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26 20:34:02 陋室銘 我要投稿

文言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

  引言:《陋室銘》,唐代文學家劉禹錫著,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陋室銘》入選中學課文教材,就老師如何提高《陋室銘》的教學質量而然,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陋室銘》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來閱讀和借鑒!

文言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掌握作者劉禹錫等背景資料和文體等文學常識;

  2、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譯。

  能力目標:1、能夠當堂成誦;

  2、理解文章的主旨,領會作者托物言志的寫法;

  3、學習并了解文中對偶等修辭。

  德育目標: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偉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與背誦;

  2、文章的主旨;

  3、托物言志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

  “調素琴”和“絲竹亂耳”之間不矛盾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

  多媒體錄音、課件的使用和重點內容的手寫板書相互配合,以多媒體調節課堂氣氛、加大課堂容量,以板書提醒學生重點知識。多有感情地誦讀,在客堂上力求可以背誦。把課前的預習帶入課堂的學習中,提高課堂效率。”一課時教學。

  【課前預習】

  1、生字注音;

  2、《評價手冊》第一題找出本課的韻腳;

  3、搜集作者的相關背景知識。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

  簡介劉禹錫、陋室銘的來歷和“銘”這種文體。(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唐順宗時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后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連任刺史等官職,《陋室銘》就是他被貶后任和州刺史時所寫。他和柳宗元交誼很深。銘原來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本文“陋室銘”,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二、整體感知,疏通句意

  1、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節奏。

  2、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

  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理解),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可以給課文內容配上怎樣的畫面。

  3、提供一些畫面讓學生們匹配相應的課文語句。

  三、精讀細品,把握主旨

  先小組合作解決兩個問題,

  1、你知道統領全文的詞語是什么嗎?

  2、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全班交流:

  提問:本文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情趣,處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生活態度?

  學生發表見解并評價。

  四、聯系現實,發表見解

  出示仿寫篇《學生銘》,提要求:

  有學生學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后仿寫了一篇《學生銘》,你覺得它反映的是何種學習態度?你對這樣的學生是如何看待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學不在深,作弊則靈。

  斯是教室,唯我閑情。

  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

  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

  可以打瞌睡,觀窗景。

  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

  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

  心里說,混張文憑。

  學生交流談看法。

  五、學生仿作

  看了剛才的學生銘,了解了劉禹錫借陋室以言志,表達自己不貪戀富貴榮華,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你能否借鑒他們的寫法寫一篇仿作?

  提出要求:

  1、為自己要仿寫的內容選定標題,如“電腦銘”,“考試銘”,“旅游銘”等等;

  2、仿寫練筆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韻;

  3、主題要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六:集體背誦

  學生對照黑板板書背誦全文。

  七:作業布置

  評價手冊中22課《陋室名》的練習題。

  【教學總結】

  下面我將對上節課教學的《陋室銘》進行回顧,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反思:

  一、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當前的文言文教學,因為依據考試題型的要求,依然重視文言知識的傳授,多為字、詞、句的解釋。為此使很多具有文化底蘊的古代佳作只剩下字、詞、句的教學了。我在設計導語的時候,運用比較平和的語氣,邀請同學們一起去參觀劉禹錫的房子,從而進入課文的學習。對于古代文言文的學習,我堅持“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方法,盡量在課堂上讓學生多讀,包括聽范讀、自由讀、點名讀、齊讀的方式,進行這節課的教學。根據“三三三”課堂教學模式,先讓學生進入自學環節。在顯示屏上出示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字詞句,讓學生憑借課下注解及手上可利用的資源自行解決。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對課文有個初步的了解,能富有感情地正確地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這一過程就是我們教學中常用的“品讀法”。讓學生在“品”中去發現、咀嚼、感受、欣賞,當然要想“品”文中真正蘊含的意義,就必須建立在“讀”上,用讀來豐富情感的培養,知識的積累,語感的流暢。品與讀相輔相成,反復朗讀,疏通文意,這才是學好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方法。

  二、 為學生創造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間。

  文言文的教學有著它自身的意思,但它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古代文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學生的做人品位。像《陋室銘》這樣的意境深遠的文章,如果一味的去解釋哪一個字哪一句話,那么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就變成了翻譯古文了。因此,在進行互學的時候我出示這樣的問題:課文中使用了什么寫作手法?這樣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和理解體會作者不慕名利,追求淡泊,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學生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讓他們嘗試與古人“對話”,了解劉禹錫的生活環境,來往的是什么人,知道他對自己房子的評價等等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課文。學習古人的胸襟、品質、處世態度等等。對于疑難問題,如何進行托物言志的寫法;如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們都集中起來一起拿到課堂上來共同討論解決。事實證明,學生是有能力完成這一學習任務的,因為他們弄清了古人的思想內涵,他們就能體味古人的思想境界,學習古人的生活態度、平和的心態。

  三、 賞析佳句,突出主旨。

  《陋室銘》這篇文章圍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句話展開書寫。理解這篇文章,可以從描寫景色之雅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交往之雅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等入手,通過重點句子的輔助理解全文。前面說的“品”只是為了輔助后面的“讀”,而真正的“品”是學生在對佳句的欣賞上。品味用得經典的詞,用的靈活的字,例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里邊“上”、“入”這兩個字的精妙之處在于作者以動寫靜,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可以這樣理解,“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草色”也想窺視主人在干什么。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優雅,流露出主人的喜悅之情。類似這樣用得精準的詞語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找出來,說說這樣寫的好處,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又能提高學生品讀的能力。

  四、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學習課文之后有一個自我檢測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沒能讓學生擁有充分的時間完成練習,顯得比較匆忙的出示問題答案這里做得不好。本來打算課文的小結是師生共同完成,但是因為前面進行的環節花費的時間較長,最后也變成了教師的總結全文,這點做得不夠好。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多參與各種教研活動,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堅持對每一節課進行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學習中反思

【文言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文言文《陋室銘》教學設計(精選10篇)05-30

《陋室銘》教學設計01-31

教學設計《陋室銘》02-05

[精選]《陋室銘》教學設計06-14

《陋室銘》教學設計11-23

《陋室銘》教學設計11-24

《陋室銘》教學設計(精選)05-30

《陋室銘》教學設計[經典]08-04

《陋室銘》教學設計(經典)05-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