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風箏》散文原文

時間:2024-07-28 03:10:45 魯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魯迅的《風箏》散文原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過一些經典的散文吧?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那么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完成一篇優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魯迅的《風箏》散文原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迅的《風箏》散文原文

  魯迅的《風箏》散文原文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1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2地顯出憔悴可憐的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哪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3,而久經訣別4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并且嫌惡他5,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6,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7的什物堆中發見7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9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10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11,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后,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12。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輕松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松了吧。

  “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么也不記得了。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么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2]

  注:

  1、丫叉:樹木兩枝分歧處。此處作動詞用,即丫丫叉叉的意思。

  2、伶仃:孤單單的樣子。

  3、肅殺:冷酷蕭條,毫無生氣。

  4、訣別:辭別,多指不再相見的分別。

  5、他:在“五四”初期的白話文中,第三人稱代詞一般都用“他”,后來才有“他”、“她”、“它”之分。這句中的“他”是指“放風箏”。

  6、小兄弟:這里指的是作者魯迅的三弟周建人。

  7、塵封:被灰塵封住。

  8、發見:同發現。

  9、瑟縮:身子發抖畏縮,驚惶的樣子。

  10、苦心孤詣:為了達到目的而費盡心力。

  11、論長幼:封建倫理道德宣揚“長幼有序”,規定幼小者必須無條件服從長者,因而弟弟必須服從兄長。

  12、天使:西方神話中把某些幫助人們實現美好愿望的神仙稱為“天使”。作為幸福、歡樂的象征。這里是指兒童所希望得到的最美好的東西。

  魯迅《風箏》片斷賞析

  聽吳老師的課《風箏》,看著他高高大大的身影在學生間穿梭,卻一點也不覺得不協調,如果打下比方的話,那是剛聽到的洪老師的譬喻:課堂是一個生態群落,而老師就是游于其間的一條大魚。這堂話,學生的思維隨著課的深入,漸趨活躍,到了后來,竟有些雀躍了,而這樣活躍的背后,是老師對學生的引導是漸漸的,無痕的。

  片斷一:

  師:孩子們又把名字寫上了,為什么,王斌偉,你把名字寫上去了嗎?(隨后老師不斷地詢問一個個學生。

  生:要讓別人知道是我做的。

  生:如果線斷了,別人會送回來的。

  生:把幸福鳥當作我們自己。

  生:它能帶給我們快樂。

  生:線斷了,風箏到哪,就把幸福帶到那兒。

  本堂課中,老師著力體現的是情境體驗,從剛開始的通過語言情境的設置,把學生帶入了制作風箏的場景之中,如果說那還有些勉強,到了在什么也不像的風箏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在這里,一句你把名字寫上去了嗎?一下子把學生就看作了那個放風箏的孩子。學生就在思考了,是啊,為什么我會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呢?種種美好的愿望都隨之而來,因為是自己親手做的風箏,當然希望風箏與自己是一樣的幸福,如果有什么不測,那也有辦法,因為它已經常常地打下了我們的烙印,甚至有學生想到風箏到哪,就把幸福帶到那兒這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愿望,只有孩子,才會有如此純真的想法。

  片斷二:

  師:風箏做好了,該是放風箏了,誰愿意來放風箏?

  如果沒有親歷課堂,無論是誰,都會想到這時學生應該手拿一只風箏開始放飛了,而在課堂上,這只是老師讓大家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學生的興致是高漲的,經過前面的情感醞釀,這時的學生的感情已經噴發了,他們喊著我來,我來,似乎眼前的碧綠的草地,風箏在向自己招手。每個讀課文的學生,都是非常投入,不需老師任何指點,他們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圖中放飛風箏的小朋友。

  朗讀也有如此魅力,不能說是奇跡。而老師遵循學生的情感歷程,把課堂完全地變成了放風箏的開闊地,漸進無印痕的引導是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的。

【魯迅的《風箏》散文原文】相關文章:

魯迅的《風箏》原文08-11

魯迅散文《無常》原文10-14

魯迅的《風箏》原文及賞析06-01

魯迅散文《父親的病》原文08-20

魯迅散文:《狗·貓·鼠》原文05-12

魯迅散文集《野草·風箏》06-04

魯迅作品《風箏》原文及其賞析10-26

魯迅散文《二十四孝圖》原文08-01

魯迅散文《白光》09-07

魯迅散文《社戲》08-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久久 |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