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呼喚真正農民散文
今天,打滴滴快車回趟老家。一路上,風景變了貌樣。
田野不見了,碧波蕩蕩的田野沒有了!
那綠油油的麥苗,那輝黃的油菜花,那透溢清甜的蠶豆花……
她們,像我昔日的情人。轉眼間,全消失的無影無蹤。
田野換了新裝:
一塊一塊,一圈一圈,一排一排……
不是一塊一塊的花卉,苗木,蔬菜。就是一圈一圈的作坊,倉儲,小工廠。或是一排一排的雄立住房……
村莊變了模樣:
一條又一條,縱橫交錯的寬大路面,一座又一座高架橋梁。更有那許許多多迅速龐大的村莊,一排排嶄新的現代雄居。
模樣全變了!田野不再是田野!土地不在生食糧!
我與滴哥,忍不住發著鄉村的議論。我這位正宗的農民,也被神速的變化,弄得迷惑而迷茫。
種糧的地少了,種糧的農民也少了。可是,菜市場糧食充斥,果蔬繁多!
是袁隆平太神奇!是產糧區在高產!
我不由地打開百度,制不住地尋找糧源,領略專家對農村的金玉良言。
專家之言一:
六十年代初中國人口只有六億多,耕地卻要比現在多得多。農民有五億多,而城市人口不到一億……那時候糧食和農副產品都是非常欠缺的。老百姓能夠吃肉都是非常稀罕的。
改革開放以后……農民大規模減少,而耕地也因為搞鄉鎮企業和房地產等等其他用途而大規模減少。甚至許多耕地因為生態需要而退耕還林,退耕返湖等等……可是糧食和農副產品卻不見得更加稀缺,恰恰相反是越來越豐富……有人說是耕地單產大規模增加了,其實耕地單產增加畢竟是很有限的。不可能是可以無極限增加的。而且現在各地撂荒的土地也是非常多的,為什么會這樣?
為什么這樣?專家如是說!專家之言二:
從長遠看,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并不穩固,糧食安全還面臨著很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
我三天三夜,研挖了專家們的文章,加上自己的粗淺感思,不由地班門弄斧一番。
中國,將最缺一一真正的農民我預測:中國將來,最缺真正的農民!
也許我這樣說,許多人會不由地笑我,甚至駁斥我。許多人會說我睜著眼晴說瞎話,是顧弄玄虛,危言聳聽。
中國向來是農業大國,十幾億人口。至今,農民仍是大多數。怎么會缺真的農民呢?
所謂真正的農民是什么?
這一設問,是不是夸大其詞?農民嘛,不就是生活在農村,戶口在農村的人嗎?
可是,你看看現實,現在許多人;即便家在鄉村,戶籍在農村。但他們的生活與工作,已跟農村在無多少關系。
耕田種糧,跟他們毫無半點關系。更令人疑惑的是:
許多農村人,心不在田野,志不在農村!
真正的農民,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點。在六七十年代,在生產隊時代。我認為,那時的農民,幾乎都可以稱為“真正的農民!”
那時的農村,真可謂“戰天斗地!”
廣大農村,都講精耕細作。每個農民,幾乎都是種田好手。收、割、栽、種,插、刨、挖、鋤……樣樣會做。
既會管理,又會養護。許多人甚至深音時令,治理病蟲,育優擇良。
正是如此,昔日的生產隊,才糧滿倉,廣有余糧。正是如此,我們的國家,才“深挖洞,廣積糧。”唯一的缺憾,是機械化程度太低。
如果,那時社會像今天一樣全面發展。工業經濟,商品經濟大力發展,生產隊的機械程度提高,把剩余農村勞動力分化出來,有計劃地保護好耕地,使一部份農民作為農田的護衛者,那多好啊!
現今,我以為。真正的農民,是對田野有著與身俱來的熱愛!對栽種農作物有著天然的赤愛!尤其對種植,培育有著豐富的知識與技能!有志于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人,才是真正的新型農民!他們熱愛鄉村,熱愛土地,把畢生的精力,用于稼禾培育,用于農作物的研發。他們會興修水利,治理耕地,保護土地。
可是,現實是,農村出現了令人憂慮的現狀。耕地不是荒蕪,就是僵化,甚至被蠶食侵吞。
村民們對種田,再無熱望。
村里有些謠傳:“老一輩的農民都在報怨,地里似乎有鬼,年輕人都不愿下地干活。
想想也難怪他們,種地的難苦錢,要靠其發家致富,更是癡人做夢。要是哪天干農活也象大腕們那樣掙錢,那都愿爭做“真正的農民”也!”
哈哈!這段子詼諧,但道出現狀的問題。
也許糧食的價格不能太高,也許是產品的“剪刀差。”農產品的價格與價值,出入很大。這是廣泛的問題。
“民以食為天!”而糧食的生產,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又是一個艱苦的過程。糧食種植的成本很大,而價格又不能高。解決這一矛盾,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調節,特別是政府的有力扶持。
回顧歷史,那些戰亂,那些人食人的事件……
如果糧不夠食,如果沒有糧食,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中國本是人多耕地少。可是現狀,許多良田被占用,許多地方已無耕地。耕地被污染,被他用……危險啊!更可憂的是,許多農民兒女,不會在耕田,不想在種田……
當糧價越來越高,當糧食依賴外援,那么,我們危矣!
我呼吁:大批真真的農民站起來。做一個愛家鄉,愛種糧的真正農民!
【呼喚真正農民散文】相關文章:
真正的朋友-散文07-30
呼喚生活散文范文06-29
風的呼喚現代散文07-10
活出真正的自己散文08-20
關于真正的愛散文06-26
真正的讀書人散文09-25
寫農民勞動美文散文07-28
真正的快于樂在接納自己散文10-12
文科狀元的農民生活散文10-16
過去亦未真正過去-散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