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迅故鄉的有感

時間:2024-07-06 08:15:26 魯迅 我要投稿

讀魯迅故鄉的有感范文

  進了學校,小強和娟就分開走了,因為他們的寢室在不同的方向。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根本不知道要讀那篇文章。離開地球是我的無奈,離去也是我的選擇;可它突然把剛才吃進肚子的食物吐了出來,然后又去吃,吃了又吐,吐了又吃......這樣折騰了好幾回后,終于把食物真正地吃下去了。

讀魯迅故鄉的有感范文

  然而鄉愁并非主要的,最讓人感到悲哀的卻是閏土的巨大改變。那個金黃圓月下西瓜田里的閏土不見了,站在作者面前的是一個捏著長煙管裹著薄棉衣在冷風中瑟瑟發抖的農民。閏土凄苦的生活是什么造成的呢?是那個社會。這一切都讓人感傷,鄉愁夾雜著作者對故鄉破敗的感慨,不免有萬種滋味齊聚在心頭的感覺。惟有希望才會讓人在寒冬里感到心底的一絲溫暖。哀傷與希望的交織可以說是《故鄉》的基調。

  對我來說,回憶故鄉的時候只有留戀,因為自己的快樂的童年留在故鄉。

  從鄉下小鎮來到北京,進了一所美麗的大學,卻喪失了我的聽覺,除了麻雀、灰喜鵲,和嘰嘰喳喳的烏鴉,我聽不到其他的鳥叫。我盯著那群飛遠的麻雀,告訴自己它們是黃鸝,是杜鵑,是布谷鳥....

  我聽不到麥叢里斑雞一長一短的叫聲,我聽不到松樹林里金翅兒的啼鳴,我聽不到秋空里“滴滴水”的清脆的裂響,我聽不到屋檐上燕子的歌。

  我也聽不到溪流的涂涂的聲音,也聽不到晨霧里不知名的蟲子晨曲,我也聽不到原野上黃牛的長哞和陽光里曬太陽的豬患快意的呼喊......

  我再也沒有看到自由飛翔的羽翼,再也沒有看到夕陽里飄起的炊煙,再也沒有看到拖著鼻涕打鬧的童年......

  我的故鄉有座荒家,里面埋葬著我的夢想,我的靈魂,我的心。有一天它會裂開,跳出一只金褐色的蟋蟀,它震響雙翅,進入我的夢鄉。關于希望

  以前看過豐子愷先生的一篇短文,叫做《實行的悲哀》。大意是說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打算的時候興致勃勃,充滿了激情,可是真正實行起來了,卻會發現不過爾爾,難免有些失望。他特憊舉了學生放假的例子,大概也是我們當學生共同的感受吧,即放假前對假期的生活充滿了憧憬,真到了假期,想像中豐富多彩的生活其實也平淡得很。他把這形容為一種“悲哀”。

  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小說時,我就深切地為這種“悲哀”所籠策。當然,還有一句更流行的話能將這種悲哀表達得更加貼切,那就是“相見不如懷念”。

  其實,細致地想一下,也許會有這樣一個結論:人的想像力總比現實的可能性要大。當把一件事情想像得很美好時,現實不會那么美好;當把一件事情想像得很糟時,現實也不至于那么壞。于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可能就是要比生活在憧憬中的人要平靜一些,不至于在大喜大悲中大起大落。

  按照上面的說法,豐子愷先生文章的題目就應該改作《憧憬的悲哀》了。不是嗎?是我們自己無端地構造出一個“美好的假期”,而最后只能在現實中跌落;是“我”一直念念不忘早已不存在的月夜下的閏土,才會感到“氣悶”和“悲哀”。

  想到這里,就愈感到小說結尾處的深刻了。“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原來讀這句話時,總覺得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現在才發現,它是在敘述一種人生態度。魯迅先生說的“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意思并非讓人們放棄希望,而是把希望放在一個并不顯眼的位置,不要讓希望總是占據自己過多的視野。在現實中踏實地走著,這樣就不會總是失望,于是路有了,離希望也更近了。

  我想魯迅先生的告誡也許特別適用于我們年輕人。從小就在 “長大了以后要當科學家”、“長大了以后要當藝術家”的口號中生活慣了,倒是很少被教育去認識現實中的困難。于是總是在失望中去接受現實,好像現實和理想總是矛盾的。為什么不能從一開始就平靜恬淡一點呢?這就會有更多前進時的喜悅,更少受挫時的沮喪了。

  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是需要理想和勇氣的,但這遠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走,并且要一直走下去,持之以恒,永不放棄。

【讀魯迅故鄉的有感】相關文章:

故鄉魯迅教案06-24

魯迅的故鄉賞析05-26

故鄉魯迅課文解析10-25

故鄉魯迅閏土09-20

魯迅佳作:談《故鄉》04-28

魯迅《故鄉》試題及答案07-25

魯迅《故鄉》閱讀答案05-26

魯迅的作品故鄉簡介06-15

魯迅的《故鄉》寫作背景10-16

魯迅作品《故鄉》賞析05-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第一页 | 午夜性爱视频久久 | 在线看免费观看中国Av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 中文字幕一页在线 |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