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糾紛與命運-散文
二○○四年七月三十一日晚上,我與數位書友在小角二樓左邊的小廳飲茶。席間,書友們將作品掛在墻上,互相品評。不久,有一管理人員對我們的行為進行干涉,書友們與她產生了些小糾紛。在公眾場所發生糾紛,雙方往往為了面子問題,很容易就將糾紛升級。我主動退了一步,才平息了這場意氣之爭。
除我之外,我的朋友是一群書法愛好者,平日喜歡找個較為安靜幽雅的環境交流書藝,這就是我們喜歡到小角飲茶的原因。我們與該管理人員引起糾紛的原因是她認為將書法作品掛在墻上的之故。我們是顧客,如因我們的行為影響到其他顧客的食欲則是我們的不是。但當時我們這種行為并未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反而令到另外二張枱的顧客一同欣賞,管理人員也沒有在這方面有所微辭。這管理人員對我們的不滿是認為將書法作品掛在墻上是一種不吉利的行為,會對酒店的生意造成不良影響。但當我們問她為什么這樣做就不吉利呢?她只是根據他人的說法來向我們解釋。作為一個管理人員,如此解決問題,未免有些不妥。
判斷一個人的運氣好壞是以個人的性格與時代精神產生的摩擦來衡量的。時代精神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道德觀的變化中就可以看到這一點。一個人如無法體會到時代精神的變化,也就是說他無法把握好自己的命運,而每個人的性格都有所差異,在時代精神的作用下,性格不同的人,其命運也不同。
俗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就是指命運對人的影響最大。命運是什么呢?就是以上所說的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如能認識到自己,再認識到時代精神(時代精神是由人造成)的走向,就知道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就可以避免在生活上碰到大挫折,也就是說避免了許多還未到來的痛苦,其運氣自然是好起來。眾所周知,一位億萬富翁與一位普通農民,同樣有七情六欲,痛苦與快樂,幸福與不幸,相對兩餐溫飽的人來說,所謂運氣差不就是心理上的壓抑所造成的嗎?再如,一個人在路上看到別人遺失的金鏈,撿與不撿是在乎自己的選擇,撿起來上交與不上交也是在乎個人的選擇。所以,命運是個人的選擇,個人的能動性的反映。認識自己,認識時代精神的走向,改變自己的性格就是改變自己的命運。
習慣就是性格的反映。一個人習慣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即使不使用鬧鐘,其起床時間也不會相去太遠。這種現象說明人的意識可以將無意識誘導至某一模式中,這模式就是人的習慣。而一個人習慣了某種模式,被迫要去改變時,必然會覺得難受,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壓抑。這跟人類社會的改革一樣,人類史上每次改革也是因公眾習慣了某種模式,這種模式發展到令公眾感到難以忍受的地步時,人類的自我保護功能就會令社會產生巨變,用“一將功成萬骨枯”來解釋這種巨變最為適宜。習慣在兒童時期產生,如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遇上什么大挫折,某些習慣就變得根深蒂固,成年后就難以改變。宗教改革者路德認為,“上帝是不能用‘事功’來接受和承取的”,其意義跟慧能主張的“頓悟成佛”近似。路德與慧能作為宗教改革者,都是看到宗教的尺規由于人的習慣成自然現象,到了一定的時期,就會陷入教條主義的框框中,必須通過改革才能使宗教的精神持續下去。從以上的現象中,我們可以知道,無論個人或社會的習慣都是難以改變的,但社會的習慣無法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個人則可依靠自身的創造力成為時代(也可以是下一個時代)的弄潮兒。所以,個人在社會上取得成就,有好的運氣(如家庭出身、教育等)固然重要,但墨守成規會導致生命力衰竭,唯有創造才能開拓新的領域,才能持續發展。
我們知道,習慣的形成在表面上看來是由于生活環境所造成的,但人是可以通過主動學習來提高自己的修養,改變自己的性格,提升自己的創造力的,正如習慣是由于意識將無意識誘導至某一個模式之中所產生的,那么,改變習慣就是意識將無意識誘導到另一個嶄新的模式之中,創新就是不斷將這個過程進行著。無疑,這種改變就是一種內在革命,它是通過對個人無意識的認知為前提來開展的。
嶄新的模式是一個自己的意識從未涉足過的領域。無意識所占的領域之廣,從人類的角度來說是無限的,要不然,人類的科技為何仍然不斷地進步呢?可見,無意識是個偉大的加工廠,它將人從外部所汲取的信息不斷整理優化,對自身生命進行超越。如果無意識不是有這種功能,那么,你對它輸入一,它亦只能輸出一,如此一來,人類豈不是仍然停留在茹毛飲血的自然狀態中嗎?
究竟自己的習慣如何呢?這一點要用心靈去體會。人與人之間由于各自的觀念不同,相互間發生些小摩擦是在所難免。在他人指責自己的時候,更要認真思考,看他人站在什么立場來衡量自己,從中就可以洞悉到對方的性格,再回顧自己站在什么角度來看對方。如能養成這種習慣,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很容易就能做到知己知彼。通過這種方法,不斷總結自己與他人的交往過程所產生的感受,自己的性格就會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但這只是從自己與他人的交往來認識自己的習慣的方法,如在這方面過于執著,會蹈入詭異之境,既無法取得他人的信賴,也難以從沙礫中發現金子,因為公眾是盲目的,如自身有些小聰明,跟盲目的人交往,往往因為占些小便宜而沾沾自喜,容易被公眾同化而不自知。所以,在此基礎上,還要閱讀一些好書,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修養,真正改變自己的習慣。
真正的好書就是那些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書籍。這些書籍得以流傳下來,是因為個或時代陷入困境時,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并指導人們或時代怎樣去解決問題。而同一本書,不同的時代對其的注解不同,意味著不同的時代的人們的精神面貌也不同。從這些不同處中就可以發現歷史的嬗變,總結出規律,整個人類史就變得非常生動,等于自己站在一個更為高遠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個人的眼光高遠了,就會發現自己喜歡什么與不喜歡什么都是自己的偏見,自己的局限,這些就是自己的習慣。這樣,改變偏見就是改變習慣。但改變偏見的最佳辦法并不是一刀切,采取這種辦法只會陷入更大的偏見中去。偏見是一種已得之物,它既是個人的缺點也是個人的優點,如“君子和而不同”這句話,從入世的角度來看,可以先采取“和”的態度,令到自己在外表上看來跟其他人沒有什么分別,從而得到他人的認同,再將自己的“不同”(即偏見)表現出來,就會給他人帶來新鮮感,產生“出奇制勝”的效果,讓他人對你的信賴心更加穩固。這樣,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自己的偏見就可以得到他人的認同,自己的缺點就成了他人眼中的優點。而在學術上,“和”就是對他人學說的認識,“不同”就是對他人學說的超越。一個人如能養成“和而不同”的習慣,就不會拘于某種模式之中,他從無意識中開拓的領域也就越來越廣,其創造力也就不斷被外在的環境所激發,不斷對自身進行超越。
那么,屬神秘文化中的風水對人有沒有影響呢?回答是肯定的,如家中的窗子所開的方向不同,空氣的流通與日照的變化也有所不同,這會對人的生理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人的情緒變化。但這種變化相對人與人之間的影響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歷代有關風水對人的影響的傳說,實是后人的穿鑿附會,即事后諸葛亮而已。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只看到他人所取得的成就,但他人取得成就前所歷經的艱苦又有誰去認真體會呢?一位發明家或其他成功人士在未取得成就前,他們某些行為在別人看來是荒誕的,但他們成功之后,別人就將他們那些荒誕的行為看作是勤奮的標志,此類事情可以從身邊的成功人士及一些名人小傳中看到。試問人們看到韓信受胯下之辱時,有誰去理會他家的風水呢?有誰知道他日后會成為劉邦的得力助手呢?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文明是世界文化史上唯一未產生過斷層的文明,而中國文明的綿延的主要載體是文字,屬神秘文化中的測字就與文字的關系極為密切,所以文字本身具有神圣的意義。書法作為中國特有的藝術,在流傳過程中也出現過許多近似神話的傳說,如王鐸的《擬山園帖》在黑暗中會發光;張瑞圖是水星轉世,他的書法作品能避免火災等。假若對文字進行褻瀆,豈不是更為不吉利。
吉與兇的判斷是人情感變化所致,成事始終在于人為。如將掛幾幅書法作品當做影響到酒店的生意實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雖然我們的所為也有點不是的地方,但決不會對酒店的生意產生不良影響,如酒店在這方面看開一點,相互間既不會引起糾紛,也可以留住幾個熟悉的客人,又何樂而不為呢?
曾經有位朋友問我:“我媽叫人幫我算命,有些地方我看不懂。”我回答說:“懂與不懂并不重要,如果將自己的命運交由算命先生來判決,那自己是什么呢?‘紙上談兵’的故事不就是對這種現象的譏諷嗎?”
二○○四年八月一日
【小糾紛與命運-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命運08-08
散文:命運06-13
我的命運散文06-08
情感散文《幸運與命運》07-22
老舍散文《小麻雀》10-11
優秀散文《小薇》09-11
汪曾祺小散文(精選8篇)06-17
冰心散文寄小讀者10-13
描寫夏天的小散文8篇06-09
《小桔燈》冰心散文原文閱讀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