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流年碎影為題的散文
炎熱嘩啦一下就把夏季傾瀉于陽光之下。于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我佇立的河邊,水流淙淙,綠楊鳴蟬。如果說童年是長大的鄉愁,那么有姥姥相伴的日子便是我當今的鄉愁,迷離又揮之不去。
總是夢回家鄉的老院。烈日的午后,樹影在綠窗紗上唱和風的節奏。我和姥姥在外屋的大床上乘涼。起初并不困倦,感覺睜著眼睛怎么也比合著眼睛舒服,顛來倒去,憋得冒汗,卻越來越睡不著。這時要能出去玩該有多好啊。可姥姥肯定不會同意的。她迷著眼好像睡著了,蒲扇卻還是照舊扇著,不快不慢。于是,便喊姥姥講故事。姥姥會講的故事很多,讓她隨便講她一般不會跟上次講得一樣。但講得比較多的還是挖野菜的王寶釧,女扮男裝的祝英臺,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善良的蛇仙白娘子。但我最喜歡聽的是“胡子精”的故事,總是不厭其煩地要求姥姥反復講這個。那好像是一個系列,情節復雜,人形和植物幻化,動物和人相通,善惡分明。想來,那應該是我接觸到的最早的童話了。
姥姥不識字,但在當時卻是我的“偶像”。只要看到姥姥閑下來糾纏著她講故事。當時最迷糊的一個問題就是“胡子精”是什么。據姥姥講的故事看,好像是一種喜歡吃人的惡獸,我問姥姥是不是像聊齋里所講的那種“狐貍”。姥姥說不是。而是一種老虎,本事極大,能一躍而過黃河。這更讓我覺得驚奇。后來慢慢發現,姥姥講過的故事大都出自戲劇,當時我還記得其中幾句半明不白的戲文。只是這“胡子精”卻不僅在舞臺上我沒看到過,就連書里也沒有。
許多漫長的午后都在這樣的故事里催眠。陽光和影子對比最鮮明的日子也就這樣在姥姥的蒲扇里隨著遐想慢慢逝去。很快,我踏上了學途,離姥姥日漸遙遠。
好像是上了高中之后的某個暑假,我回姥姥家又想起了那些可愛的“小伙伴”。晚飯后,端著小凳坐在院子里要姥姥再給我講從前的故事。那時姥姥的頭發已經有大半變了顏色,牙齒也殘缺不全了。說話時因為漏風而需要稍微停頓一下。變化還不止這些,我發現有一些細節已經講得跟以前不大一樣了。幫她改了幾處之后,便想,可能是姥姥嫌講著麻煩故意省略了一些吧?我當時就認定是這樣,要不然這故事怎么聽起來沒有小時候那十足的味道了呢?
“胡子精”終于在我奔波于工作和家庭的瑣屑時悄然隱退于我的江湖。只是按照慣常逢年過節的習慣,我每次總是匆匆回去看看姥姥,又匆匆離開。不知道什么時候姥姥的頭發已經純然如銀了,嘴里只剩下了牙床,一只眼睛被白內障遮滿,僅憑另一只眼的微光或聲音判斷來人。即使這樣,她每天堅持第一個起床打掃庭院,堅持不看醫生,堅持洗自己的衣服。
又是端午節了,初六便是姥姥的大壽。前幾天晚上夢里籌劃給姥姥過生日的事。姥姥已經八十二歲了,而我卻好長時間沒有陪姥姥好好說過話。這次一定要買好多姥姥喜歡的東西,還要她給我講“胡子精”,不,我要給她講,講她沒有聽過的故事。可是,姥姥喜歡什么呢?我想著,費力地想,直到醒來,淚水潸然而下。我哪里還有這樣的機會?!姥姥連同那些故事再也不會回頭看我一眼。
遙望來路,水煙茫茫。那里有什么在熠熠閃光?我知道,那些湮沒于童年的故事也知道,姥姥,您可知道?
【以流年碎影為題的散文】相關文章:
流年碎影,我們一路憂傷現代散文07-17
流年·碎語散文09-29
以一紙碎夢為題的散文07-30
輕拾碎影,淺笑低吟散文08-15
碎碎散文10-11
碎碎念經典散文08-17
碎碎念散文09-19
以散文感悟為題散文07-26
以流年覆水為題的詩歌06-30
春日碎碎念散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