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分清貴與賤呢的散文
世間有藍田美玉,自會有滄海碎石。有兩極分化的差距,才能襯托出美玉的昂貴,凸顯石的忘我奉獻精神。因此,都想做美玉實在不現實。畢竟藍田山就那么一丁點大,只有越挖越少,縱沒有越挖越多之理。而滄海碎石不同,它們經風耐雨、經濤駭浪后,會打磨出不同的形態、氣勢。又因取之不盡,其用途自會越來越廣泛。
忽然發現,有些時候、場合,不爭鋒反而更顯其珍貴。自古不是就有牡丹的不畏號令,才有了現如今的洛陽之美。還有這家花雖因嬌貴得寵,那野花也因其純美而得寵。何況,這百花的美又皆因了綠葉的奉獻。所以,綠色又被冠以“希望”之意、“生命”之色。如此看來不爭反而更獨特了。
因此,無論是天然的還是被修剪過的,在智者們的眼里,它們各有各的價值。何必爭朝夕,問出處。獨具慧眼是世人的喜好。深深淺淺、大大小小,全憑世人的思想和理念。有多大的擔當就有多大的前程,而不是一味的靠本身那點貴與賤的多少。
經常聽說有某某“棟梁之材”救人與危難卻因此不幸喪生的,回頭萬人、萬萬人嘆息,可惜了此棟梁之材。可是在這些棟梁之材心中,人的生命都一般無二的與自己是一樣的珍貴,所以他們才會義無反顧的`撲上去救人,而沒有考慮他們要救之人是由哪里出身,是否貴、賤,是否和自己一樣也是國家的“棟梁之材”。人啊,自身的修養越高,人生的價值觀也越高,而并非修養越高目光越短淺。
好似世人自古能爭得貴胄的也總是竭盡全力去爭,用的物也以價論身份。可流芳百世的總是有兩種人。一種是孤傲清高出污泥而不染者,不屑與其他人爭搶權貴、財富,只為自己活得瀟瀟灑灑。另一種就是遺臭萬年壞事、惡事做絕了的人,自古似哪個朝代都不缺這種人。如此看來,貴與賤好象在一些人眼里、心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們自己的一切處事之道只為爭得更多的“貴”,沾上更多的“貴”,而不惜勞民傷財、損人利己。可是,有誰看到他們心中是踏實的呢?整日里提心吊膽的吃不好睡不好的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吧。
看來要“貴”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只是,自古做大事的人大多總是體會了卑微、低賤之難處,方可步步為贏,最終成名的。這就是因時間、世事磨礪后的結果。經歷的越多,思想、心思越淡然、坦然。對事物的看法、觀點,對事態的變化的了解方更透徹。何為貴,何為賤也就更不以為然。貴多少,賤多少也更不以為是。
真的,人活一世活個坦坦蕩蕩,能為玉好,能為碎石更好。只是不要玉做不成,石也回不去了,最終落得一個兩頭空空如也,那就太不值了。玉雖好畢竟稀少,碎石的魅力卻完全在于發掘,又焉知以后不好?
人盡皆知,一個有涵養有大胸襟的領導者和管理者不會因藍田玉的貴得之不易,而忽略、漠視了碎石的奉獻精神和它經歷風雨、世事雕琢后取而不盡以及其廣泛的用途的。
【如何能分清貴與賤呢的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父愛如金10-07
韓愈散文有什么特點呢03-14
生死如窗 毋須憂傷散文11-04
以父愛如茶為題目的散文10-07
我與季羨林的散文09-29
親情與責任的散文02-14
與心靈的對話散文11-05
徐志摩與他的愛情散文09-26
屈原與離騷散文09-28
滄海與秋水散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