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休止的爭奪戰的散文
中央電視臺《大家看法》報道:福建省江平縣第二中學初一入校學生582人,到今年初三畢業前夕僅剩295人,輟學率常年居高不下。記者調查原因得知:新一輪的“讀書無用論”思想充斥著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心靈。現實的情況是:一個初中未畢業的學生走上社會打工,每月靠自己的體力能收入800—1200元,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走上社會的月工資收入也在1000元左右,知識的多少不影響眼下收入的高低,從初中到大學的學費至少也要七、八萬元,有沒有初中到大學的畢業文憑其收入相差無機。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沖突,《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社會不規范的用工市場的不協調,讓教育部門和學校都束手無策。盡管學校和教育部門也想了許多辦法,督促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少年重返校園;但法律的不健全,措施的不到位,也使義務教育法在督促輟學少年重返校圓的過程中顯得蒼白無力。為此,記者感嘆:學校、教育部門的招生與社會上不健全的招工生源爭奪戰還有多久?
看過報道,我也想了許多:老師教學方法的不對路是學生輟學的原因,學校管理措施的不到位是導致學生學習差的原因,學生學習差是導致學生厭學的原因,學生厭學是導致學生輟學的原因……要論原因,我們還能舉出很多。但是,我們還應該反思一下:學生輟學的原因這么多,難道都是教育部門一家的事嗎,難道都是當老師的責任嗎?每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人都應該思考一下。中國人民大學勞凱聲教授說得好:孩子不但但是父母的孩子,也是祖國的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學習知識和文化,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本領將來投身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中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對國家教育法規的尊重,是遵守國家法律的具體表現;既是對國家的負責,又是對民族的負責;決不是學生和學生家長的義務,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義務和責任。
讓“學知識者光榮,有文化者致富;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無休止的爭奪戰的散文】相關文章: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優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28
優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18
優秀散文:愛上散文10-22
經典散文10-26
經典散文精選10-23
經典散文(精選)07-26
精選經典散文08-23
散文07-19
經典散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