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的春季養生智慧

時間:2024-06-27 10:45:32 內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內經》的春季養生智慧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順應季節的變化,多一些好的生活習慣。下面是《內經》的春季養生智慧,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內經》的春季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說春季養生: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據此,春季養生要注意七點法則。內容如下,供讀者參考:

  順應春天氣場特點,春天是萬物催生,大地之氣向上走。

  養生要符合天道,春天是自由自在,就像樹木開始發芽。順應天道。人的身體開始能量催生。

  1、天地的“陽氣”開始生發,萬物復蘇,天地之間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根據《黃帝內經》“天人合一”的原理,春季養生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春天的氣機向上、向外舒張,不斷充實、壯大人體的陽氣,盡量避免耗傷、阻礙陽氣的生發。

  2、“春三月,此謂發陳”,春三月,就是從立春開始算起的,到立夏為止的這三個月,叫“發陳”。什么叫“發陳”?發陳就是發芽,陳是舊的,新陳代謝、推陳出新,就是說,從一些陳舊的身體上面產生了新的。它是有時令的。有個中藥叫茵陳,我們采藥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茵陳是多年生的草本,它每次都在它那個陳舊的枝干上又長出新的芽,這就叫發陳。

  3、“天地俱生”。會有人問,冬天難道不是天地俱生嗎?這個“生”其實還有一個“生發”的感覺。

  中國人放風箏是在什么季節?天安門廣場上天天都有人放風箏,是,刮風的時候都有。但是,春天的時候最適合放風箏,為什么?

  春天是天地的氣都往上走,特別是地氣,往上走,這時候放風箏,順應了天地之氣。所以,春天天地給人的感覺都是在呼喚著一種新的生命的誕生,這叫“天地俱生”。

  春天不要殺生、不吃肉、不暴怒。

  春天是催生的季節,戒殺放生會讓你順應天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在春天體現得最深。

  1、春天不要吃肉。

  因為你要吃肉就得殺戮。“萬物以榮”,“榮”是什么?變綠了,原來是枯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枯是干枯了,榮是草木都逐漸變綠了。春天的風是生發的風,我們經常說“吹面不寒楊柳風”,盡管外面的溫度甚至比冬天還冷,這時候的風吹在臉上,是一種暖意。人的感覺是溫度計所比不了的。溫度計可以量化,很科學,但是,人的諸多感覺溫度計體會不了,你要相信人。所以,這時候人怎么辦?

  2、春天,不要有殺心,不要殺生。

  春天的時候不要去殺戮,有很多動物還在春天產仔,這時候你要去養它們,要給與生機。會有人說,我們殺幾個動物怕什么?當你起了殺心的時候,你內心肝氣的生發也隨之被殺掉了,對你自身也不好,這是相互的。“殺人八百,自損三千”,即使只從利己,利于身體健康來講,春天也不應該去殺戮。

  春天,要“夜臥早起”,清晨散步。

  1、“夜臥早起”。這個“早起”是相對于冬天的“早臥晚起”的,跟隨時間的變化,立春以后就要早點起床了。

  春季的特點,是夜臥早起一般是指晚睡早起,但古人的睡眠與太陽落山密切相關,春季雖然白天時間長了,但夜晚來的仍然比較早,所以還是應當早睡早起。早睡有助于陰氣斂降,早起有助于陽氣生發。

  2、“廣步”。即在有草木的庭院里或林子里大踏步行走,輕松灑脫地順應春天的生發之氣。

  晚上睡覺沒有特定的要求,但是,早晨起來要早一點。

  也許天還沒蒙蒙亮就起來了,干什么呢?“廣步于庭”,就是一種閑庭信步,大步慢走。“庭”是哪兒?自家的院子,注意不是野外。

  3、“被(pi)發緩形”

  春天一定要寬袍大袖,不要拘束,腰帶都不要系,“被發緩形”。這時候我們經常講調形調氣,當你擺出某種姿勢的時候,你身體的氣血運行會隨之變化;當你的氣血運行變化的時候,你的情感、情緒也會跟著變化。所以,我說,睡覺時像嬰兒一樣,兩手往上一揚,擺出投降姿勢,看你睡得香不香。

  當你早早起來,“被發緩形”在院子里的時候,你會有什么感覺?這種感覺就是“以使志生”,這個“志”不是記憶,是志向。你就感覺到從內心里涌動出一種想法,哎喲,我今天得干點什么?我今年得干點什么?就那種愿望,發自內心的愿望油然而生,這就是你順應了春天的氣的變化。

  4、可以多按梳頭、多按摩頭部。在春天里,還要多多梳頭。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養生方》中就有記載,他說:“梳理頭發,欲得多過,通流血脈,散風濕。”

  明代《攝生要錄》亦說:“發多梳,去風明目,不死之道也。”通過梳頭可以很好地促進清陽上升,促進陽氣生發。

  不妨試一下干梳頭。坐或站位均可。雙手十指分開如梳,插入發際,由前向后梳全頭,尤其要注意兩鬢、額角、耳后等部位一定要照顧到。當兩手推到頭后面時,兩拇指可以按壓兩風池穴。一般每次梳兩至三分鐘或梳四十九次就可以了,這時你會感覺到頭皮發熱,神清氣爽。

  春天,舍得奉獻,多做善事。

  舍得奉獻,就是付出,就像大地釋放能量,這就厚德載物。

  “予而勿奪”。什么叫“予而勿奪”? 給別人,不時地資助別人,而不跟別人奪取、索取。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春天不播種,秋天沒什么好收獲。有人說,我沒錢我能給什么呀?你哪怕給別人兩句好話呢!

  我們經常說,過年要說拜年話,其實,那也是“予而勿奪”。“良言一句三春暖”,你給人說一句鼓勵贊賞的話的時候,你也給別人一種生機。有時候,一句話甚至能救一個人的命。

  春天養生,忌諱吃酸。可以適當吃點甜。

  春天為何要忌諱吃酸適當吃甜?春天是木,木頭是肝,肝氣旺盛,如果吃酸,就會讓肝氣太旺而克制脾。如果吃甜,可以強壯脾,避免被肝氣克制。

  1、春天最忌諱吃酸的。為什么?酸是收斂的感覺,所以這跟“賞而勿罰,予而勿奪,生而勿殺”是相違背的。

  春天吃酸的其實都是在傷肝氣。

  2、從飲食上: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中曾指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春季肝旺之時,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及脾胃。此時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補益脾胃。如: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春筍、香椿葉、胡蘿卜、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大棗、山藥等。

  3、應少吃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品,它們會阻礙春天體內陽氣的生發。

  4、忌吃羊肉、狗肉、鵪鶉、蕎麥、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及辛辣物等。

  春季對應身體的肝,要注意養肝。

  1、中醫理論中,春天對應的臟器是“肝”。主氣是“厥陰風木”,大家可以看春天的風不同于秋天的風一派凋零肅殺之象,而春天的風泛泛乎萬物將生之象。但是“風”為百病之長,所以我們春天也要防風。這也是“肝”的形象,為“木”相,中醫講“木曰曲直”,肝是“將軍之官,謀略出焉”,它的作用就是“調達”和“疏泄”全身氣機和氣血津液,像將軍一樣統領全軍。但是它也有“太過”和“不及”兩個方面。

  “疏泄”太過就是我們平時講的“肝火旺”(實性的)或者“肝陽上亢”(虛性的);“疏泄”不及就是我們平時講的“肝氣”郁結。可能有人在春天“發怒”了,或者由于某事“心情不好”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情緒的排遣,有“怒氣”或者“怨氣”一定要找個地方發泄出去,不能憋在心里。

  2、適當地休息。“累”是身體對你發出的求救信號,養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時間休息。平時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鐘稍微休息一下,活動活動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飯也小小休息一下;隨時調節,抓空當休息,讓肝能發揮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勞的感覺。

  3、慎勞心。多休息,會休息,有節奏地工作和生活,不能勞累。多看點老莊之類的書籍,多接觸一點中醫,以接受一些養生方面的知識,“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知足常樂,用平和的心態為人處世。中醫認為,春應于肝。

  保持情緒樂觀,讓自己開心快樂。

  肝決定人的情緒,可以多聽音樂,多唱歌。

  1、中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是養肝血的一個好方法。當情緒不舒暢時,盡量能夠找一個可以訴說的人,或找一種可以發泄心中郁悶的方式來疏泄這種壞的情緒,不要硬憋在心里。據相關數據,癌癥和一些腫瘤患者中,無法疏泄心中郁悶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千萬別生氣。春天要心情好。 所以,老百姓常說:“萬病氣上來。”

  2、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氣郁結難受時,可以嘗試“噓肝法”:面對常青綠色樹木,口發“噓”的聲音,緩緩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惡氣,一直到心情好轉為止。經常伏案工作的白領一族,可以在自己的電腦旁邊擺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蘆薈等,可以養眼舒肝。

  3、從情志上:肝氣喜條達,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泄。因此,春季尤應重視精神調攝,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達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生活正常、飲食有節、恰到好處的生活方式是人體健康的最基本的條件。

【《內經》的春季養生智慧】相關文章:

《內經》說春季養生02-23

內經秋天養生智慧09-14

《黃帝內經》春季養生要點07-20

《黃帝內經與智慧養生》:夏天怎么養長04-11

《黃帝內經與智慧養生》:冬天怎么養藏11-14

《內經》養生與美容07-01

內經養生原理09-23

內經飲食養生10-05

《內經》養生法則09-16

《內經》的養生之道07-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 亚洲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婷婷久久五月综合色国产 |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在线播放日韩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