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靜心訣

時間:2024-08-20 22:00:08 內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內經靜心訣

  《內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見神的充耗,關系到人的壯老;神的得失又關系到人的昌亡,人體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于目。以下是內經靜心訣,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靜心養神對于終日勞心用腦或長期使用目力者,是大有裨益的。

  閉目養心

  在日常諸事紛擾、頭昏腦脹時,找一清靜之地,正襟危坐,雙目閉合,眼瞼下沉,調勻呼吸,意守丹田。

  良久則頭腦清醒,心平氣和,心靜如水,煩惱漸漸消失,進入靜謐祥和狀態,機體陰陽氣血通達順暢,心理平衡,情緒愉悅,頭腦清晰,渾身輕松。

  閉目降氣

  凡遇憤憤不平或遭受屈辱,于暴躁難捺之時,要理智地控制情緒,離開是非之地,閉目思量。同時用自己的雙手食指輕輕壓在眼瞼上,微微揉搓,到眼珠發熱發脹,便覺胸膛悶塞頓開,肝火胃氣下降,躁怒平息,心情和緩。

  閉目行悅

  在憂郁悲傷、失望空虛、心煩意亂之時,退避靜舍,閉目獨坐,盡量默憶,想象以往得意歡愉之事,即會覺得心神平衡,悲傷煩亂之情就會逐漸消失。

  閉目臥思

  人有三種思維方式:第一為睜眼思維方式,第二為夢境思維方式,第三即是閉目思維方式。閉目思維是一種臨界思維“現象”,即臥而不寐,閉目臆想聯翩。

  在這種思維狀態下,大腦排除了外界的干擾,又處于充血、充氧狀態。如此,可促使大腦細胞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以提高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閉目消食

  吃完飯后閉目休息10~30分鐘,再去睡午覺、散步或是做別的事情。這對肝臟的保養,尤其是對有肝病的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人們吃完飯(尤其是午飯,因為吃的一般都比較多)后,體內的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如果再行走、運動,血液就會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時,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到50%以上。

  如果肝臟處在供血量不足的情況下,正常的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對肝臟的損害。

  閉目賞樂

  你可以常常閉目聽一些自己喜愛的音樂和戲曲。優美的旋律可增進大腦活動,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使人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閉目解乏

  勞逸結合十分重要,當身體勞動累了,或讀書、看報、寫字疲乏的時候,不妨閉目靜養片刻,這對迅速恢復精力和養生保健都大有益處。

  閉目釋煩

  常言道:“眼不見,心不煩。”這話是很有道理的。意思是說閉上眼睛不但可以養目,而且可以靜心。心靜則神安,神安則災病不生,福氣永存。

  遇到繁雜吵鬧的場合或自己不愿看的場面,又不便避開。

  閉目養陽

  適當閉目靜心曬曬太陽,可以養陽。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克勞瑟發現,如果不是嚴重高血壓癥,經常曬太陽能夠降低血壓。當人的皮膚受到陽光照射時,便會產生維生素D,維生素D參與人體的血液循環。

  閉目動行

  找一處清凈之地雙目微閉,全身放松,以盡可能慢的動作打一套太極拳,充分體會緩慢柔韌,圓滑連貫的要領,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閉目強記

  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日漸衰退,常常會遇到要記起某個人、回憶某件事,一時半會兒就是想不起來,抓耳撓腮甚是痛苦。

  此時不妨閉目靜心幾分鐘,待全身放松,心平氣和后,或許會靈機一現,豁然開朗。

  閉目神游

  靜坐閉目,給想象插上翅膀,飛向野外,觀靈山秀水,望天高云淡,聽飛瀑松聲,游長江大海……此時心怡神馳,心靈與天籟之聲竊竊私語,天人合一,會有一種身輕如燕的感覺。

  不能日行千里,卻能神行萬里,這種“精神”暢游非常有益健康。

  閉目靜息

  睡眠欠佳是常有的事,遇到一時睡不著,或半夜醒來再難以入睡時,千萬不要心煩意亂,即使不能入睡,靜息也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拓展閱讀:為什么要學內經

  1.《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地位獨特——唯一一本以帝王命名的書。生命之學是帝王之業,是大功德,大慈悲。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圣人為什么重醫藥

  所謂圣人就是能夠聽從自己本性的人,就是能夠掌控自己身體和欲望的人。如果又能夠讓別人聽從自己,就可以由人而王。

  天下即人身,人體是在所有的組織系統里最精密的自組織結構,它自己有一個和諧的機制。古人認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從身體當中來的。《大學》講至善,《中庸》講太過與不及,而所有的太過與不及都源于人身體結構內部的太過與不及。假如肝火太盛,木(肝)生火(心),我們的心就會煩亂,做事就會很急躁。如果腎經不足典話,我們就思維就不夠。拿破侖有一句話:人的身體結構即命運。中醫的話是人的身體結構和功能即命運。生命醫學又是人類學中最高的學問。中國文化強調從醫入道(和)道以醫顯。

  2.可以認知自我

  生命活力:魄力精神意志膽識聰明

  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

  魄在中醫里涉及到它是肺的神。肺神,肺氣足了以后它的外現就叫神。

  力,涉及到腎,力量從腎來。

  肺和腎都涉及到一個先天本能的問題,所以魄力關系到本能的問題,是學不來的。不可以向別人學魄力。

  精神,在中醫里,腎的最基本的物質就是指精;神是心的神明。

  精神在中醫里是心腎相交的能力。

  膽識涉及的是膽氣足不足。膽,是主決斷的。

  意志,意是脾(精)的外現,心之所存謂之意。

  脾主運化,脾精足不是記憶性的問題,而是關聯性的問題。關聯性好,就是運化,就是頭腦靈活的表現。

  志是腎之神,腎主收藏。

  意志是人體運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體現。運化靈活,又能定住堅持,就是有意志力。

  聰明,腎開竅于耳,肝開竅于目。聰明與否,看肝腎能力。

  學習《黃帝內經》,培養更多地向內觀察我們人身的能力。它是國學經典里邊最為寂寞的一項。向內看很痛苦也很難,所以自古圣賢皆寂寞。西方是要認識自己,而中國文化是要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的和諧,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程度越高你就越接近至善。人身難得,就是要關注自己的內心生活,和我們內在的臟腑的那種運轉,懂得了人體,就懂了人生的很多方面。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借假修真的載體,是要蓄之養之的精品。真法難聞,《黃帝內經》是黃帝和老師的對話,核心問題也要通過一種齋戒的方式,不僅是持齋,而且要控制自己的俗欲,沒有私心雜念的狀態才能得到。學習時要修自己的身,修自己的心,真正能夠看到里面去。中國難生,生為中國人是一種難得的福分,要有一種深厚的感恩心和自豪。只有中國有這么多的經典,可以讓我們去讀,重新去反省人生,其中包括認真地體會身體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

  3.可以培養我們的洞察力

  對天地自然的感悟買東西,不買南北,(上南下北)心在上,按照取向比類,東木肝主生發,南火心主生長主散,西金肺主收斂,北水腎主收藏,中央脾土主化,南北表示水火不容,買賣石油都波及人的生命。罵人“××不是東西”實際講是南北,就是說人像水火一樣無情無義。

  道家寶典:《冰心訣》《清心訣》《靜心訣》《養神訣》

  冰心訣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

  萬變猶定,神怡氣靜。

  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戒點養氣,無私無為。

  上下相顧,神色相依。

  蓄意玄關,降伏思慮。

  內外無物,若濁冰清。

  塵垢不沾,俗相不染。

  虛空甯宓,渾然無物。

  無有相生,難易相成。

  份與物忘,同乎渾涅。

  天地無涯,萬物齊一。

  飛花落葉,虛懷若谷。

  千般煩憂,才下心頭。

  即展眉頭,靈臺清幽。

  心無罣礙,意無所執。

  解心釋神,莫然無魂。

  靈凈歸一,氣協魄消。

  水流心不驚,云在意俱遲。

  一心不贅物,古今自逍遙!

  靜心訣

  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

  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余,萬變不驚,

  無癡無嗔,無欲無求,無舍無棄,無為無我。

  靜心訣要(靜學指微)

  大道無多子,唯在清靜一法門。

  故靜字訣,乃為修道第一訣,一切法門,均從此一法門下手。

  身靜則生陽,心靜則生慧,氣靜則生神,神靜則生精;

  而一以心靜為頭腦。靜則定,定則得。

  白玉蟾祖有言:「大道以無心為體,忘言為用,柔弱為本,清靜為基。」

  又云:「薄滋味以養氣,去瞋怒以養性,處卑小以養德,守清靜以養道。」

  而老子之學,則純以清靜無為為主旨。

  故清靜法門,實為三教圣人所共守。

  而世人則無不在競逐勞役的紛紛擾擾中討生活。

  殊不知:「半日安閑半日佛,片時清靜片時仙」也。

  要作仙作佛作圣人,甚至是得大智慧,立大功,創大業,樹圣德,均非從此靜字下手不為功!

  清心決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

  微風無起,波瀾不驚。

  幽篁獨坐,長嘯鳴琴。

  禪寂入定,毒龍遁形。

  我心無竅,天道酬勤。

  我義凜然,鬼魅皆驚。

  我情豪溢,天地歸心。

  我志揚邁,水起風生!

  天高地闊,流水行云。

  清新治本,直道謀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養神訣

  神為心所主,

  養神必先養心。

  心靜則神安,

  心動則神疲。

  心為神所主,

  養心必先養神。

  神安則心靜,

  心動則神疲。

  神,指心力、心勁。神是身體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要做到主動養精氣,應保持精 神愉快,心情舒暢,遇事不怒,思想寬廣,飲食有節,起居正常,勞逸結合,鍛煉至上,增 強抵抗力。

  《內經》 云: ‘精不足者, 補之以味。 ’ 濃郁之味, 不能生精; 惟清淡之味, 乃能補精也。 萬物皆有味,調和勝則真味衰矣。淡煮之得法,自有一段沖和恬澹之味,益人腸胃。故淡食 可以養精,可以益壽。 ”

  《七部語要》說: “神靜則心和,心和而神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神傷。將全其形, 先在理神。故恬和養神,則自安于內;清虛棲心,則不誘于外也。七竅者,精神之戶牖也; 志氣者, 五臟之使候也。 耳目誘于聲色, 鼻口悅于芳菲, 肌體舒于安適, 則精神弛騖而不守; 志卸縻于趨舍,則五臟滔蕩而不安。嗜欲連綿于外,心臟壅塞于內,曼衍于荒淫之波,留連 于是非之境,而不敗德傷生者,蓋亦寡矣,以勞形而傷神也。 ”

【內經靜心訣】相關文章:

內經養生靜心要訣11-09

《黃帝內經》靜心口訣02-07

內經與傷寒07-31

《內經》與天癸06-07

內經感悟04-18

內經飲食養生04-18

《內經》與《易經》的精髓04-18

《內經》經典論釋04-21

內經素問序08-0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本乱码中文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制服丝袜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