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人體的輝光

時間:2024-10-31 13:23:10 內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內經人體的輝光

  《內經》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實乃中醫藥學之綱目。下面是內經人體的輝光,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上到“頂輪”麻煩了,頂輪三十二支脈,都是粗的講哦!前面講過了,大家注意到了吧!整個的身體有七萬多支脈耶!現在只講大體的網路。頂輪的脈叫“大樂輪”,他為什么用一個輪字呢?是梵文的翻譯,藏文也這樣翻,所謂輪就是“這一部份”,“這個部位”,等于這一圈的范圍。這個脈如果打通了,可以與外面相通,智慧就打開了。所以有憂郁,或思想不通的人,是腦出了問題,或者腦神經不通,這三十二根脈通了,永遠是快樂的,永遠非常快樂。

  這四個部位報告完了。臍輪、心輪、喉輪、頂輪,這四個輪有明顯的腺路,在所謂三脈七輪中,另外三個是“眉間輪”、“梵穴輪”及“海底輪”。由于這三個部位腺路不明顯,故有密宗說法為三脈四輪。眉間輪在兩眉之間,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思想精神。我給你們做個比方吧!勉強來說,我眉間輪這里明亮一點,所以比你們痛快一點。你們仔細看看,也檢查一下自己。這個眉間輪這里,像唱戲的那個狀元、宰相,白面書生這里一個紅點,就是在眉間輪這個地方。

  頭頂上離開四個指頭的地方很重要,叫做梵穴輪。開了以后可以與天人相通。譬如講光學的研究,我們的身體也在放光。以物理來講,萬物都在放射,我們的生命也在放射影響別人,別人也影響我們。我們放的光現在用儀器可以測到。我跟呂松濤講,如果找到這部機器,趕快采購來,就可以測驗我們所放的光了。

  我們的光就是像畫的佛像那樣,我們人站在那里,兩手伸開有多寬,一圈下來的范圍,光就有那么大。如果你身體有毛病,或者思想不對,呈現的光線就不同了;這是現代醫學、科學的一個發明。我們《黃帝內經》也講到這些,只是沒有這么明顯。印度的醫學講生命的來源,講氣脈由入胎講到這里,很明顯。所以梵穴輪的光明與思想念頭有關。如果人經常這樣低頭,這樣思考,就是普通講“垂頭喪氣”,已經差不多完了。

  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形容年輕人了不起的,形容他的神氣,好像禪宗有句:“舉頭天外看,誰與我一般。”就是他的脈打開了。當然現在你們很可憐,讀書讀得氣都不太軒昂,氣被兩個近視眼卡住了。

  對不起哦!這也是我的經驗,年輕人真可憐,書沒有我讀得多,雖然我沒有你福氣,年輕時在很小的蠟燭光下,讀了那么多書,但是并不像你們那樣近視。而且,我坐在這里不需要轉頭,兩邊過來我都看到了。你們戴著眼鏡只看到前面,這就關系到生命科學了。所以這些都要自己鍛煉回來,或者用藥物,高明的醫生可以用藥物把你拉回來,還非回來不可。這是講梵穴輪。

  海底輪在肛門跟生殖器官中間的三角地帶,如果家里有嬰兒,把嬰兒兩個腿分開,就看到前陰、后陰中間的三角地帶,這里叫會陰。學密宗、道家,講氣脈叫做海底。這是一個脈輪,這個脈與后天生命來源是密切相關的。這就是三脈七輪,這個身體的氣脈。

  拓展閱讀:《內經》作息之道

  今晨新聞,北京某IT公司一張姓高管,因突發心肌梗塞昨夜猝死。年僅44歲。同樣的病因、同樣的年齡,半年前,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亦以同樣方式離世。此類消息不時入耳。年不及半百是為夭。夭亡者,以金融、IT業者為最。觀其行事,大略可知其共同點:工作勞碌、心神焦慮,疲于奔命,晝夜顛倒,作息混亂。雖生死有命,然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也。

  古有成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陽興以勞作;日落,陽斂而人息。言語雖樸素,寓理卻深遠。人與天地相參、日月相應,古人順天之道,應時之序,養長收藏,皆以「陽」這一生命元能收放為作息逆順,故能避禍遠害,以趨長生。這是中國傳統醫學的核心思想。

  《素問·上古天真論》:「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不論是上古真人、中古至人,還是圣人賢人,其益壽命盡天年的秘決,盡在「陰陽」二字。法于陰陽、和于陰陽、逆從陰陽,知「陰陽」,大道畢也。

  《黃帝內經》將「陰陽」放在卷首開篇,可見其提綱契領之目的。以陽引陰,以陰輻陽,《內經》反復闡發「陰陽」之大義,可以說,整部書,乃至整個中國傳統醫學,就是一部「陽」的學問,領悟和把握「陽」的精神,就能「瑧于壽域」了。

  「陽」究竟為何物?古人何以崇「陽」如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靈樞·根結》:「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之道,偶奇多少。」以我們身邊最淺近的例子來說,晝為陽,夜為陰;動為陽,靜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等。陽為陰之根,陰為陽之母,陽主外主長,陰主內主殺,彼此表里,互為消長。「古之人,能長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這個「德」,不是后世所謂「德行之德」,而是遵天地自然法則,即順從陰陽、調于四時、恬淡虛無之天德。持此天德,人無殃咎。中國醫學源流在《內經》,《內經》精菁在篇首。熟知陰陽,領悟天真,僅此一章,已至道也。

  陰陽,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四時之中,春秋為陽,秋冬為陰;一日之中,旦午為陽,晡夜為陰。四時養陽,我已在前文《立春說「陽」》中說明,這里只談一日之養陽。《靈樞·衛氣行》:「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子午卯酉這四個時辰為一日最重要四個節點,尤以子午為最。子為半夜1-3點,午為中午11-13點。陽氣子時生發,至午時最盛;重陽必陰,故午時一陰生。陰至夜半子時盛極,陰極則一陽生。天地人間,子午來復。陰陽生發之時,困乏入眠就是人身的自然感應,人體機能在這兩個時點中以睡眠的方式自我調適修復。所以子午之時,萬物皆定,人亦該休息了。這就是我們日常起居中,法于陰陽、從于陰陽的最直觀的例子。

  然而,社會衍繁,人欲騁亂,遠天道而逆陰陽,不知調適,不知持滿。「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逆亂陰陽綱常而無有節制,就是自伐性命。身體早衰,疾病從生,不亦宜耶。

  尤其近代科學興起,千萬年積累驗符的中國傳統醫學智慧被湮沒,且因其「不科學」而被拋棄。科學恃之自得的器物論,使它對「陰陽」、「氣機」這類中醫核心思想無從著手,更談不上驗證,只鱗片羽,淆亂是非。比如,對待生活中最需要的睡眠這一問題,中國醫學的「陰陽順逆」論,道理如前,身體在子午必須進入休息狀態,而近代科學信誓旦旦地指稱,人一天只需睡滿八小時就夠了,不在意入睡節點。我們可以已為例,若夜作而晝息,即既使白天睡足十二個小時,人亦倍覺困乏昏蒙,精力不支,但若在晚上子時前后安定休息,即使睡眠三五小時,翌日亦精力豐沛,耳聰目明。一逆一順,效驗大彰。

  城市競爭壓力大,工作生活節奏快,很多人享受不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從容優裕。他們亦知身體健康之珍貴,遂拿著「科學指南」,一天中只要運動多少量多少小時即可,而不論運動時間。于是,下班,或下課的晚上,甚至深夜,公園、操場等空曠場所,都有跑步壓杠等大活動量的「健身一族」。活動量是有了,汗亦出了,但健康仍每況愈下。不僅如此,經常夜里大量運動的人,更容易暴發各種意外。何以如此?「科學指南」沒有告訴你活動的時辰節點。前面說過,晝為陽,夜為陰;動為陽,靜為夜。以陽從陽,以陰順陰,才是正確的養生保健方式。即大活動量應在白天,尤其午前。午后陰生,人就要逐漸靜定下來,至亥子時入睡。這才符合天道自然法則。惜科學未能解釋并對此給出正確指導,殆誤蒼生。

  福禍疾速,驗之眉睫。顛倒陰陽,以逆為順,以妄為常,焉有不死之理?觀上述壯年猝死新聞,亡人已矣,生者豈可不戒慎乎。

【內經人體的輝光】相關文章:

《黃帝內經》人體的奧秘09-14

內經與傷寒07-31

《內經》與天癸06-07

內經感悟07-14

內經精要訣07-03

內經養生原理09-23

內經飲食養生10-05

《內經》與《易經》的精髓09-11

內經的生命規律06-07

《內經》養生法則09-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第5页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人妖系列 | 亚洲成a人片在线高速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天啪天天久久久久久久久噜噜 |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呦萝小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