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一段留白給故鄉現代散文
接連不斷的陰雨潮濕了初冬的房舍,偶爾造訪的陽光未來得及烘干門楣,就被野蠻風雨趕走。似寒還暖,春秋裝依然盛行街市,暖冬暖冬,反常氣候帶來暖意,難免使人感到不安和疑惑。
中到大雪,零下三度的天氣預報,頓時冷峻了暖冬的緊張氣氛。溫度驟降,天空低垂眼簾,雪姑娘終于在大寒這天姍姍而至,邁著輕盈腳步飄進塵世,輕舞羽裳,抖落漫天的潔白,攀越峰巔,環抱樹梢,輕吻花朵,用她素潔的畫筆美麗了世界的著色。跑向田間原野,撫順野草,封藏了麥苗;飛入尋常人家,舒展開老農眉間的憨笑,勾起孩童眼中的歡樂,雪姑娘以她博愛的心純凈了俗人的眼睛。
心靈深處,存有一段留白給故鄉,皆因這些溫厚潔凈的畫面,那份熱切遙望的靜謐,便從腦海中排山倒海般地紛擁而來。
我是浮在世間不起眼的云朵,飄來飄去,總飄不出家鄉的星空;躲近躲遠,就是躲不開母親的牽掛。
云兒枕著清風的思戀,夢里花開處,青草作伴,綠葉為襯,一波波流瀉的甜蜜,舒放在細水蜿蜒的群巒疊翠間。燕兒在林間草叢呢喃,蝶兒在油菜花田翩躚,幼魚小蝦友好地在水草砂石間捉迷藏。哪兒撲騰出的莽撞母雞,咯咯地叫喚著剛生了一只蛋的榮耀,驚嚇了院里一對黃毛狗耳鬢廝磨的柔情蜜意,惹得竹籬笆上的喇叭花掩藏不住地竊笑。門口小溪邊的堤壩上,父親栽種的那棵枇杷與楊梅樹互不示弱地旺盛,予人以向上、向陽的力量,沐浴著熹微晨光,在柔和悠然的檀香中,果樹儼然默立成佛。
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母親,捧起經書埋頭啃經,硬是從一字一句反復學習到對常用經文背誦流利,自生疏的文字香韻里讀出虔誠和敬意,令我等尚還年輕的后輩驚嘆不已。不羞于記了就忘、忘了又問的好學方式,每每讓我當教材搬來教育女兒,由于慈愛長輩的親切關系吧,女兒對此從不反感,甚是欣慰。我不知道母親是否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思,不知她是否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含義,更別說“聲聞、緣覺之法”了,每當看到她旁若無人地拿著佛珠靜靜念經,突然覺得那些深究的意義早已不重要,要的是一份心無旁騖的清凈,一種寄托希望的信仰。耳濡目染母親對事對人的悲憫好施,我完全相信她的膜拜并非盲目迷信,即使她的祈禱沒有對國家對世界的大愿望,因為有了無數個小家的安寧才和諧社會的氛圍,這不能不說也是種美德。
我是遺落繁塵的微小沙粒,東跌西撞,始終闖不出執著的心房,內心再小,總會割據一片自留地給故鄉,這小小一隅,耕耘著回憶和思念,堅守著純真無邪的秘密。
剪一節炊煙裝進行囊,柔軟了山一程水一程的遠方,走走停停,無論風和日麗,還是疾風驟雨,堅定步伐毅然朝往唯一的方向——光明。暗箱操作的諸多所謂社會現象,只屬于短暫的夜,當晨曦悄悄撫摸世界的臉龐,透亮一扇扇或貪婪自私或寬宏善良的心窗,每個人同樣接受著白日的仁慈,陽光也總是不分尊卑地照亮每一處角落。有些難以言表的憂愁,有些不加設防的傷害,有些無法釋懷的疑問,都在陽光企及的日子里被微笑忽略,明天你好,因為今天不錯,昨日已無關緊要!
我是行走江湖的孤寂旅人,海角天涯,有所獲得有所失去,唯獨離不開親情的溫暖。
遠離有爸有媽的家的包容,面對未來,好奇或驚訝,一步一個腳印,旖旎風光撫慰不了慌亂的心跳。前行路上泥濘或干燥,永比不上至親不加雕琢的溫潤滋養靈魂。擁抱明天的弱小雙肩,放不下昨日厚重的印記,那是父親樸實的.關懷和母親近乎嘮叨的叮嚀,溫柔著每一個殘破的黃昏。日夜相思的那頭,緊緊拴在老屋柴房里有些年頭的風車上,吱呀吱呀的轉動聲,豐饒著每個收獲的季節,那里飛揚著新谷的微笑,漫溢著麥粒的香甜,跳躍著黃豆的歡呼,父老鄉親的辛勤汗水晶瑩了一季又一季的晨昏日暮。
視線收回到眼前的冰天雪地,撐一把傘走進雪中,似遮非遮,明知小小雨傘擋不住隨意飄落的雪花,也總算有件可以裝點浪漫的物什陪伴身影。不時有雪觸碰臉頰,舔入停落嘴唇的雪,絲絲涼涼地貼身親密,使身心與雪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頓覺自己無形地高大寬廣,眼里的心中的一切忽然顯得那么美好!好一個冰清玉潔清白天,好一片銀裝素裹清涼地,迎著漫天飛舞的精靈,真想撲進這夢幻般的仙境,與雪共舞一曲,管它舞技夠不夠專業、舞姿夠不夠優美。
驚喜這場雪景的女兒,嚷嚷著一定要去堆雪人,拗不過孩子的軟磨硬泡,頭頂毛線帽,披著圍巾戴上手套,全副武裝地奔向還在不停下著鵝毛大雪、未經踐踏的白茫茫空地。看著女兒歡蹦著分外喜悅的樣子,我的童心被迅速喚起,丟掉顯著多余的傘輕松上陣,跟著她跑來跑去集結雪塊,打基座訂輪廓,不一會就略見雛形,看看頭寬肚大的福氣樣,我提議該做個彌勒佛,大肚能容天下,笑臉面對世事,女兒點點頭欣然同意。她用凍得通紅的小手修飾眼睛、鼻子、耳朵,我則找來樹枝黑炭幫襯,還插上鮮花美化容顏,忽而覺得我們堆的彌勒雪佛特別和藹可親,有著不食煙火的清雅,卻很人性化的特點。
給女兒和雪人合影留念后,拉著她依依不舍地走回室內,即使衣服被雪浸濕,她還是熱情不減地不停回頭告別,“雪人,我們走了,你可不要被別人破壞了哦”……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那雪天里灶火的溫暖,父母關切的囑咐和體貼,噼里啪啦干柴燃燒的聲音,伙同大鍋里滾燙的熱水,幸福著不無青澀的歲月。小時候,想有雙艷艷的紅棉鞋都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冬天來臨,最喜歡和小伙伴們在柴禾垛稻稈堆里捉迷藏,不必膽小不怕臟亂,隨便找個柴房或隱密角落一鉆,屏息斂氣地躲藏,如果長時間沒有被找到,興許還能打個盹美夢一場呢!
童年,如一顆未經打磨的石頭,不圓滑,不世故,不虛假,只在無邪的時光里盡情喜怒哀樂,無所謂遮掩,更無須偽裝,即便每個人有不同的童年生活,但它于每個人都應是最可回味最感幸福的時光吧!
喜歡雪,不只因她的潔白溫柔洗亮了眼睛,不只因她的博大包容接納了善惡,更不因為她是南方人盼望的美好冬景,只因她帶來了來年春的希望,給予你心靈難得的寧靜安然。當這份安寧撲面而來,只想打開思想的閥門,讓長長的念白排滿思鄉的渡口,郵給故鄉,寄給親人!
【存一段留白給故鄉現代散文】相關文章:
故鄉現代詩歌11-09
故鄉的河散文12-04
雨巷現代散文09-30
又見陶淵明現代散文08-15
李白給楊玉環寫的詩12-14
魯迅故鄉行的散文09-27
汪曾祺《故鄉的食物》散文12-07
汪曾祺散文《故鄉的元宵》12-17
汪曾祺散文《故鄉的食物》12-06
閑話魯迅婚姻現代散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