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書憤》的閱讀訓練附答案

時間:2025-01-08 11:35:05 銀鳳 陸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陸游《書憤》的閱讀訓練附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范的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陸游《書憤》的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陸游《書憤》的閱讀訓練附答案

  陸游《書憤》的閱讀訓練附答案 1

  【原文】: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閱讀訓練】:

  一、

  1.簡要概括詩歌頷聯描寫的內容。(2分)

  2.“塞上長城”引用了南朝宋時名將檀道濟的典故。皇帝要殺他,他說:“自毀汝萬里長城。”“出師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國時(人名)的典故。(1分)

  3.本詩圍繞哪個字展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二、

  1.了解詩人筆下的古人、古事、古跡是怎樣的? (作者懷什么古)

  2.把握詩人態度,歸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懷古中的態度、感情)

  3.運用什么手法來表現?(特別要注意分析典故)

  三、

  1.如何理解“書憤”之“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過什么樣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來的?

  2.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詩歌的倒裝性)

  這一聯憶過去,塑造了詩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時他有滿腔的愛國熱忱,卻不懂得世道的艱難,遙望著北方被金人占領的中原地帶,胸中的憤恨郁積如山

  這里暗示了詩人什么樣的愿望?

  這里能體現陸游的抑郁、悲憤之情嗎?

  3.頷聯既是敘事,也是寫景你能說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用了此種手法的其它詩句嗎?

  4. 如何理解“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兩句詩?

  【參考答案】

  一、

  1.宋金兩國交兵的戰爭場面。

  2.諸葛亮

  3.本詩圍繞“憤”字展開,抒發了詩人無私報國但抑郁不得志的強烈憤慨。

  二、

  1、懷什么古——頷聯既是敘事又是寫景,概括了25年前的兩次勝利的戰斗(古事):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大散關失而復得,充滿豪情氣勢。尾聯敘事抒情,寫了諸葛亮(古人)在《出師表》中曾說過“北定中原興復漢室”。

  2、作者的情感態度:結合首聯和頸聯表達出作者渴望報國、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及自己壯志未酬,卻年事已高的悲憤沉痛,尾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同病相憐型)諸葛亮在《后出師表》曾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諸葛、渴望建功立業之愿,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

  3、藝術手法:這首詩對比手法的運用成功,富有表現力,如:昔年之壯舉與今日之衰頹,“塞上長城”之理想與“世事多艱”之現實,諸葛亮之積極進取與南宋統治者之茍且偷安等對比。

  三、

  1.報國無門,功業無成對比

  2. 欲圖收復失地

  憤“世事艱”,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這是為下文“空自許”作鋪墊從章法上說,點了詩題中的“憤”字

  3.只用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戰爭圖畫,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4.這是詩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并不絕望,其中還蘊藉著豪壯的感情。

  陸游《書憤》的閱讀訓練附答案 2

  詩歌鑒賞

  書憤①

  陸游

  白發蕭蕭臥澤中,只憑天地鑒孤忠。

  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②。

  細雨春蕪上林苑③,頹垣夜月洛陽宮。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注)①與《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寫于同一時期。②《舊唐書·張巡傳》:“及城陷,尹子奇謂巡曰:‘聞君每戰毗裂,嚼齒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視其齒,存者不過三數。”③上林苑:古代園林建筑,漢武帝在秦代的一個舊苑址上擴建而成的官苑,規模宏偉,官室眾多。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臥”字刻畫詩人臥病不起的.情形,為下半句的抒情做鋪墊,并起到襯托作用。

  B.蘇武被困匈奴餐用氈毛也不變節,張巡欲氣吞逆賊咬碎鋼牙,詩人借此以明志

  C.“壯心未與年俱老”表現詩人雖然年事已高,但雄心壯志并未因年老而有所衰減。

  D.這首詩與《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都運用了典故,表達的思想情感也是相同的。

  15.詩的第三聯寫了怎樣的情景?在詩中有什么作用?試簡要分析。

  閱讀答案:

  14. A,“臥病”錯,“臥”指隱居。

  15. 細雨中,上林苑春草叢生;夜月下,洛陽宮殘壁頹垣,寫出了被金人占領的宮苑一片荒蕪、殘破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于國土淪喪內心的無比傷痛;為下句直抒胸臆鋪墊蓄勢。

  陸游《書憤》的閱讀訓練附答案 3

  自嘲

  陸游

  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

  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雖變改,醉來意氣尚軒昂。

  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15.下列對《自嘲》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詩人少年時就有報國的壯志,如今暮年卻只能寄身農桑,無法報國。

  B.頷聯寫鄉居生活的悠閑,喜歡喝酒其實是寫出無法報國,以酒消遣的苦悶。

  C.頸聯寫自己雖年老體衰相貌變老,但內心意氣風發,仍有軒昂的`報國之志。

  D.尾聯寫詩人看清現實,通過嘲笑愚公不自量力來表達自己寄身農桑的灑脫。

  16.請分析《自嘲》與《書憤》在寫法上的相同之處。(6分)

  答

  15.D(“看清現實”“灑脫”錯)

  16.(1)都運用對比。《自嘲》首聯通過少年的“凌云壯志”與暮年的“一事無成”形成鮮明對比,抒發作者有心報國卻無法實現的無奈落寞之情。《書憤》第二聯“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寫輝煌的過去,與眼前無力殺敵報國形成鮮明對比。(2)都運用典故。《自嘲》運用愚公移山的典故,以灑脫的自我解嘲,寫出作者的愛國之情。《書憤》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其他答案視情況酌情給分)

  陸游《書憤》的閱讀訓練附答案 4

  書憤(其一)陸游

  白發蕭蕭臥澤中,只憑天地鑒孤忠。

  厄窮蘇武餐氈①久,憂憤張巡嚼齒②空。

  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注】①蘇武餐氈:蘇武厄于匈奴餐氈吞雪而忠心不泯。②張巡嚼齒:唐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數月,后城破被俘仍罵敵不止,最后竟嚼齒吞舌,不屈而死。

  14、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首聯“白發蕭蕭”表示詩人已經老邁,卻不被重用,只能“臥澤中”,讓天地照出自己對國家的一片忠心,表明詩人已經對朝廷完全失去了信心。

  B、頷聯引用蘇武和張巡兩個著名忠君愛國者的.典故,意在說明自己抗金報國的忠心如同這兩個人一樣,非常堅定,至死不改。

  c、頸聯運用想象虛寫春雨中長滿雜草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殘垣斷壁的洛陽宮,實際上是借長安洛陽兩座古都的荒涼來喻指淪陷的北宋都城汴京。

  d、尾聯與辛棄疾的“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相似,表達自己雖然年歲已高,但報國之心仍壯的理想抱負。

  15、這首詩抒發了詩人的那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14、A“對朝廷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錯。

  15、(1)自己的滿懷壯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憤懣;

  (2)對蘇武、張巡等古代英雄的同情;

  (3)對淪陷國土的思念和朝廷不圖恢復的不滿;

  (4)對在年邁之時能夠建功立業的強烈期盼。

【陸游《書憤》的閱讀訓練附答案】相關文章:

陸游《書憤》閱讀理解題附答案09-02

書憤陸游閱讀答案11-29

陸游書憤閱讀答案07-05

陸游《書憤》閱讀答案10-08

陸游《書憤》閱讀答案2篇09-28

《病起書懷 陸游》閱讀訓練附答案08-15

《書憤》閱讀答案10-29

《書憤》閱讀練習及答案09-19

《森林》閱讀訓練(附答案)09-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 | 亚洲蜜芽AV中文在线 | 日本免费久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