到一個小山村,夜宿在一戶姓蔣的人家里。吃過晚飯閑聊,主人面帶愁容地說: “我一家三代人捕蛇,我的祖父被蛇咬死,我的父親也被蛇咬死了。我干這行有十二年了,有幾次被蛇咬也差點送了命。”說完長嘆一聲。

  柳宗元滿腔情愿地說:“你怨根這個行業,若不愿干,我可以替你去請求官員,更換勞役,恢復你的賦稅。”

  主人更加悲傷地說:“與我祖父同住在一起的,十戶剩不到一戶了;與我父親同住在一起的,十戶只剩下二三戶了;與我同住在一起的,十戶也只剩下四五戶了。那些人不是餓死,就是逃荒去了。我是靠捕蛇才得以生存下來的。”

  柳宗元傷心憤怒地道:“我過去看到古書上說,‘苛政猛如虎’還半信半疑。今天聽了你的話,才知道這是真的。賦稅比毒蛇還歷害呢!”說到這里大家都不愿再談這個話題,坐了一會便各自歇息了。

  柳宗元關心百姓,百姓也都尊敬他。他奉旨回京的消息一傳開,大家都來看望他,依依惜別。

  柳宗元離開永州城,乘船經過汨羅江。他眼前是連綿的山峰,浩緲的洞庭湖,奔流的湘江水,這一切正是屈原詩歌中描繪的景色。他見景生倩,想起屈原遭到陷害,報國無門自沉江的慘景,慶幸自己能重回京城,興奮地揮筆寫下《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詩云: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

  詔書許逐陽和至,驛路開花處處新。

  柳宗元回到京城,與他一道奉詔回來的還有劉禹錫等人。這是當朝執政的一些大臣憐惜他們的才能,奏請召回推備重用的。但是李純皇帝聽信饞言又改變主意,下詔書派遣柳宗元去任柳州刺史,劉禹錫任連州刺史。

  柳宗元與劉禹錫同年中進士,一同參加政治革新,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接旨后商定同行赴任。

  五月中旬,春風送暖,萬物揚眉吐氣,到處布滿生機。柳宗元懷著凄慘的心情,帶著無限的惆帳與劉禺錫等人離開京城,一路風塵來到衡陽。明天就要分路了,柳宗元從此與老朋友分別,更加憂愁悲涼,心想要是得到皇帝的恩準,能歸田遁世就好了,情不自禁地輕聲吟道: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歧路忽東西。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清晨,劉禹錫來與柳宗元告別。他看到柳兄瘦削虛弱的身體,仿佛覺得此別難以相逢,眼里含著淚水動情地說;“你要多多保重,常來書信!”柳宗元愁腸寸斷,強忍住淚水送他出店門,拱手話別。

  柳宗元坐馬車到桂林,然后乘船沿著白石河南下。六月初,他來到柳州,地方官員和鄉紳在碼頭恭候迎接,一直送他到州府衙門。

  2. 祭天祈雨

  柳州是一個邊遠荒涼的地方,又常鬧水旱災害,人民的生活貧窮困苦。柳宗元覺得在柳州當刺史與在永州做司馬顯然不同了。現在自己是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應該大力發展生產,為人民排憂解難。

  這一年的夏天,一個多月滴雨未下。烈日烘烤得樹葉打卷,田地龜裂,禾苗干枯。若天不再下雨,田地里的莊稼就顆粒無收了。

  王法中有明文規定,遇到干旱的時候,地方官員一定要“祈雨并行五事。”

  這是說官員要帶領人民祭天求雨保護莊稼。同時辦理好冤獄;救濟孤寡;省勞役賦稅;查辦利用職權非法取得錢財和納賄的違法官吏;推薦人才這五件大事,以感動天神降雨。違者重的要罷官免職,輕的也要打板子。

  柳宗元認為天地間“元氣”是真實存在的。山川的崩塌與阻滯,陰陽二氣的變化都是有秩序的。動物和植物,災荒和豐收是自然現象;法制和動亂則是社會現象,各依據自身的規律變化和發展,不是上帝主宰的。戰勝自然災害取決于人,不是取乎于神。古人迷信天神是愚蠢的。但是在嚴酷的法律面前,他也只好違心地祈天求雨了。

  柳宗元詢問掌管祭祀的司功參軍說:“現在天早缺水,你認為到什么地方祭天降雨最合適呢?”

  柳宗元代表作:

  1、《江雪》:

  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作之一,這首詩意境清幽,情調凄寂,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漁翁》

  這是著名的七言古詩,也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作之一。全詩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充滿了色彩和動感,境界奇妙動人。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3、《溪居》

  這是柳宗元著名的五言古詩,這首詩表面上自我排遣、自得其樂,實際上委婉地表達了被貶柳州的憤慨,隱含了作者壯志難酬的苦悶之情。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4、《南澗中題》

  這首詩也是寫作于詩人被貶柳州時期。全詩以記游的筆調,寫出了詩人被貶放逐后憂郁、孤寂、苦悶的心情。

  秋氣集南澗,獨游亭午時。回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誰為后來者,當與此心期。

  5、《重別夢得》

  全詩以白描的手法,既回首過去,又展望未來,表現了詩人與劉禹錫的深厚情誼。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6、《梅雨》這是柳宗元著名的五言律詩。表面上詩人在寫梅雨時節,實際上暗含了詩人對政治前途的無限憂慮。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雪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

  7、《郊居歲暮》

  詩人用極富嶺南色彩的景物勾畫了一幅嶺南所特有的風情畫,抒發了詩人既悠然自得又感物傷懷的矛盾心情。

  屏居負山郭,歲暮驚離索。野迥樵唱來,庭空燒燼落。

  世紛因事遠,心賞隨年薄。默默諒何為,徒成今與昨。

  8、《汨羅遇風》

  這首七言絕句創作于815年,當時詩人被重新任用,準備返京大展宏圖,表現了詩人的樂觀主義精神。

  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

  為報春風汨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

  9、《嶺南江行》

  此詩作于被貶柳州之后,詩人運用象征手法含蓄地說明了自己被貶后身處的險惡的政治環境。

  瘴江南去入云煙,望盡黃茆是海邊。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颶母偏驚旅客船。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待流年。

  10、《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這是柳宗元815年創作并贈與際遇相同的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的一首七言律詩。因“永貞革新”的失敗,柳宗元和四位友人受到牽連,分別被貶到各個荒僻之所,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思念,也暗含了自己內心的心煩意亂。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柳州刺史柳宗元】相關文章:

柳宗元在柳州當刺史10-07

柳宗元柳州刺史04-11

柳宗元和柳州04-11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翻譯賞析08-27

柳宗元治柳州答案12-28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譯文及鑒賞05-15

柳宗元-柳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音符08-19

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全詩賞析09-26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古詩鑒賞04-11

柳宗元《柳州榕葉落盡偶題》閱讀答案及賞析02-0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最新免费新一二三区 | 五月丁香国产精品 |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 亚洲综合日韩一区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