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寂寞西子湖散文
小時候,父親常常向我提起美麗的西子湖。父親一輩子沒有出過遠門,但是些須認得幾個字,他把從幾本破爛不堪的書本上看到的有關西湖的故事都告訴了我。于是,美麗的西湖竟成了我心中根深蒂固的意象,西湖也就成了我揮之不去的情結。
去年夏天,和我有著一樣情結的朋友王建華約我同游西湖,我們便欣然前往。
我們從正東面的涌金門進入西湖公園,只見婆娑的楊柳輕輕飄拂,一眼望不到盡頭,我不禁想起袁中郎“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的句子來。一到湖邊,就禁不住震撼和驚嘆起來。眼前是汪汪的碧水,泛著微微的波瀾;遠處是幾個蔥翠的小島,更遠些是一道屏障似的山巒;淡淡的霧靄籠在湖上,如夢如幻。
往左走,楊柳依依,蟬聲陣陣。迎面一個亭子,上書“柳浪聞鶯”四個大字,原來我們已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我不禁好笑。這哪里是柳浪聞鶯呢,分明是柳浪聞蟬嘛。這命名的人只揀婉轉悅耳的鶯啼聲迎合人們的審美取向,結果就名不符實了。其實,喧囂的蟬聲未必不是另一種美麗。
經清波門,繼續沿湖而行,就到了南屏山下。舉世聞名的“雷峰夕照”和“南屏晚鐘”就在這里。當年的雷峰塔早已倒掉,“雷峰夕照”當然徒有其名而已。當年,對于它的倒塌,魯迅先生是一論再論,大贊特贊,就因為它曾經“鎮壓”著亦仙亦妖的白蛇娘娘。學生時代,讀到先生這樣的文章大叫過癮,好像白蛇娘娘真的破塔而出了。若是從景致而論,當然是值得可惜的。
越過“花港觀魚”,就是聞名遐邇的蘇堤。蘇東坡文籍滿腹,豪情盈懷,然而,命運多蹇,一生輾轉。自眉山北上開封,又南下黃州,潮州,海南,東移杭州,足跡不知幾千公里,才在西湖邊上落腳。為了阻擋錢塘江水的侵襲,造福當地百姓,他放下了手中的詩稿,筑起了這道長堤。如今,這里就是西湖勝景“蘇堤春曉”。這究竟是長堤蘊含了詩韻呢,還是詩韻幻化成了長堤?
經蘇堤過“曲院風荷”,就到了赫赫有名的岳飛墓。墓前是鐵鑄的秦檜跪像,周圍是參天的蒼松。即便是天氣酷熱不堪,我來到墓前時,也放慢了腳步,心中一遍肅然。“八千里路云和月”啊,為了國家的安危,岳飛一生征戰,戎馬倥傯,最后卻落得個父子雙雙血濺風波亭的慘痛結局。誰說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宋高宗生怕父兄歸來失了皇位,就和秦檜制定了議和政策,發出了催魂奪命的十二道金牌令箭。試想,岳飛接到這接連不斷的十二道金牌時,是怎樣地絕望和痛惜?那一聲“十年之功,毀于一旦”的仰天長嘆喚不醒汲汲富貴的趙構和秦檜,卻穿越時空回蕩在我們的耳畔。
泛舟西湖,果然是“山色如娥”“溫風如酒,波紋如綾”。來到白堤下,只見上面鐫刻著“斷橋殘雪”,就是白娘子會許仙的地方吧。一座斷橋,居然衍生出那么美麗的愛情神話,令人贊嘆。
夜宿湖邊的一個小賓館,枕著湖風入睡,友人建華感慨良多。他說,西湖的傳說太玄艷,景點太稠密,妝飾太精致,尤其是西湖的山水亭榭牽連太多的歷史,以致于人們都沉浸在里面了,卻讀不懂了西湖本身的水韻和靜美。誠哉斯言!
【寂寞西子湖散文】相關文章:
享受寂寞散文06-09
與寂寞同歸散文10-05
寂寞秋雨的短篇散文07-24
我們只是寂寞散文10-18
寂寞如斯散文隨筆07-14
寂寞的老樹散文隨筆10-16
秋吟寂寞的憂傷散文10-31
寂寞成癮散文(精選7篇)09-28
不孤單還會寂寞散文10-19
至少還有寂寞陪著我短文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