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地散文
故鄉的地,以博大的胸懷,收養了一代代故鄉的人,收養了一群群故鄉的生靈。故鄉的土地,養育了我們的父母,也養育了我們的祖祖輩輩。
土地是對故鄉的恩賜,是對故鄉永恒的恩賜。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是農民的親娘。黑黝黝的土地,捧出心來,獻給人民家園,獻給動物食物,獻給植物發達的根系,讓我們在故鄉的土地上建造生活的房屋,播種生活的希望,以及與生命有關的一切。
故鄉的土地,愉悅了美好的心情。我們每每在清晨或者傍晚,和妻子、孩子,或者和三三兩兩的農民朋友,漫步在鄉間的`小路上,看路兩旁蓊蓊郁郁的花草,聞左右莊稼脈脈的馨香,望著遠處一排排高大的楊樹、柳樹,立刻就感覺到有腳踏堅實土地的幸福,美好的心情就一瓣一瓣地綻放,真的是養腳、養眼、養心、養情。
故鄉的土地,挺直了生活的脊梁。貧窮不是小村獨有,不是小村的專利。我們厭惡貧窮,渴望致富,這是每個人心底里真實的愿望。雖然故鄉的土地比較貧瘠,但是故鄉人的內心從沒有貧瘠,故鄉人的精神從沒有倒下,故鄉人的汗水從沒有斷流......如果讓故鄉人離開故土,他們也是那么地留戀、那么地不舍、那么地揪心,人們美好的心情也在比較貧瘠的故土上開花結果。正所謂,雖然困苦殘破了房屋,揉碎了人們的衣服,掠奪了碗里的飯,但是從沒有壓彎祖輩、父輩乃至我們剛硬的腰。因為我們的祖輩、父輩,以及我們、我們的下一代,腳下踩著的是故鄉堅實的大地、生生不息的大地。
故鄉的土地,承接著辛勤的汗水。在這里,人們深深地懂得:土地是真正的衣食父母。因此,他們珍惜土地,對土地懷有虔誠、敬畏的心。他們都十分親近土地,從不糊弄土地,像伺候自己的孩子一樣伺候土地。因為他們信奉:在土地上灑下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獲。土地也十分善待鄉親,不管是肥沃的土地,還是貧瘠的土地,只要播下種子,就能生根發芽,生長莊稼,收獲糧食。鄉親們對土地越親,越是在土地上下功夫,越是好好侍弄土地,土地就越回報得更多、更好的糧食。土地也懂得尊重勞動,從不虧待鄉親。我們的父親、母親以及兄弟姐妹,在田地里不停地勞作,汗水無盡地流淌,是釀造生活的美酒,是一首生活自信、甜美的歌......
他們在田地上播種,身體直起又彎下,彎下又直起,無盡的希望就在土地上起起伏伏地跳動,就隨著莊稼一節一節地拔高,就在身后嫵媚地開花、茁壯地生長,鮮亮了平凡而盈實的歲月。
如今,不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無奈嘆息,孤苦心境,生活無情的羈絆;
如今,不再是“一畝地,兩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的自我滿足,小農意識,低矮的欲望;
如今,也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循規蹈矩,自我陶醉,老守田園式的牧歌……
故鄉的地,是宇宙之燈,是光耀乾坤的舞臺,普照小村萬物生靈,灑滿陽光的都是大美、大愛、大瑞、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