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南歸阻雪》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南歸阻雪》,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歸阻雪》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我行滯宛許,日夕望京豫。
曠野莽茫茫,鄉山在何處。
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
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屬意在章句。
十上恥還家,裴回守歸路。
《南歸阻雪》賞析:
《南歸阻雪》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59卷第52首。前四句交代時間地點,對京豫的回顧和對鄉山的渴望,表現出歸途悵惘的情懷。中間四句寫黃昏時茫茫雪原所見,“孤煙”、“歸雁”、“饑鷹捉寒兔”等,一片荒涼景象,喻示出詩人此時的處境。后四句寫自己懷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還鄉的羞愧心理。全詩表現了詩人心情的憂郁和冷漠。
《南歸阻雪》注釋
南歸:指詩人自長安歸故鄉。
滯(zhì):不流通,引申為滯留。
宛許:即宛地,泛指南陽以北。
京豫(yù):指洛陽。唐時將洛陽設為東都。因其地屬豫州,故稱為京豫。
莽(mǎng)茫茫:郊野廣漠無際。
鄉山:故鄉的山脈。
村際:中間。
平皋(gāo):平原。
文墨:寫文章。
屬意:傾心。
章句:章節與句子。
十上:多次上書。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péi)回:徘徊
《南歸阻雪》創作背景
此詩是作者落第后失意歸來行至南陽北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此詩當作于《歲暮歸南山》、《行至汝墳寄盧征君》之后。
作者介紹
孟浩然,唐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孟浩然《南歸阻雪》】相關文章:
孟浩然《南歸阻雪》注釋09-23
孟浩然《南歸阻雪》全文及鑒賞07-19
南歸阻雪_孟浩然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9-18
《梅花引荊溪阻雪》的閱讀答案11-15
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全文及鑒賞01-15
梅花引荊溪阻雪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9-19
《梅花引·荊溪阻雪》閱讀答案及全詞賞析07-10
南歸抒情散文10-27
王維《送友人南歸》賞析10-03
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