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壇的女詩人蔡琰散文

時間:2024-09-25 19:10:18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建安文壇的女詩人蔡琰散文

  三國時代魏國的建安時期,有一位女詩人為人們所稱道。她就是蔡琰。

建安文壇的女詩人蔡琰散文

  蔡琰(公元177年——?)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是東漢末大儒蔡邕的女兒。蔡文姬博學多才,會詩詞,懂音樂,擅長書法。

  漢末政局混亂,蔡邕曾為權臣董卓所推崇。董卓被殺,司徒王允,認為蔡邕與董卓是一黨,就把他抓起來殺掉了。其后董卓部將李榷、郭汜等出兵關東,大掠陳留、潁川各縣。蔡琰于此時被擄,輾轉到了北匈奴。被獻給了匈奴的首領左賢王,生了兩個兒子。此后在匈奴居留了十二年。

  曹操曾出入蔡邕門下。在成了一方諸侯之后,他念及老師蔡邕,想起蔡文姬這位才女。知道她在匈奴,就用重金把她贖了回來。回到中原后,蔡文姬嫁給了校尉董祀。回顧自己所經歷的坎坷生活,她寫下了飽含著血淚的長篇敘事詩——《悲憤詩》。全詩108句,字字句句飽含著作者的血淚。是文學史上最早的由作家創作的五言詩。

  開頭一段從董卓之亂寫起,并敘述自己為胡羌的亂兵所殘虐的悲慘遭遇。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詩中描寫:董卓的部眾出兵東下,金色的盔甲閃耀著日光。他們瘋狂屠殺一個不留,死人的尸骸胡亂堆積,馬邊懸掛著男人的頭顱,馬后捆綁著搶來的婦女。被擄略的婦女白天嚎哭著行路,夜里悲哀坐地呻吟。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成。作者悲呼:老天啊!我們有什么罪過?遭到這樣的災禍!真是字字血,聲聲淚。

  第二段主要描寫在北匈奴思念故鄉的痛苦及迎歸時不忍棄子、去留兩難的矛盾、悲憤的心情。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詩中寫道:自己有幸可以解脫回去,可面對的是拋棄兒子的訣別。天性中母子心連著心,分別后再也沒有見面的日子,不管存亡將永遠別離,不忍心與兒子辭別。兒子抱住了我的脖子,問:“母親啊,你要到哪里去?有人告訴我母親將要離去,難道說走后還能夠再回來相聚!阿母你一貫的善良仁慈,今天你為什么變得這么無情?我還沒有長大成人,為什么你就不能想想我的心情!”見兒子這樣哀求,我的五臟崩裂一樣地沉痛,恍恍惚惚如癡如狂。哭泣著用手撫摩著兒子,當要出發時多次返回去猶豫不決。“別子”一段的描寫,感情真摯,哀婉動人。寫出了作者復雜矛盾心情。

  最后一段寫歸后的遭遇和心境。

  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詩中描寫:到家后發現家人早已死絕,甚至沒剩下一個姑表親戚。城里城外一派荒蕪變成了山林,庭院和屋檐下長滿了艾草和荊棘。孤零零對著自己的影子,不停的哭喊聲撕肝裂肺。爬到高處向遠方望去,突然覺得魂魄出竅飛逝離去。奄奄一息好像是壽命將盡,旁人來安撫寬慰。又睜開眼睛勉強活了下去,雖然沒死可又有什么希冀?把命運寄托于再嫁的丈夫,盡心竭力自我勉勵努力生活下去。自從流離后成為鄙賤之人,常常害怕再次被拋棄。想人生能有多少時間,懷著憂傷一年一年地過去。寫出了作者歸鄉后,并沒有結束自己悲劇生活,社會動亂后的悲憤之情貫穿全詩。

  《悲憤詩》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將敘事與抒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如描寫被擄后殘酷的遭遇和悲憤的呼號。心理描寫細膩生動,歸鄉時兩難的矛盾心情,別子時心中的痛苦,使讀者感同身受。語言樸實,沒有雕飾和夸張離別時兒子對母親的眷戀的話語催人淚下。這些特點在文學史上都留下了很高的評價。

【建安文壇的女詩人蔡琰散文】相關文章:

建安詩歌09-18

建安詩歌08-26

張九齡文壇地位02-23

建安詩歌的由來01-09

文壇四杰王勃的雅號是什么07-10

曾鞏《送丁琰序》原文及翻譯10-16

文言文《送丁琰序》閱讀答案10-29

《蔡中郎墳》 溫庭筠07-27

建安詩歌代表作10-22

建安詩歌的基本特征10-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 | 丝袜制服欧洲亚洲中文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综合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