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勸學詩偶成原文及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當中,相信大家都接觸過古詩詞的賞析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勸學詩偶成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勸學詩偶成原文及賞析 1
原文:勸學詩·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
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注釋
學:學問,學業、事業。
一寸光陰: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形容時間短暫。
輕:輕視,輕松放過。
未覺:沒有感覺、覺醒。
池塘春草夢:東晉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中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歌詠南國早春的句子。
階:臺階。梧:梧桐,落葉喬木。
賞析:
本詩中的“勸”起著統領全的作用!皠瘛苯忉尀椤懊銊睢钡囊馑。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戒年輕人的經驗之談,說明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說明應該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努力學習,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熘走。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詩人以敏銳、細膩的筆觸,借用前人詩句中的優美形象,結合自己對“少年易老學難成”的深切感受,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夢未覺,梧葉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備增勸勉的力量;從而使“一寸光陰不可輕”的題旨得以更鮮明的體現,給讀者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全詩通過夢未醒、梧葉已落來比喻光陰轉瞬即逝,告誡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學,用以勸人,亦用于自警。告誡人們要珍惜光陰,追求學業,感嘆人生苦短,要抓緊時間學習,將來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蹉跎人生。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絕句。告訴我們青春易逝,學問難成,且珍惜這年少光陰,莫輕易錯過。
勸學詩偶成原文及賞析 2
原文: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注釋
1、池塘春草夢:這是一個典故,源于《南史·謝方明傳》,謝方明之子惠連,年十歲能屬文,族兄靈運嘉賞之,云:“每有章,對惠連輒得佳話!眹L于永嘉西堂四詩,競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神功,非吾語也!薄俺靥辽翰荩瑘@柳變鳴禽”是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詩句,后被贊譽為寫春意的'千古名句,此處活用其典,意謂美好的青春年華將很快消逝,如同一場春夢。
2、秋聲:秋時西風作,草木凋零,多肅殺之聲。
賞析
這是一首逸詩,具體寫作年代不詳,大約在紹興末年(1162)。日本盛傳此詩,我國大陸亦不脛而走,以為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備考。其主旨是勸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學,用以勸人,亦用于自警。該詩語言明白易懂,形象鮮明生動,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夢未覺,階前梧桐忽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倍增勸勉的力量。
【勸學詩偶成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勸學詩》原文,賞析04-01
《勸學詩》原文及賞析02-23
勸學詩-趙恒原文翻譯及賞析01-09
夏晝偶作柳宗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20
春日偶成原文翻譯及古詩詞賞析03-22
《勸學》原文賞析03-24
勸學原文的賞析10-23
勸學詩原文及翻譯04-13
《勸學》原文、譯文及賞析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