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 魯迅包括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魯迅的《藥》賞析
《藥》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創作的一篇小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于魯迅的《藥》賞析,歡迎閱讀借鑒。
魯迅的《藥》賞析1
魯迅在《藥》中給我們描寫了兩個悲劇,一個是華小栓之死,另一個是革命者夏瑜之死。魯迅在描寫時采用了雙線結構,以兩條線索來展開。一條是明線華老栓為了治兒子的癆病,聽信儈子手康大叔的話,買人血饅頭來為小栓治病,但服后無效后死亡。一條是暗線夏四奶奶的兒子夏瑜為了推翻清朝的統治,為了解救苦難的百姓,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們可以看到文章中魯迅《藥》最諷刺地方莫過于華老栓買的人血饅頭就是蘸的夏瑜的血,夏瑜是為無數人的未來和幸福犧牲的,最終卻被為之付出生命的人,吞噬了自己的鮮血。這是極其讓人感到悲涼的事實。夏瑜作為革命的先行者,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勇敢,當他身陷牢獄時,并沒有因此氣餒,還積極的勸牢頭造反,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樂觀與堅強。在獄中他敢于宣傳“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的”。我們可以看到他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在小說中夏瑜的形象是正面的,魯迅對他的精神進行了高度的贊揚,但他的努力與付出又有什么用呢?在茶館里無聊的看客們只認為夏瑜的行為是在“作秀”,對他因宣傳革命道理挨了打,不僅不同情,反爾還幸災樂禍。當夏瑜要被殺時,又有多少人想他快點死呢?這些人像惡獸般窺視著夏瑜的鮮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革命者和被拯救者之間存在很嚴重的隔膜。對于革命者來說,連自己的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為何而犧牲,不能不得不說這是極其具有悲劇性的。
華老栓為代表的這些人,他們一面是受害者,另一面又充當了“吃人”者,華老栓聽信迷信。買人血饅頭來治兒子的病,病不但沒治好也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華老栓一家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但另方面華老栓又充當了這些儈子手的幫兇,間接的也吃了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以華老栓為代表的這些人們的迷信、麻木不仁。
夏瑜的死并沒有在群眾中引起強的反響,也沒有驚醒這些麻木不仁的群眾,魯迅用這兩個悲劇告訴我們,只有喚醒群眾,當群眾能解除他們的奴性思想自覺的支持革命時,革命才可能取得勝利。
魯迅的《藥》賞析2
傳統評論小說《藥》中幾個微不足道的人物,其結論是建立在階級論的基礎上,大多將康大叔與小說第一部分中的“黑衣人”混為一談。但通過教學實踐,我覺得這種說法似欠推敲。本文嘗試從《藥》的原文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提出了自己的淺見——“黑衣人”和康大叔并非一人。關鍵詞:康大叔黑衣人血饅頭魯迅的短篇小說《藥》以秋瑾的英勇就義為背景,用民間的“人血饅頭治癆病”為故事主體,“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眾的愚昧而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本文試圖從原文的語言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對康大叔和“黑衣人”的形象作以比較分析。一、康大叔和黑衣人不是一個人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目標一般設定在歷屆小說主題的多樣化、鑒賞雙線結構和環境描寫的作用,人物形象分析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對小說中的人物分析,尤其是對眾茶客中核心人物康大叔的分析,也多建立在階級論的基礎上。康大叔形象分析語言描述為:他是封建統治階級統治和鎮壓群眾的工具,是直接殺害夏瑜的兇手,他兇暴、殘忍、貪婪、無恥。他對群眾蠻橫兇惡,對革命極端仇視,是個窮兇極惡貪得無厭的劊子手。從這些大同小異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大都把康大叔與小說第一部分中的“黑衣人”混為一談。但我們如果仔細讀一讀《藥》中有關黑衣人和康大叔的描寫,就會明顯發現那“黑衣人”和康大叔并非一人。
(一)從外貌特征描寫上來分析。在小說的第一部分,作者是這樣描寫“黑衣人”的:“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而在小說第三部分則是這樣描寫康大叔的:“……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鈕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地纏在腰間。”從這兩段描寫中可以看出,“黑衣人”和康大叔除衣服的顏色黑和玄色接近外,肖像特征沒有相似之處,僅憑相近顏色的著裝來判定二者同為一人,實為不妥。
(二)從“黑衣人”和康大叔二者跟華老栓的關系來分析。從小說第二部分看出,康大叔是華老栓茶館的常客,甚至康大叔還親切地稱華老栓為“栓叔”。而在小說第一部分,那“黑衣人”與華老栓則如同路人:“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黑衣人”“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若“黑衣人”和康大叔是同一人,那為何他對華老栓的稱呼和語言動作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實在令人費解!
(三)從康大叔的表白中分析。在小說的第三部分,康大叔當著華老栓的面有一句不滿的表白:“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得到好處。”從華老栓手中“一手抓過洋錢”的若真是康大叔,他再狡詐、再貪得無厭也只能報怨自己得的好處少,也不能睜著兩眼說“一點沒得到好處”!從以上三點分析可以看出,康大叔和“黑衣人”確實是各具外貌特征和個性特點的兩個人物,殺夏瑜、塞饅頭、抓洋錢都是“黑衣人”所為,而并非康大叔。
二、康大叔是怎樣的一個人康大叔既然不是殺害夏瑜的劊子手,也不是將人血饅頭交與華老栓的人物,那么康大叔是個什么人物?他在小說中又是一個什么角色呢?我們還得從原文中找依據分析。
(一)康大叔與人血饅頭康大叔并非為華家提供人血饅頭的有功之臣,他為什么在華老栓夫婦面前一再表功?華老栓夫婦又為什么因得到人血饅頭一再感謝他呢?“要不是我信息靈”——康大叔的這句表白就是作者給讀者的答案,也就是說康大叔為華家提供了槍斃人犯的信息,并憑著康大叔與那“黑衣人”的關系,使華家有幸優先買到為兒子治病的人血饅頭。由此看出,為華家得到人血饅頭提供情報,是康大叔炫耀自夸的資本。
(二)康大叔的身份康大叔一進茶館,便使得華老栓夫婦及滿座的人“恭恭敬敬”,甚至“花白胡子”這樣上了年紀的人也須“低聲下氣”,這待遇是劊子手身份的人難以得到的。明代人徐謂曾說過:“儈伍,亦賤民耳。”康大叔之所以有此禮遇,也正說明他并不是劊子手。我們從康大叔的穿戴和他對獄中情況了如指掌的情況來看,康大叔只不過是一個獄卒之類的角色而已,其“玄色”的衣服使人們誤把他當作劊子手。事實上,真正的劊子手——“一個渾身黑色的人”——只是在交“人血饅頭”時露過一次面,而且還未待華老栓看清便消失了。
【魯迅的《藥》賞析】相關文章:
《藥》 魯迅包括賞析06-13
魯迅的《藥》原文06-19
魯迅的作品《藥》10-21
魯迅精華作品賞《藥》04-02
藥魯迅經典小說全文06-08
《雪》魯迅賞析11-25
魯迅的故鄉賞析05-26
魯迅作品賞析06-06
魯迅雪的賞析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