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導學案

時間:2024-09-25 18:18:09 勸學 我要投稿

《勸學》導學案范文

  教學目標:

  一、借鑒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

  二、掌握、積累“勸、學、青、中、疾、致、假、絕、興、功、強、用”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于、者、而”3個文言常用虛詞;學習、復習課文中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三、理解從三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方法。 四、學習以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設喻方法。

  重難點:

  1、本文的思想觀點

  2、學習此文的現實意義

  教學方法:

  興趣引導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板書題目。

  二、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

  下面是由語文網小編分享的《勸學》導學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三、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者趁此在“勸”字后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么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勤”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四、朗讀課文

  1.聽錄音,清字詞。

  2.學生齊讀課文。

  五、翻譯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朗讀課文。

  二、指導學生處理課文的疑難問題。

  (1)課文中心論點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處?中心論點是怎樣展開?學生討論后明確: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使觀點更具權威性。

  用分論的方式展開的。

  (2)課文有哪幾個分論點?(先分三組抓中心句子說出分論點,然后再分析論證方法)

  展示:

  a 、三個分論點。

  學習的意義:提高、改變自己

  學習的作用:可以彌補人的不足。

  學習要采取正確的態度和方法:積累、堅持、專一

  B、由學生對論證方法再作具體分析

  第一段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了幾個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

  “青”“冰”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輪”“木” “金”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改造人的品性。這五個比喻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達,不犯過錯。

  第二段在論述學習的作用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這個比喻是論述什么觀點的?(這個比喻是論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個觀點的,強調了學習的作用)。

  “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這四個比喻中為什么要強調“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這就強調了“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異功能,而是因為憑借了外界條件。這就與文章的推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絲絲相扣,有力地論證了學習的作用。學習可以彌補人的不足。

  第三段課文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度,是正反、對比設喻論證的。

  可分為三層。第一層論述學習要積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設喻論述的。第二層論述學習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設喻論述的。第三層論述學習要專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設喻論述的。

  三段一共用了20個比喻,請體會用比喻的好處。

  C、體會比喻“鮮活”的語言風格。

  鮮:新鮮,不陳腐,比喻生活化

  活:比喻形式多樣

  總結:《勸學》這篇文章荀子認為人的聰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獲得的,因此,他特別重視學習,也希望后學者重視學習。

  三、再讀課文

  四、 知識遷移

  你認為除了荀子說的教學方法和態度之外,還有哪些?(交流一下) 六、 知識延伸

  王國維的閱讀學習的三種境界,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界”告訴我們:開始學習,先要登高遠望,對自己所要攻取的目標作一番鳥瞰似的了解,然后,從實際出發,確定學習的方向和計劃。“第二境界”告訴人們:開始學習以后,就進入了艱苦的漫長的征途,必須有一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的韌性,肯下一番“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功,這是成功的關鍵。“第三境界”告訴人們:刻苦學習和研究,再加上科學的總結,就會有所發現和發明。

  師總結: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學習態度一起再放聲朗讀這篇課文,體會荀子的用意吧!

  五、作業:

  背誦課文,完成課后練習題,練習冊。

【《勸學》導學案】相關文章:

《勸學》優秀導學案06-20

《孫權勸學》導學案及答案08-24

《孫權勸學》導學案設計(精選12篇)11-20

《孫權勸學》導學案(通用5篇)08-30

《勸學》優質學案10-27

《勸學》學案及答案11-01

高中《勸學》學案05-22

離騷的導學案06-26

《觀潮》導學案09-02

《離騷》的導學案08-0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3D视频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 | 青青草原国产在线大伊人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