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豆類之綠豆綠散文

時間:2020-08-09 10:28:49 散文 我要投稿

故鄉豆類之綠豆綠散文

  豆子很可愛,黃豆是黃的,紅豆是紅的,黑豆是黑的……那綠豆,顯然是綠的。

故鄉豆類之綠豆綠散文

  綠豆是和黃豆一個時期播種的,大多是割了小麥之后,收獲也是在同一個時期,但綠豆成熟是分一茬一茬的,是一個比較費力的活兒,一般不大面積種植。作為小雜糧,綠豆性寒,是去熱驅火的好東西,家家戶戶離不了。

  在以吃飽飯時代,綠豆算是稀罕物,尤其是我們老家那片兒,在白河和沙河的河套之間,是沖積平原,黃土地,含沙量較大,由于人口稠密,人均地一畝左右,寶貴的土地種了包谷、紅薯這些產量大的糧食,綠豆地被擠占到很小地位。而我卻因外婆家是西鄉黑土地的緣故,地頭比較寬,人們熱衷于種植綠豆等雜糧,價格高,成熟稍早一些,可以解決購買農藥、學生秋季開學學費等問題。

  剛記事的時候,每年,外婆都會將節儉下來的口糧,給我們送一些來,其中綠豆是必不可少的。夏天的時候,隔上幾天,母親總要蒸上一鍋饃,蒸饃用的時間較長,容易把豆子煮爛。于是,母親在醒面的時候,在缸里窊出來半碗綠豆,在水里漂洗,揀去里面的雜質和霉豆,把淘洗干凈的綠豆放到鍋里,添上井水。冬天時候,母親蒸饃往往一次蒸兩竹篦子,而夏天氣溫高,沒有冰箱等冷藏的電器,饃容易變餿,有時候上面長了一層白色的小絨毛,那是變質發霉的征兆。在夏季往往只蒸一屜,容易快一點吃完。夏天蒸饃熬綠豆茶是一舉兩得的事,可以添上滿滿的一鍋水和綠豆煮開后,絕對是消夏避暑去火的良藥。

  柴火在灶膛里燃燒,火苗時而跑出灶檐口,忽高忽低地飄著,風匣來回拉動,發出“撲嗒撲嗒——撲嗒撲嗒……”聲響,這時候,剛收割完麥子,打場留下的麥糠,成了做飯的燃料。農家四時都是根據季節的變化,使用農作物的秸稈作為燃料,木柴等高檔的柴火,只有在年下過油煮肉時才用。

  火舌舔著鍋底,時而調皮地跑出來,讓黃昏的灶火一會兒變得亮堂,一會兒又變得灰暗,母親滿是灰塵的臉上淌滿了汗水,一手抓柴,一手拉風匣,在火舌地照耀下,成了一副古銅色的雕塑。

  一會兒功夫,水燒開了,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和風匣的啪嗒聲,合奏成了晚飯前最美的交響,如果加上肚子饑餓咕嚕咕嚕聲,那音色會更多元和純厚。鍋上汽十多分鐘,饃就熟了。綠豆的清香、饅頭的麥香,一起發力向外散發香味,簡直讓人人醉了。急不可耐的我,露出焦急的目光,母親和藹地勸阻我,再出去玩一會,綠豆還沒有開花兒……母親順勢再往灶膛里撒幾把麥糠,捂上火,讓火的余熱慢慢把綠豆熬開花。

  開飯了,綠豆茶已經變溫了,盛上一碗,雙手抱住,咕嘟咕嘟,一氣就能喝下一大碗,略帶苦澀的清香,瞬時間充盈了肚皮,解渴啊,舒服啊,怎樣一個“得勁”了得?大人們不舍得吃的綠豆,第二天早上,母親攪上面,會做成豆糊涂。而我最為喜歡的是,晚上睡覺前,將剩下的綠豆花,加上白糖,那更是一種天底下少有的美味,讓貧瘠的童年有了許多香甜的回憶,充滿了對未來美好人生的期許。

  有連續幾年,母親在段寨外婆的土地上,種植了綠豆,我參與了多次摘綠豆莢的任務。

  眾所周知,綠豆芽是很好的蔬菜,清脆爽口,四時皆宜,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不論身份地位高低,都可一樣享用綠豆芽。不像燕窩魚翅、海參鮑魚,只供那些有錢或有權的人享用,尋常百姓家,是見不到更不可能享用的東西。而綠豆芽能做到視天下眾生平等,無論是涼拌還是生熗,無論是大鍋還是小灶,即使和雞蛋、肉類搭配,都可使它菜色增輝,而還能獨自保持自己美好品格,出“淤泥”而不染。

  生長在土地上的綠豆苗,也是很好的蔬菜,尤其曬干之后,作為干菜儲存,在冬春拿出來用水泡過,立馬會變成綠瑩瑩的豆苗,比豆芽更多了蔥蘢的綠意。

  麥子收割之后,綠豆用耬播種在土地里。一場夏雨過后,一片綠色的天地立即呈現在眼前。根據綠豆苗的稠稀情況,要進行間苗。母親就把拔出的多余的綠豆苗,去掉根部后,晾曬在地里,如果沒有雨水,夏季酷熱的陽光,兩天就可把綠豆苗曬干,然后用袋子裝回家,

  掛在屋梁上,以備沒有青菜時的急需。

  綠豆種植十分麻煩,是一種勤快莊稼。除草、松土、施肥,這些都是必須的,綠豆容易長蟲子,所以,在成苗時需要噴灑農藥,一桶配完農藥的農用噴霧器,大概在50斤左右,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不停地搖動。當我尚顯稚嫩的肩膀第一次背上噴霧器時,肩膀勒的清疼,咬咬牙堅持下來,幾十桶農藥噴灑完畢,看看肩膀,已經磨掉了皮,滲出了血絲。但經歷過幾次,磨出了老繭,就能夠輕松地駕馭噴霧器。

  為了讓綠豆多開花,多結豆莢,多產豆子,還需要噴灑一種叫多菌靈的農藥,而且需要噴灑多遍,每一次把變黑了成熟的豆莢摘完后,都需要噴灑多菌靈,以便能多生產出綠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地不虧人,你對它好,它也會用豐厚的果實來回報你。除非遇到了洪澇等大的災害,一般情況,土地母親對每一個伺候好它的人,都會用累累碩果來回報。

  八月上旬,第一茬綠豆莢由青變黃,然后再變黑,此時,告訴人們他已經成熟了,如果不及時采摘,這些黑豆莢會在太陽地照射下,炸裂開來,綠豆就會落到地上,一季的辛勞將會變成泡影,美好的期望將會落空。綠豆是麻煩農作物,由此可見一斑,勞動力的付出是很多的,不像其它農作物,可以開展大規模的機器作業。它的價格貴,一是體現在品質上,產量也不高,更重要的是大量勞動力投入,費時費工。

  采摘后的黑色綠豆莢,直接攤在打麥場上,經過一個中午的暴曬,就已經可以打豆。一般情況下,將曬焦的綠豆莢攏成一堆兒,用一個粗木棍,直接打擊,綠豆莢很脆弱,在棍棒地擊打下,不堪一擊,黑色的豆莢在棍棒下翻滾,露出白色的內膜。綠豆有意思的'是,豆莢外面黑色,里面是白色,豆里乾坤大,一豆裝日月,很有些卦爻的意味。

  用鐵篩子,先過濾出綠豆豆莢,然后用簸萁再簸掉里面灰塵,光亮一新的綠豆就會呈現在眼前,一粒粒的綠豆緊挨著,好像嘰嘰喳喳說著話似的。這些綠豆,是命根子,舍不得吃,可以賣出好價錢。這個時候,和三表哥、四表哥騎著自行車,馱著新打出的綠豆,跑到常禪庵集市上賣掉,有時為了每斤多賣上一兩分錢,也會到華寨、歪子街。簇新的人民幣,讓人的心情無限美好。

  大概摘上三茬之后,剩下的最后薅綠豆桿時,把所有的豆莢全部捋下來。此時的綠豆,已沒有前幾次的顆粒飽滿、顏色鮮亮。選擇中間的一部分,作為綠豆粥的用料,質量還是不差的。

  當時街上賣的涼粉,主要是紅薯粉做的,黑乎乎的。后來到了城市,見到了綠豆涼粉,綠黃色的,還帶著綠豆的色彩。在夏天悶熱的中午,把涼粉切成條塊,或旋成圓條,加入香菜蔥花陳醋蒜泥芥末油,油津津溫香玉軟,不亞于玉液瓊槳,綠豆涼粉的品質良好,綿軟中夾帶著一點筋道,有點像QQ糖彈滑的感覺,不僅滿足了視覺、味覺、觸覺,還可以祛暑,可謂夏季佳品美味。綠豆涼粉如果加上蔥花、韭菜,用油煎了吃,四季皆宜,也是當地的一道特色菜。

  現在城市里流行的芝麻葉綠豆面,是老家的傳統飯,過去因為缺吃少糧,人們無奈把一些雜糧摻到麥子里面,充當果腹的食物。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芝麻葉綠豆面成了稀罕物,而且那種多摻了綠豆的更受歡迎。老家那片了出了一名著名的詩人叫痖弦,原名王慶麟,離我們有十多里地的楊莊營,他的許多文章都提到了芝麻葉綠豆面,我想這是離開故土多年后,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的真實寫照。

  故鄉的綠豆啊,總是那樣牽動游子的心!

【故鄉豆類之綠豆綠散文】相關文章:

故鄉的河散文12-04

季羨林散文欣賞之漫談散文01-30

魯迅故鄉行的散文09-27

汪曾祺《故鄉的食物》散文12-07

汪曾祺散文《故鄉的元宵》12-17

汪曾祺散文《故鄉的食物》12-06

冬夜之美散文10-06

梁實秋散文之孩子12-12

梁實秋散文之寂寞12-11

朱自清散文之背影04-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最新中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 亚洲五月综合一区二区 | 天天久久精品美美免费观 |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