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黔之驢寓義是什么
黔之驢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黔之驢寓義是什么呢?
黔之驢簡介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卷一九,作者柳宗元。與《臨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都是柳宗元《三戒》的文章,而《臨江之麋》、《黔之驢》和《永某氏之鼠》則分別寫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種表現:“依勢以干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因此,具體而言,本文旨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聯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無才無德、外強中干的某些上層人物。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并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黔之驢寓義
驢子:不要依賴他人或外利,必須自身努力,增強自身實力。
老虎: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勝。
諷刺了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有無才無德的人。
黔之驢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6分)
黔之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黔無驢()好事者()龐然大物()遠遁()窺之()稍近益狎()跳踉()以為且噬己也()
二、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意義。
龐然大物()憖憖然()他日()虎大駭()益習其聲()驢不勝怒()計之曰()技止此耳()
三、填空。
1.《黔之驢》選自,作者________,字_____代文學家。黔,地名,包括現、等省的部分地區。
2.古代散文,簡稱古文,是和______相對的文體。唐朝__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運動,在文學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能力訓練
四、認真閱讀全文,完成文后各題。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___憖憖___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__?___,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⑴蔽林間窺之()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⑴蔽林間窺之()⑵遠遁()⑶以為且噬己也()⑷蹄之()
2.翻譯下列句子。
⑴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⑵稍近,益狎,蕩倚沖冒。
⑶驢不勝怒,蹄之。
⑷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3.寫出出自這個故事的兩個成語。
4.把第二分為三層并概括出各層大意。
5.仔細閱讀課文,注意文中是怎樣表現虎的心理變化的,寫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詞語。
6.這個寓言故事說明什么道理。
7.老虎的心理描寫。
8.這則寓言的主人公是誰?為什么?
黔之驢閱讀答案 參考答案:
一、qiánhàopángdùnkuīxiáliángshì——黔之驢閱讀答案
二、巨大的樣子小心謹慎另外害怕漸漸忍受考慮本領——黔之驢閱讀答案
三、1.《柳河東集》柳宗元子厚唐四川貴州——黔之驢閱讀答案
2.駢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能力訓練:——黔之驢閱讀答案
四、1.⑴偷看⑵逃走⑶咬⑷用腳踢——黔之驢閱讀答案
2.⑴老虎見了它,是巨大的樣子,把它當作神奇的東西了。——黔之驢閱讀答案
⑵虎又漸漸靠近驢子,進一步戲弄它,碰闖、依靠、沖撞、冒犯它——黔之驢閱讀答案
⑶驢禁不住發起怒來,用蹄子踢老虎。——黔之驢閱讀答案
⑷于是跳起來大聲吼著,咬斷驢的喉嚨,吃光它的肉,然后才離開。——黔之驢閱讀答案
3.
⑴龐然大物
⑵黔驢技窮——黔之驢閱讀答案
4.一層:(“他日”至“終不敢搏”),寫虎對驢“鳴”的反應;二層:(“稍近”至“技止此耳”),寫虎進一步大膽試探,激怒驢使出“蹄之”的絕招,終于識破驢的真相;三層:(“因跳踉”至“乃去”),寫虎吃掉驢,得勝而去。——黔之驢閱讀答案
5.①以為神②莫相知③以為且噬己也④覺無異能者⑤終不敢搏⑥技止此耳——黔之驢閱讀答案
6.貌似強大的東西不足畏懼,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勝它。——黔之驢閱讀答案
8.驢。這則故事由虎的正面描寫來描寫驢的外強中干,從而起到諷刺的作用。——黔之驢閱讀答案
【黔之驢寓義是什么】相關文章:
柳宗元《黔之驢》11-04
柳宗元黔之驢11-27
黔之驢翻譯06-09
《黔之驢》練習試題09-13
黔之驢的課文翻譯09-07
黔之驢閱讀答案05-16
黔之驢短翻譯08-23
柳宗元《黔之驢》教案09-27
黔之驢課文翻譯10-05
黔之驢閱讀答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