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時間:2024-10-08 12:11:44 沁園春 我要投稿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代偉人毛主席的詞《沁園春·長沙》。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請我們的同學展示預習成果。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板書展示)

  (生1上講臺展示自己制作的課文預習課件并講解,同學們熱情鼓掌。)

  生1:大家好!現在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詞的相關情況。我將從這首詞的詞牌名、寫作背景、作者情況、詩詞朗誦以及內容簡等方面進行介紹。

  (生1開始結合課件畫面內容,由毛澤東的兩首絕句《立志》、《詠蛙》引入講解,課件畫面制作精美生動,同學們為他的精彩制作喝彩、鼓掌)

  生1:“沁園春”這個詞牌名相傳是東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的花園名,后被外戚憲所奪,有人作詩詠其事,于是得名。這首詞是毛澤東寫于1925年10月,當時毛澤東從韶山前往我們廣州創辦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游橘子洲,面對絢麗秋景,想到目前的大好革命形式,回憶起往昔歲月,不禁心血來潮,寫下此詞。

  (看著展示出的橘子洲美麗畫面,同學們十分感興趣,發出驚嘆聲。)

  生1: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欣賞這首詞的朗誦錄音。

  (全班聽朗誦錄音,品味詩歌的音樂節奏,并結合所展示課件上的生字詞進行正音。)

  生1:剛才我們聽了這首氣勢的詞,能感覺到作者的豪情壯志。在詞中,作者引用了很多以往經典中的句子,并將其化用。如“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就從“自信人生兩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化用而來,這也是我們剛剛學過的莊子的《逍遙游》中“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的化用。這是古典詩詞語言 “雅”的體現,而這在外國詩歌中是無法體現的,我也將這首詞譯成了英文,讓我們為大家讀一遍。

  (展示譯文課件并朗讀,同學們覺得很新奇,發出了笑聲,也響起了掌聲。)

  生1:這首詞的內容寫了什么呢?其實在寫作背景介紹中我們就基本上能體會出來。我

  在此簡單分一下。詞的上闋是以寫景為主,描繪了一幅橘子洲上絢麗秋景;下闋是以抒情為主,主要是抒發詞人想到當前的大好革命形式而雄心壯志,要主宰大地的豪情。整首詞情景事巧妙結合起來。

  生1:最后,我以一首毛澤東的《七絕》來結束我的介紹: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險峰在心頭,毅志必成功。哦,后面兩句是我寫的,作為對我們大家激勵,也希望我們的同學明天必定成功。謝謝。

  (全班同學熱情地鼓掌。)

  師:剛才這位同學給我們展示了精彩的課件,并作了精彩介紹,讓我們對這首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讓我們再次掌聲鼓勵。

  (全班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的是答辯。也就是說,如果哪位同學對這首詞有什么看法或者爭議,可以向這位同學詢問。

  板書:

  答辯

  生2:(舉手發言)我想說下我對這首詞的不同理解。我認為這首詞上下闋的內容似乎顛倒過來了。我覺得上闋是豪放派風格,下闋是屬于婉約派風格,因為下闋寫了“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激揚文字”等句子,顯得溫柔起來。所以我認為如果先婉約后豪放的話,更能抒發出作者的豪情。因此下闕可以放在上闋前。

  (其他同學開始小聲議論,有的點頭,有的反對)

  生1:我想糾正一下你的說法,這首詞上下闋的內容并沒有顛倒,它上闋是提出問題,下闋借回憶同學少年往事委婉的來回答上闋的問題,并沒有顛倒順序。至于你說它是婉約詞,我認為也不是,我們不能因為詩人抒了柔情,就是婉約,我們允許詩人性格里有豪放的一面,也可以有溫柔的一面。

  (同學們鼓掌)

  師:好,兩位同學都發表了自己對詩詞的理解,也給了我們更多的思考。那么我們贊成哪位同學的觀點呢?或者是另有新看法呢?

  (全班同學議論紛紛,有的支持生1,有的支持生2,有的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師;好,先別下結論,我們來對這首詞內容進行探究,馬上就能見分曉。

  板書:

  探究

  師: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首詞的線索非常明顯?

  生3:它的上下闋都有總起下文的關鍵字,如上闋的“看”“悵”,下闋的“憶”“記”。

  師:對,回答得很好。這幾個是領起下文的關鍵字。(板書:領起:“看、憶”)這種寫法使上下內容連貫,一氣呵成,氣勢

  師:我們來看看“擊長空,魚翔淺底”這一句,他為什么要用“擊”和“翔”呢?如果把這兩個詞換成“飛”和“游”好不好?

  生4:我認為“擊”顯得更有力量感,給人一種氣勢;“翔”給人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

  生5:我認為不能換成“飛”和“游”,否則就沒有表現力,不能體現詩人的豪邁氣勢。

  (同學們鼓掌表示贊許)

  師:兩位同學的回答都很好,能從詩人的情感去考慮,這是很好的思路。我們知道,“擊”本來應該是人發出的動作,有“搏擊”的意味;而“翔”則是在空中飛翔,現在用來寫魚在水中的動作,可見這兩個詞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一個是擬人,一個是擬物。

  師:對,擬人和擬物統稱比擬。

  板書:

  比擬:擊、翔。

  生6:老師,那這算不算詞類活用?

  師:這兩個詞在這里不是活用,如果我們比較另一句“糞土當年萬戶侯”中的“糞土”,就知道了。“糞土”原來是名詞,在這里活用作動詞,意動用法,解釋為“把……當作糞土”。

  板書:

  活用:“糞土”

  師:還有這里“激揚文字”的“激揚”值得我們同學注意,這是一種“縮略”用法,它是“激濁揚清”的縮略(板書:縮略:“激濁揚清”),詞內講的是毛澤東年輕時寫文章來抒發革命情懷,與反動政府做斗爭,可見氣勢非凡。也就是說,“書生意氣,激揚文字”表現的不是那種文弱書生,書生氣重的意思,而是一種革命精神。那么是不是婉約風格呢?

  全班學生:不是!應該是豪放詞!

  師:對了,我們從語言和作者抒發的情感中感受到這是一首較為典型的豪放詞,上闋下闋都豪放。

  師:現在大家思考一下,這首詞在結構上是否顛倒了呢?

  (學生思考討論。)

  生7:我認為并沒有顛倒順序,而是先問后答,上闋提出問題,下闋含蓄地回答了上闋所提出的問題。

  師:回答得不錯。這里其實是作者故意設計的問題,而答案就在詞中,這樣就能使上下闋結構緊湊,造成一氣呵成的氣勢。

  板書:

  故問

  好了,這首詞我們就賞到這里。最后讓我們一起朗讀這首詞,好好感受一下詞人的豪情壯志。我們分角色來朗讀,誰來扮演毛主席?扮演的同學負責上、下闋的開頭和結尾。要讀出感情,掌握好節奏。

  (下面的學生又興奮起來,很多同學躍躍欲試,一位男同學勇敢地走上講臺,領取帶讀任務。其他同學鼓掌)

  (全班同學一起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老師也跟著朗讀,并在最后結尾處給同學們突出抒情效果,課堂氣氛再次熱烈。)

  師:我們同學剛才讀了這首詞,覺得這些句子怎樣?喜歡嗎?

  生:這些句子寫得很有氣勢,我們很喜歡。

  師:既然喜歡,我們就要學習作者在詞中如何運用各種表現手法,特別是他引用別人的句子,又不露痕跡地融進了自己感情,變成自己的佳句。本周的隨筆,我們就用毛主席這首詞中你最喜歡的一句做題目,題材不限。

  (下課鈴聲響起)

  師:下課!

  生:謝謝老師!

  【板書設計】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展示領起:看、憶

  答辯縮略:激(濁)揚(清)

  探究比擬:擊、翔

  朗讀活用:糞土

  運用故問:自問自答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01-11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04-20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精選11篇)03-24

沁園春·長沙03-07

沁園春·長沙12-28

沁園春 長沙06-25

沁園春·長沙鑒賞03-21

《沁園春·長沙》的賞析06-11

沁園春 長沙 課件05-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乱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理论欧美理论在线看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第二页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