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阮郎歸 四之三 秦觀
《阮郎歸·四之三》是宋代秦觀創作的詩詞,大家學習了原文了?
《阮郎歸·四之三》
【作者】秦觀
【朝代】宋
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
紅妝飲罷少踟躕。有人偷向隅。
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余。
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
阮郎歸(四之二)宋代:秦觀
宮腰裊裊翠鬟松。夜堂深處逢。
無端銀燭殞秋風。靈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無窮。星河沈曉空。
隴頭流水各西東。佳期如夢中。
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
秦觀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
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徂。
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
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這首詞系秦觀貶謫郴州時歲暮天寒的感慨之作。抒發的是思鄉之情。
詞的上片,寫除夕寒夜難眠聞曲,傳達出客地寂寞之感。起二句寫所見,作者先勾勒了一個寂冷的環境。郴州在今湖南省,湖南古稱湘,故稱湘天。首句說湖南歲暮風雨交加,初次驚破寒天凍地,這意味著氣候將由冷轉暖。“破寒初”,即剛進入初春季節。天氣還是比較冷的,所謂春寒時候。尤其在毫無復蘇希望的詞人枯寂的心房里,更是感覺凄涼。總之,給人透露出一股寂冷凄涼的情味。接著環顧所居,庭院深邃,空寂冷落,欲言無人,深沉而空虛,人世間除舊迎新的氣氛,一點兒也看不見,聞不到。一個“虛”字,道出了詞人心頭郁悶寡歡況味,可見貶謫生活的寂寥。“麗譙”二句寫所聞。“麗譙”,繪有彩紋的城門樓,后指譙樓,即城門上的更鼓樓。語出《莊子·徐無鬼》中:“君亦必無盛鶴列于麗譙之間。”“小單于”,是當時的樂曲。李益《聽曉角》詩云:“無數塞鴻飛不度,秋風卷入《小單于》。”“徂”是往、流逝的意思,杜甫《倦夜》詩:“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這幾句寫,從譙樓傳來了吹奏“小單于”的音樂聲,嗚咽漸停,清冷的夜真長呵,這就反襯出人卻不能入睡的苦境,傳達出度夕如年的濃厚孤獨寂寞之感。
詞的下片,寫內心感觸,抒懷鄉之情。“鄉夢”二句,寫所思。“鄉夢”,即回鄉之夢。這兩句意思說,可惜連夢中返回故鄉的好夢也斷了,只落得像游魂一樣飄蕩。孤苦伶仃,貶謫在異鄉,充分傳達出寂寞況味。“崢嶸”句,寫天寒歲暮,指在嚴峻坎坷的厄運中,終于又送走了舊歲。歇拍“衡陽”二句寫所感。“衡陽”和“郴陽”都在楚地。“和雁無”:連雁也沒有。衡陽有回雁峰,相傳雁至衡陽而止。王勃《滕王閣序》有“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而郴陽更在衡陽以遠,是大雁也飛不到的地方。這兩句說,雁斷衡陽,來年北上,總還有大雁可以傳遞書信。而今身貶郴州,卻是連雁兒也飛不到的地方,連雁足傳書也不可能了。寫他離鄉日益遙遠,處境更加危苦。
關于本詞結句,與晏幾道“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句可稱雙璧。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說:“淮海(秦觀)、小山(晏幾道),真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詞人,實罕其匹。”明人沈際飛評說,“傷心!”(見《草堂詩余正集》卷一)這兩個字確是道出了本篇的感情特點。從內容到音調,無不充滿哀傷情調色彩。再看“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兩句,不說自己貶謫遠地音信斷絕,度日如年,而只說郴州是連雁兒也飛不到的地方。從而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他內心難以言傳的苦痛。語淡意濃,余味無窮。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阮郎歸 四之三 秦觀】相關文章:
秦觀《阮郎歸》10-06
阮郎歸 秦觀10-23
阮郎歸秦觀09-30
阮郎歸 四之四 秦觀08-03
阮郎歸秦觀翻譯07-20
阮郎歸秦觀閱讀答案08-04
秦觀《阮郎歸》三首11-29
《阮郎歸》秦觀閱讀答案09-16
秦觀《阮郎歸》閱讀答案07-11
阮郎歸秦觀賞析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