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抒情散文

時間:2024-09-10 11:10:53 散文 我要投稿

端午節抒情散文

  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民俗節日“端午節”,走過了浩瀚歷史的煙云,傳承著一種歌唱民族和愛國詩章的文化氣息,在風風雨雨的歲月洗滌中,如一道絢麗的彩虹,映照著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端午節抒情散文

  歲月的老人在時光的追趕下,無所顧忌地匆匆地來,匆匆地去,把一群群歡樂的同學少年,分別送到了立業有室的天命之年。美好的回憶猶如一部不停轉動地錄影機,時常把我帶回到那兒時的幻影之中。

  那時的我,總期望著天天過大年,日日迎小節。吃好的、穿新的、玩奇的,只有那屈指可數的幾天,成了我希冀的天堂,放飛的天空。

  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端午節算不上什么大的節日。但中國人守時令、重節氣、講傳統的規矩,在民間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傳承了下來。于是,端午節在我童年的記憶里也是一個十分甜蜜的夢幻。然而,幾十年過去了。這夢也隨著歲月的亙迭和時光的輪回,漸漸地讓我對端午節的由來和永久不衰的習俗,有了更深地感悟和理解。

  從教科書上,我知道了屈原是我國最早的大詩人。曾極力主張彰明發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暴,在同反動的貴族子蘭、靳尚等人斗爭中,遭讒割職,被長期流浪沅湘流域。處于對人民生活的一腔赤情,對黑暗現實愈益不滿,加之楚國的政治腐敗,迫感無力拯救楚國的危亡和政治理想的無法實現,便投汨羅江而盡。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將一種用糯米做成的食物——粽子投入到汨羅江里,以示慰籍這位讓人崇敬的大詩人。

  其實,真正地讓我知曉端午節,還是通過家父家母過節之前那番忙碌。包粽子煮粽子那一定是少不了的大事,另一件從記憶里揮之不去,抹之不掉的事是在自家門口的上角掛一束用紅布條捆好的艾蒿,這一習俗潛移默化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這些年來我也一直效仿這一傳統的習俗,每逢端午節到來,也在家門的上端掛一小捆艾蒿。當時我并不知道它的用意所在,成年后我慢慢地懂得這一習俗曾讓多少代人把美好的企盼寄予在這捆小小的艾蒿上。

  為此,從我懂事的那天起,端午節就是一個極富神秘色彩的節日。我清楚的記得,粽子是個奇怪的三角型食物。用一種特殊的葉子,包上一種特殊的米,做成一種特殊的食品。那時,我不知道這粽子是如何加工出來的,更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樣神話般的傳說。粽子、艾蒿、五彩線、雞蛋等很長一段時間讓我難以梳理出A、B、C┄┄。

  當我用心地回憶第一次看見母親包粽子的全過程時,更激起我對母親的敬仰和思念。當我聞著那撲鼻而來的清香味時,看著那墨綠色的粽子,吃著那口感極好的糯米粽子,母親那忙前忙后的情景至今在我腦海里時影時現,難以抹去……。

  在平日的生活中,家父可以說是典型的男子漢大丈夫,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習性,讓我更加敬重母親日日月月、年年歲歲所付出的一切。但是,有一點我清楚地記得,凡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家父總是想盡各種辦法滿足我們的物質需求。這不端午節一到先由父親將糯米、粽葉等物品購入家中。然后,是母親全權操持,淘米、浸泡,接著是一片一片地洗凈那翠綠色的粽葉,再一摞一摞地碼好,放入水中,待一切備好后,便一個人坐在米盆前,不厭其煩地一個一個地包著那盛滿情感的糯米粽子,也不知什么時辰,我實在無法抵御磕睡蟲的襲擊,在挲挲地細語中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清晨,我驚奇地發現,手脖上、腳腕上便系上了一條條多彩的線,桌子上也擺好了已經剝好地粽子和一碟白沙糖,還有按人頭分得二個粉紅色的雞蛋。我十分貪婪地吃著粽子,小心翼翼地揣好雞蛋,心滿意足地背上書包,興高采烈地走進了校園。

  真是一場游戲一場夢,頂雞蛋的游戲戰在男女同學間展開了,大家爭先恐后地展示著個人所能,頂破了大頭再頂小頭,頂破了小頭再到嘴里頭。最終,我的那枚粉紅色雞蛋成了勝利的王者。

  于是,在我童年的追憶里,最期盼過的節日一是盼著春節,能過足放鞭炮的癮,穿上喜歡的新衣裳,吃上幾天白米面的年飯;二是盼著過端午節,既能展示強者風范,又能吃到雞蛋和品味母親親手包的粽子。

  如今,母親離我們而去十年了。每當端午節到來時,我總有一種酸楚之情難以言表。和大家一樣沒有兒時吃粽子的那份熱切感受,象征性的吃個粽子或吃個雞蛋也算是把節過了。總感覺那粽子含得情不濃,意不深。

  當我靜下心來,反復追尋著母親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一生的勤勞、一生的無悔、一生的奉獻。那滿頭的銀絲,那滿臉的皺紋,那佝僂的身軀,不就是母親一生的寫照嗎?

  如今,一切都變了,沒有呼啦的火焰吹起,沒有彌騰的熱氣升起,沒有清香的粽味飄起,再無法見到母親那熟悉的忙忙碌碌地身影;更無法吃到母親親手包的粽子。然而,母親那無私的關愛和慈祥的面孔每每想起,總讓我念情涌動,酸楚不禁。

  如今,每每見到商店里那各種各樣的粽子,兩角的、三角的、四角的、扁的、長的;夾肉的、包蛋的、裹什錦的;南來的、北往的,真是應有盡有,滿目精品。但它只能勾起我對母親的思念和寄托,卻永遠找不回盛滿母親情懷的粽子,也永遠吃不到母親為我剝好的粽子,更感受不到端午節那種親和感,那份溫存感。

  多年來,凡是有傳統節日來臨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有母親相依時那種幸福感覺,有母親關心時那種溫馨體味,有母親呵護時那種安逸快慰。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也恰好是母親離我而去整整十幾個年頭了。僅借此文,在緬懷自己的母親同時,也追憶那些為所有兒女操勞一生的——偉大母親。

  端午節抒情散文篇二: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于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節日,據我們當地人說這天到大山上去游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類的東西那就“更勝一籌”了,家鄉的老人們把這一游稱之為“游百病”。這一說雖說沒有科學道理,但當時在長輩們的“吹捧”下,天真無邪的我們始終深信不疑。依稀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村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會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集合,浩浩蕩蕩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進軍”。

  這天,經過跋山涉水之后,迎來了陣陣的鳥語花香,蝴蝶在草叢間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遜色,為它伴奏,悅耳動聽,雖不能與金曲互相媲美,但這是原滋原味的天籟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夢死。兒時的我們最喜愛不過的當然要算是在草叢間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與市場上賣的草莓截然不同,它個兒不大,顏色也不一樣。雖說難找,可一番忙碌之后,各自都“碩果累累”,忙著帶回家好與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里默默祝愿他們健康長壽。

  不必說繁花似錦的百里杜鵑,更不必說景色迷人的`黃果樹瀑布,單是家鄉的“人間仙境”就是許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間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鄉人們在端午節時游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勢險要,海拔極高,山路斗折蛇行,盤曲而上,撥云弄霧。必須用汗水澆灌你才能“一覽眾山小”。這兒最精彩不過的是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這些節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們自編自演,他們多才多藝,以此來顯示家鄉的地靈人杰。

  如果這其中非要評個高低的話,當然是要算苗族滾山珠了,我應當怎樣來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詩人,我就要寫出行云流水般的詩來描繪他們的變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會用各種色彩點染他們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飾;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會用動聽的音符來構成此起彼伏的音階傳達他們清脆的鈴聲;假如我

  是一位雕刻家,我會在玉石上摸擬出他們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材,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用貧乏的文字來描繪這驚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說:“珠瀴炫轉星宿搖,花蔓斗龍蛇動”。

  朋友,如果你愿意到我的家鄉來,我會為你作引導,如果你喜歡我家鄉的舞蹈,我會為你作介紹,來吧!我遠方的朋友。

  端午節抒情散文篇三: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著那三角形狀的粽子,就直饞人;聞著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劃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熏蒼術的祝福,無不透露著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于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后,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許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著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著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術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術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術捆綁在一起,燃燒后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術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術。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端午節的抒情散文(通用15篇)01-17

抒情散文經典03-22

經典抒情散文06-26

抒情散文精選04-20

經典抒情散文03-22

精美抒情散文01-03

抒情散文大全精選03-22

精選寫景抒情散文02-01

抒情散文《父親》03-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动图 |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小电影AV | 久久久国产精品天天影视 | 午夜性999性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