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霞尚滿天的散文
生逢盛世,退休不再標志著暮年的開始,而是生命的另一段嶄新的展示。
隨著醫療發達和經濟飛躍,現在的退休人員大都身體健康、經濟富裕、理念新潮。老年人追求各種生活樂趣,已蔚然成為一種時尚。有的報考各類老年大學,選擇自己喜歡和擅長的課目學習深造。有的組團環游世界。有的冬赴海南夏居冰城候鳥式的旅居養老。他(她)們熹微晨練、閑步踏青、捕景攝影、硯田揮毫、放喉高歌、激情舞蹈……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老人富裕、充實、幸福的晚年。
我和我老伴的退休生涯同樣過得既幸福、充實,又同時富有顯明的個人特色。由于晚婚晚育,我們的人生升級較晚。退休了才當上外公、外婆。我們的.小外孫由于早產,出生時相當瘦弱,母乳分泌少,不夠哺育。只能人工撫養。而女兒、女婿的工作都很忙,因此小外孫的養育成了家庭的大難題。
我們認為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肩負起兩重責任。一重是社會責任。一重是家庭責任。我們的社會責任已完成了。現在家庭在召喚我們,我們毅然挑起了撫養小外孫的責任。小外孫剛兩個月時,我們就把他抱回了自己家,獨力養育他。
我們一邊大量閱讀科學育嬰的書籍資料,一邊一絲不笱地付之實踐。有道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個月后,小外孫的各項身體指標在每次檢查中都達標。養育整三年,竟沒因病上過一次醫院。周邊的人都夸我們的小外孫健康、聰明、活潑、懂禮貌。才三歲,就認字逾兩千,還能組詞,說出近義詞、反義詞。已會自己進行簡單閱讀。
有一天,他一個人拿張報紙聚精會神地在看。他媽問他,你在干什么?他說,我在看報呀。他媽不信,你都會看懂報紙啦?那你給我講講報上寫了些什么?那天他看的是篇講一個小伙子幫一對母女追趕公共汽車追回遺留在車上物品的故事。小家伙竟然將何時、何地、何人、發生了何事,結果怎樣?復述得相當完整清晰。給了全家人一個莫大的驚喜。
他還在多領域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欲。他能根據車子的標牌識別出幾十種車輛的品牌,報出產地、國籍。有一次,他在小區發現一輛他并不熟知的車輛。當時,車主正在洗車。他跑上前問道:“叔叔,你這是什么車呀?車主告訴他這是英菲尼迪。”小家伙圍著車子轉來轉去,不肯離去,觀察半天又問:“叔叔,你這是新版的吧?”車主笑死了,驚嘆:怎么會有這么聰明的小孩。我的車還真是新版的。小家伙這才釋然,肯隨我們離開。那車主對我們說:“這孩子將來不好說嘞!一定要好好地培養、培養。”
其實,我們歷來不主張送學齡前的小孩去參加什么興趣班、加強班。進行拔苗助長式的培養。我們主張給他們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但看到小外孫那么健康聰明,受到別人由衷的贊揚,我們的心頭還是充滿了自豪感。覺得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所付出的艱辛得到了最大的回報。養育外孫,從小處說,是我們盡了家庭責任。從大處說,也是為國家培養和儲備了一個高素質的勞動生力軍。這樣的退休生活同樣幸福,有價值。
小外孫三周歲,回到他父母身邊讀幼兒園去了。家里就剩我和老伴兩人安渡晚年。我們根據增進健康,活出精彩的理念,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把晚年生活的主旋律設計成文化養老,具體的內容是徒步健走和閱讀寫作。
我們訂了《小說月報》《北京文學》《南方周末》《都市快報》等多種報刊雜志,隨時進行碎閱讀。每天,我倆沿著錢塘江,早晚兩次步行五公里,進行快步健身。待到身出微汗,便緩步江畔,互相交流閱讀的心得。回憶我們在黑龍江兵團的那些青蔥歲月。想念著那里的人和事,并以此為素材創作小說和散文。輪流執筆,激烈討論,不斷修改。在兩年不到的時間里,創作了幾十個短篇小說、兩部中篇小說和若干散文。我們把這些作品發到網上、投寄期刊、參加文學賽事……其實,我們倒不是為發表而投寄、而參賽。我們只是放飛希望,有個念想、保持心態的年輕。
然而,有耕耘就會有收獲,有努力就會有成就。我們的一篇短篇小說在2014年,參加中國小說學會舉辦的“文華杯”全國短篇小說征文大賽中榮獲二等獎,作品編輯成書。另一個短篇小說在中國小說學會、江蘇省作協舉辦的馮夢龍杯新三言短篇小說大賽中獲三等獎。又有一篇小說在浙江省作家協會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浙江)廉政故事大獎賽中獲二等獎。此外,還有作品獲首屆覓涯文學獎、第二屆執手杯全國網絡聯合大賽第十名。特別讓我們高興的是,我們跟據自己在北大荒的生活經歷而創作的一個短篇小說《馬倌馬奎》,在大東北全國征文大賽的幾千篇參賽征文中勝出入圍,最終獲優秀獎。
我們先后有許多作品發表在《今古傳奇》《華東文學》《巴州文化》《執手季刊》《芙蓉國文匯》等刊物。先后被聘為中華文學簽約作家,西部文學作家協會會員、簽約作家,江山網簽約作家,江山之星,中國互聯網專職作家,執手認證作家,中國老年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在江山網、西北、執手天涯網、五星、覓涯網、人人等純站發表了數十篇小說、散文。每天查閱全國各地文友對我們文章的點評,和他們探討修改意見,使得平平常常的生活變得那么饒有興味。我們還把這些作品自己編輯成冊,分寄給荒友、同學、親朋,請他們閱讀。由于寫的內容有生活原型,大家感到熟悉而親切,紛紛給予好評。大家通過郵件傳遞,互相交流意見,溝通看法,探討人生,發掘生命的意義。我們這樣的文化養老的生活模式也得到了親朋好友們的一致肯定和效仿。
真所謂“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為霞尚滿天的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霞的好句12-18
以散步為題的散文10-07
以依戀為題的散文10-07
凄亦為美散文12-02
蝴蝶為花醉散文06-26
以我的爸爸為題目的散文10-07
以秋天為話題的散文隨筆08-03
以父愛為題目的散文10-07
尚節亭記閱讀答案04-25
以六月 未央為題的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