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作品阿Q正傳
阿Q雖然是一個貧苦農民,但他對革命毫無認識,甚至盲目的“深惡痛絕之”,但是辛亥革命的風剛剛吹到未莊,趙太爺就威風掃地,連城里的舉人老爺也悄悄地連夜把家私運到鄉下來。
阿Q從他的階級地位出發本能的感到,革命既然使統治者驚恐萬狀,那么革命對他肯定有利,于是,他就強烈地“神往”革命。但是阿Q對革命并沒有正確的認識,他認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歡誰就是誰”。
在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財產轉變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以闖進趙太爺、錢太爺的家里隨意地占有他們的.一切財物,還可以選一個女人做自己的老婆。
另外,阿Q的革命還包含著農民式的狹隘報復,要把自己的仇人都殺頭,取統治者而代之,當然,這是一種落后的農民革命觀。但如果革命黨能正確引導,他們是會真正覺悟起來的。但是,阿Q在對革命“神往”之后,還是那么糊涂。直到臨死之前,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勝利法和封建正統觀念依然沒有改變。阿Q至死也沒有覺醒。
阿Q的悲慘結局,既表明了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徹底性,也顯示出農民問題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這兩個方面又是互相聯系的。
《阿Q正傳》這一作品在魯迅眾多的作品中極具代表性,它的發表,有著特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茅盾先生這樣評價《阿Q正傳》:中國人品性的結晶。
【魯迅的作品阿Q正傳】相關文章:
魯迅《阿Q正傳》讀書筆記10-14
魯迅《阿Q正傳》讀后感范文08-06
魯迅阿q正傳個人讀后感07-06
魯迅的《阿Q正傳》的讀后感10-02
魯迅阿Q正傳的讀后感范文08-24
讀魯迅先生《阿Q正傳》有感650字11-03
魯迅先生《阿Q正傳》讀后感600字10-30
重讀魯迅作品有感07-10
初中魯迅作品的教學論文08-22
撤魯迅作品之我見的散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