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難忘家鄉的棉艾餅散文
嘗過不少風味獨特的餅,甜的咸的香的脆的,可是,最讓我留戀的還是家鄉棉艾餅的味道。
那是一種在清明時祭祀祖宗的米餅。
那是在田野里采來的棉艾草一起揉做的餅。
那是在母親手中一個一個搓出來的一籠一籠蒸出來的熱氣騰騰的餅。
那是我們兒時最美味的吃食兒!
棉艾草,其實它的學名叫鼠曲草,一種為菊科植物的全草。沿著父輩們流傳下來的俗名,我們一直都這樣喊。
只要立春一過,田野里便到處可見星星點點的棉艾草冒出來,不過這時沒誰的目光會留意它的存在,它還小著呢,那么不起眼!待幾場淅淅瀝瀝的春雨灑過后,仿佛一夜之間,棉艾草悄沒聲息的突然就長高了,長粗了。那葉,嫩嫩的,青青的,細細長長的像一柄柄倒掛的鑰匙。再近看,葉子兩面都長滿了密密的白色綿毛,就好像昨夜剛剛降了一層淡淡的霜。用手一扯,葉子里頭盡是一絲一絲的線,千絲萬縷相縈系。再看那長開的枝,它們很少從莖桿上長,大都是從根基上萌出,七岔八椏的。遠看去,宛如一朵盛開的花朵葡伏在地上。當然,它只是一棵毫不起眼的棉艾草。
隨著清明節一天天的臨近,棉艾草長得越發茂盛了,有的還開花了,花是金黃色的花,一簇簇的,排成傘房狀緊緊擠在一起。奇怪的是,它們沒有花瓣和花心,那花苞兒,一個個有點像小吊鐘似的。不過,我們是不會等到這時候去采棉艾草的,開了花,它就老了,老了的棉艾草做的餅會泛黃色,味道也要大打折扣。
一般驚蟄過后,才有人開始采棉艾草,但還是不多。最多的時候是在春分過后,幾乎天天田野里都是挎著竹籃或是背著背簍采棉艾草的人群。這時候,田野里可熱鬧起來了,采棉艾草的都是女人和孩子,只見女人們齊唰唰的都蹲著,一邊眼尖手快的掐著棉艾草,一邊嘰嘰喳喳的說著東家長西家短的事。而我們這些采棉艾草的孩子們,就亂得不像樣了,認真做事的少,在田野里跳來蹦去的多。我們的嗓門一個比一個大,嚷著,追著,鬧著,東掐一下,西掐一下,只可惜了腳下這大片大片的棉艾草,被我們毫不留情的踩得七死八活。
可鬧歸鬧,鬧完了棉艾草還是要揣一些回家,不然,無法交差——但我們總是有辦法完成任務的。一旦瘋夠了玩夠了,天色也暗了,這時我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捋起袖子伸出雙手大把大把的往背簍里扯,連根拔起,拔的速度那可是掐的五倍不止。當然,回家還是少不了被母親罵幾句,但天已晚,餅是要做的,于是只好晚上全家人都坐在燈下來掐棉艾草了。掐棉艾草是做米餅頭一天的功課,是為第一道工序。
棉艾草也有了,那第二道工序,磨粉。
——母親早已把糯米粳米磨好了。
這時,母親把洗凈的棉艾草全部倒進石臼里,再倒進一小撮糯米粉,然后就是我和姐姐躬著腰輪流在石臼里使勁的舂啊舂,這活可最累人了,一直要舂得石臼里的棉艾草爛如泥巴,這第三道工序才算完成。
接下來母親忙開了,做餡。餡是有講究的,必須有肉有筍有蒜有辣椒,筍是還沒出土面的春筍,肉是年前腌制的臘肉,蒜是只要蒜白,辣椒只許干辣椒粉。炒餡也是大有講究的,千萬不能放油。母親說,放了油這餡包起來時,米團子就會滲出油水來,看相和吃味都差了。所以下鍋時,最先要放進那些肥肉,慢慢的炒,但不可炒太久,快出油時趕緊放進精肉,筍,辣椒粉,最后是蒜。起鍋。
做好了這些,母親就在木橙上擺上一口大木盆,再把如泥的棉艾草和糯米粉粳米粉攪在一起,然后挽起袖子系上圍裙,彎著腰在那兒不停的.攪和。那雪白雪白的米粉,在母親手中慢慢的變綠,綠得仿佛加了色素一樣綠。但母親這時還是不肯住手的,還在用力的揉啊揉啊。母親說,做米餅就要舍得揉,揉得越久,餅才越有粘性,好吃。
第五道工序完成。做完這些,母親的額角漸漸有細密的汗珠子,擦擦,母親繼續揉。
終于,母親可以坐下來了,開始第六道工序,搓餅了。
母親的手竟是那般靈巧敏捷,盆里抓一下,碗里勺一下,掌心里轉幾下,三下兩下,一個圓溜溜的餅團子就擺在蒸蘢里了,看得我和姐姐手癢癢的。可是,母親才不會讓我倆搓呢,因為我們一搓就露餡,浪費!為了照顧我們的情緒,通常母親會讓我們做幾籠不要餡的棉艾餅。
最后一道工序是蒸餅。這可是我覺得最漫長的時刻,也感到最興奮的時刻。∵記得,就那么癡癡的蹲在火苗撲閃的灶臺前,眼巴巴的瞅著那白氣氤氳的蒸籠……嗯,總算看見蒸籠里不停的往下滴汽水了……噢,開始聞到廚房里飄出棉艾草香味了……哦,熟了熟了……哇,終于可以放開肚皮撐了!
香香的棉艾餅,就是這樣的讓我無比懷念!
因為,那是一種在清明時祭祀祖宗的米餅。
因為,那是在田野里采來的棉艾草一起揉做的餅。
因為,那是在母親手中一個一個搓出來的一籠一籠蒸出來的熱氣騰騰的餅。
因為,那是我們兒時最美味的吃食兒!
寫下這長長的文字,也許是為了紀念,也許是為了祭奠。曾經,那逝去的歲月,恍如昨日!那棉艾草,那石臼,蒸籠,米餅,母親,一切的一切,都已離我遠去……
如今,只剩下這溫暖的片段,和棉艾餅的清香,在記憶里漫延……
【最是難忘家鄉的棉艾餅散文】相關文章:
洋芋攤餅散文10-06
最是親情撼人心經典散文10-27
做一素棉女子可好散文10-05
最是那回眸一笑的溫馨敘事散文10-06
懷念家鄉散文10-05
我的家鄉汪曾祺散文10-11
家鄉的冬天寫景散文06-25
描述家鄉的散文隨筆08-03
董貞《最是李商隱》歌詞08-29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徐志摩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