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飯經典散文

時間:2024-10-27 07:44:26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家鄉飯經典散文

  故鄉留給我最多的是童年的記憶。童年留給我最多的是吃的故事。那還是上世紀的六十年代,生活清苦,所以有關“吃”的記憶最深刻,可是那時稀有的“美味兒”,在現在看來實在算不上什么;不過現在卻再也吃不出那時的香甜了。

家鄉飯經典散文

  我家在魯東南山區,多山嶺薄地,秸稈作物產量低,就適合長地瓜。所以主食也就是地瓜和地瓜干了。往往是頭天晚飯煮上一鍋,吃剩下的就是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飯,晚上再煮一鍋。年復年,日復日……鮮地瓜包括窖藏的吃完后就輪到地瓜干了……。菜也是很少的,白菜蘿卜當家,點綴點咸菜疙瘩。偶爾也會馇一鍋小豆腐,攤一摞秫黍煎餅,有時也會摻上些玉米,因為秫黍多,玉米少。細面(白面、小麥粉)除逢年過節外是見不到的。這是好時候,風調雨順的秋后。一個冬天基本上就是這么吃著,鮮有花樣。最難熬的日子是春天,天一天天見長,囤子里的地瓜干、地窖里的白菜蘿卜一天天減少,青黃不接。天天掰著指頭數,算算“寒食”快到了吧,俗話叫“巴年盼節”。過節有好吃的,其實,好吃的也就是“單餅卷雞蛋”,沒什么好說的。到是接下來的五月端午吃的粽子別具風味兒。

  一是形狀特別,不是菱形也不是三角形或四角形,而是扁扁的長方形。二是粽葉特別,既不是南方的竹葉,也不是北面的葦葉,是用“槲葉”俗稱“菠蘿葉”的一種樹葉子。這葉子一巴掌寬,兩巴掌長,翠綠色,帶花邊,煮后變成褐色。最稀罕的是槲葉煮后特有的清香:清新、純凈,帶著淡淡的山野的芬芳……。米要用“黍米”,俗稱“黏米、糯米”。取幾片泡好的粽葉,疊在一起,放上泡軟的黏米,富裕的人家還要加入花生、紅棗之類的花樣,包起來成扁的長方形,一片叫“一頁”,兩頁合起來,用稻草綁在一起叫“一對”。擱在大鐵鍋里,水要沒過粽子,一般的人家都會放上雞蛋一起煮。先大火燒開再小火慢煮。一兩個時辰后,等陣陣清香隨縷縷熱氣裊裊升起氤氳在低矮的草屋時,掀開鍋蓋,霎時,那棕香隨蒸氣劈頭蓋臉彌漫開來,人就沐浴在這清香里……當然這是現在憶起的,那時首先看到的是滿鍋的粽子和煮成褐色的雞蛋……

  端午前后往往都是麥收時節,三夏大忙,“三秋不及一夏忙”,搶收,搶種?刻斐燥垼⒖趭Z食。農活特多、特急、特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節。因此,后勤供應必須跟上,飯食要調劑好。

  一般的人家都會攤上兩摞煎餅,好吃,方便,也能留住,“笥孬”(變質)不了。煎餅因所用糧食及做法兒的不同分幾種。有單純的秫黍煎餅、玉米煎餅、地瓜干煎餅、麥子煎餅,也有混合的糧麥子煎餅;你也可據自家所有糧食,隨便幾種和在一起,做成雜糧煎餅。糧麥子煎餅是用小米和小麥攤成的煎餅,只有富裕人家才能吃上。麥子煎餅是用鮮麥子加入適量鹽磨成糊“刮”成的,咸滋滋的,挺勁道,有咬頭,咬一口,滿嘴都是鮮麥香味兒。干麥子也可磨糊“刮”煎餅,但少了鮮麥香味兒。

  做法又分“攤煎餅”又叫“抹煎餅”和“刮煎餅”“轱碌”煎餅。

  “攤煎餅”一般用的是秫黍、玉米、小米等糧食的糊,流動性好,攤得快。鮮麥子做煎餅得“刮”,舀一勺“糊”倒“鏊子”上,用木制的“筢子”快速刮平,刮勻。而地瓜干做煎餅就得“轱碌”,先把地瓜干上“碾”,碾成面,加水和成團,把面團在鏊子上按順序“轱碌”一遍,這就是“轱碌煎餅”?椿ㄈ菀桌C花難,說起來簡單,做煎餅可是個技術活兒,從磨“糊”的粗細到燒鏊子的火候都有針線,有的煎餅薄如紙、香如酥,有的則厚如鞋幫,“囊歪歪”(軟咕噥)的,咬一口,嘴張不開----粘住了!

  干糧做好了,還得有下飯的菜啊。這時節南口(日照石臼所俗稱南口,濰坊的央子港稱北口),的黃尖子魚(即“黃鯽子魚”,也叫“海鯽魚”)下來了。南北口的黃尖子魚是有差別的,南口的通體發黃,油多,香;北口的體青,油少,腥氣。趕集稱上兩斤,洗了,撒上點鹽腌了。把鍋燒熱,“吱啦”倒上剛打的豆油,下蔥花爆香,放上掛好面糊的黃尖子魚,油“吱吱”地響著,把魚兩面都煎的黃橙橙的,那是撲鼻的香啊。當然,這也就是猴年馬月吃上頓解解饞,就是富裕人家也不會經常吃。

  俗話說:家有萬擔不敢就魚吃飯。因為就魚吃飯多,糧食本來就不夠吃的。多數的日子還是吃咸菜,有時也會馇上鍋小豆腐,連吃好幾天。馇小豆腐什么菜都行,但最好吃的還是“黃菜英子”豆腐!包S菜英子”是去年秋后初冬收獲蘿卜、辣菜(芥菜)疙瘩時擗下的菜葉子,曬干收藏一冬了。磨豆子最好的是用常山石打成的磨。常山石質粗、體輕,黃豆磨的碎而非細,質地松散,易入味兒。青石磨就差些,青石質細,比重大、沉,磨出來的豆糊細,馇的豆腐黏糊糊的,不利持(不清爽),口感差。有俗諺說:煎餅豆腐粘粥湯,辣菜疙瘩白菜幫,來形容過得滋潤的莊戶日子。現在的“寵物”吃的都比這好,竟是那時鄉鄰們向往的理想生活……

  有干糧有菜了,總得有湯吧?湯好說?梢杂眯∶谆蚴恰坝穸梗╟hai)子(碾碎的玉米)熬粥;也可用豌豆面、地瓜面等隨便什么雜糧面,當然,有細面就更好了,不拉(撥拉)嗗喳湯,開鍋前加上自家菜園剛摘的時令菜蔬,澆上剛剛煉好的豆油,“吱啦”一響,真是香氣沖天啊!

  故鄉的飯好像什么都是“香”的,這“香”縈繞在記憶中,是濃的化不開的故鄉情……

【家鄉飯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母親的“影子”飯散文10-28

家鄉的牛經典散文06-01

我的家鄉經典散文08-24

我的家鄉散文10-06

家鄉的楊梅散文09-10

散文《夢家鄉》10-01

離開家鄉-散文08-16

優秀散文:家鄉美09-10

家鄉情結散文07-26

描寫家鄉丹東散文07-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合成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视频 | 亚洲国产国语高清在线网址 |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