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勸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
原文:
勸學詩
宋代: 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譯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想要讓家庭富裕不需要買肥沃的土地,讀書就可以獲得許多稻米。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書中就有黃金打造的房子。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出門不要怕沒有人跟隨,讀書做了官就能享受車馬的簇擁。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娶妻不要害怕沒說媒,考取功名后自然能擁有美人。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男人如果想實現平生志向,就趕緊勤奮地在窗前讀書吧。
注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sù)。
千鐘:極言糧多。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安居:安定地生活。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賞析:
“黃金屋”指代榮華富貴的生活,“顏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概括了過去許多讀書人讀書的目的和追求。其實列舉這兩者只是一種借代的說法,它們是一朝金榜題名出人頭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獲,這里也就代指出人頭地。古代許多讀書人讀書的.目的求的就是一個出人頭地。所以人們也就常用這句話鼓勵別人或子女讀書。
字里行間給我們的啟示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用現代理念去解釋,讀書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會的一個功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學能,以投身社會,服務人群。
勸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
原文:
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后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注釋: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更:古時夜間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為兩小時。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黑發:年少時期,指少年。白首:頭發白了,這里指老年。方:才。
賞析:
《勸學》中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勸”解釋為“勉勵”的意思。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的詩歌中,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暫,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詩歌以短短的28個字便揭示了這個深刻的道理,達到了催人奮進的效果。
“三更燈火五更雞”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第一句用客觀現象寫時間早,引出第二句學習要勤奮,要早起“正是男兒讀書時”為第一句作補充,表達了年少學習時應該不分晝夜學習,通過努力學習才能報家報國,建功立業。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寫的.是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紀大了,在想要學習也晚了。句子中“黑發”,“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辭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學習。從結構上看,三、四句為對偶句,“黑發”與“白首”前后呼應,互相映襯,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核心是“黑發早勤學,白首讀書遲”。作為有志氣的人,要注意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性,最好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晨讀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的本領。從學習的時間這一角度立意,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及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后悔。詩人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的態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們重視后天學習,以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
【勸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勸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24
勸學詩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13
勸學詩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6-07
《勸學》原文翻譯及注釋07-28
勸學的原文、翻譯及注釋02-25
《勸學》原文、注釋及賞析04-12
孫權勸學原文及翻譯與注釋08-22
荀子《勸學》原文注釋及翻譯07-26
勸學原文及翻譯注釋07-21
勸學原文及翻譯帶注釋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