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命之悼散文
曾經在一篇作品里寫下過一些關于殯儀館的文字。
在生命被死亡的腳步聲聲催逼著,執手相看無語凝噎的時候,在面對著生命最為真切的生離死別的時候,在面對那些不舍的哀慟幽怨的淚眼的時候,在陰陽相隔送別的低沉哀樂緩緩響起的時候,我的心情總是沉重,總是傷感。
死亡是可怕的,更是無可奈何的。然而,也正是死亡,正是從那高聳的火化爐的煙囪里悄然飄走的一縷縷青煙更令人感到震撼,感到深省,感到生命的不期與匆遽,從而逼迫著我們從死亡的陰影里看透生死聚散,參透鉛華如土,洞明世事悲歡,增添我們關于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許多更為深沉的終極意義的思考。
今天,我不得不再次來到這個氤氳著死亡和肅殺氣息的城市的一隅,在高大的煙囪、蔥蕤的松柏、憂傷的白花、傷痛的眼淚織就的冷漠里,參加一個因為病痛而剛剛離開人世的一個年輕同事的追悼會。
葬禮結束了。在離開送別他的殯儀館,告別那飄蕩著死亡氣息的火化爐時,我忍不住默默的回首:是啊,對于這位年輕的同事來說,一生已經走過,這里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程,我們為他辛累苦澀的一生輕輕劃上一個休止的符號,我們也愿意為他能夠平靜的離去而忠誠的祈禱;而對于正在生活著的我們來說,我們的靈魂、我們的心田又經歷了一次深沉的憂思,并被注入了許些凝重而感慨的因子。
生命如此脆弱和短暫!所有的貧富悲歡,所有的榮辱鉛華在生命飄然而逝的瞬間都幻化為飛揚的塵土。繁華湮滅,塵埃四起,那些曾經的名利、溫暖,那些曾經的浪漫和牽手、苦痛與歡樂,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掛念與不舍頓成虛無,剎那間已是塵世永隔不能相見!
一撮塵灰了結了所有的恩怨和哀愁;一丘荒冢掩埋了太多的光陰與歲月。唯有絲絲縷縷真情的牽念和心頭的熱望,唯有那些在心頭輕輕搖曳的燭火般的心光、那些理解、夢想和執著的愛,還在人世間執著的縈回。
焦灼的硝磺尚未散盡,悲傷的雙眼淚光點點。拭卻未干的淚痕,我們不得不又要轉身投入到喧騰浮躁的滾滾人流和車流之中。帶著不滅的夢想,攜著生生的愿望,我們的生命里需要傾力完成的瑣碎浮沉依然還在紛亂的延續,生活中那些沉重的負累和所承擔的社會角色依然需要我們去辛苦的奔波無息。
這個世界需要我們去珍惜的東西太多。清風,明月,云聲,帆影;親情,溫暖,恩澤,信任;美麗,溫存,知交,愛戀;不可言傳的意會,靈魂深處的馨香······這些美麗無比的生命際遇,這些不期而至的邂逅和相逢,是我們的生命里最可珍貴的晶瑩剔透的珠貝。
然而,面對生命里許多俯身即拾的珠貝,我們往往總是因為怯懦和猶豫、因為粗心和大意而與這些美麗的相逢和際遇擦肩而過,讓太多的遺憾和悔恨伴隨終生;一些人甚至因為肆意的褻瀆而踐踏了生命的尊嚴和價值,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痕和恥辱的烙印:眾叛親離的忤逆;人情冷暖的慨嘆;世態莫測的猶疑;擊壤撲地的悲情;監獄高墻里的血淚;高官達人們的懺悔······
總是在失去以后才想到再擁有,總是在遺失以后才奢望再撿拾,總是在錯過之后才知道苦澀的回味——我們在渾渾噩噩的霓虹與聲色里消耗了太多本該擁有的快樂與充實,在此起彼伏的賭局與觥籌間迷失了生命最為真實的目的與追求。行將就木的時日里,我們只好在無法挽回的哀怨里憂傷的懺悔,在漸行漸遠的歲月風塵后無奈的喟嘆和消逝······
其實,得到的時候必然就有失去,真心付出的亦會有誠真的收獲。在生命的一徑長途中,若是少播種一點蒺藜多栽植一些花朵,少編織一點虛偽多傾注一些真誠,我們的生命就會少了輕浮多了厚重,少了怨恨而多了感恩。
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吧,把握生命中每一份倏然而過的美麗。唯有如此,在生命走向終結的時候,我們才能少一些懷念,少一些懺悔,從而多一點充實,多一點欣慰;也唯有如此,我們的一生才會在洋溢著溫情和愛的海洋里美麗恬然的走過。
【一些境遇】
一、貧困
為了能喝到一口水,他們跋山涉水,稚嫩的雙肩扛擔著與年齡不相稱的沉重,裸露的腳丫趟過重重的山頭。這是直到今天依然因為飲水困難而跋涉的山區孩子的剪影;
為了填飽肚子,本該坐在明亮教室里享受知識潤澤的年紀的,卻在漆黑的煤窯里經受日曬雨淋,忍受著黑心煤老板的剝削和呵斥。這是至今依然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礦山群體為了生計而苦苦生活的孩子;
為了能養家糊口,乞討者悲哀的眼神流淌在人來人往的大街。這是那些因為突如其來的災難、因為無力承受的病痛而猛然間陷入絕境的人們。
——我的眼前總是閃過許多悲哀無奈的身影:在貧窮的山鄉里;在無情的鏡頭前,在熙攘的街頭,在城市陰暗的角落。每當此時,心頭就會掠過一絲沉重,彌漫許多悲哀的心情。
是啊,當我們面對著徹底的貧困的時候,當我們明白了什么叫赤貧無依的時候,當我們的視野接受著那些真正的貧困洗禮的時候,我們才會從內心深處珍惜自己的現在,珍惜身邊所擁有的幸福與安寧。
面對貧困,能使人曾經橫流的物欲得到滿足,曾經喧囂的心理得到平衡。
二、監獄
這里是回蕩著靈魂與欲望的呼喚、充斥著悔恨與焦灼的角落,這里也孕育著新生與希望、體現著正義與溫良。
面對那些因為失足而失去了自由、因為罪孽而失去了尊嚴的監獄里的苦澀群體的'時候,我們也許才會真正的明白:世界上最珍貴的不是金錢財富,而是自由與尊嚴。
如果不是身陷囹圄,就很難惦念出自由和尊嚴的分量。我們在選擇了文明的時候,也選擇了自我約束,選擇了抑制升騰的欲望。
當我們常常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懊惱的時候,一個值得體驗的地方就是監獄。
作為一個自由與尊嚴的擁有者,難道我們不覺得自由的天空是那么湛藍,尊嚴的眼光是那么溫暖?
珍惜自己的擁有吧,不要再肆意踐踏了生命美麗的花朵。
三、醫院
這里每天都洋溢著康復的喜悅;每天又都氤氳著死亡的恐怖;這里每天面臨著生命的真切的威脅;每天又飽含著絕望的愁緒、揪心的痛楚、以及美好的期冀。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這里讓我們真切的感知到生命的可貴與需要珍惜;這里讓我們明白:在所有物質的世界里,惟有生命的尊嚴與健康才最值得尊重與敬畏。
四、殯儀館
這里是生命存在的一個終極歸宿,是天堂的路口飄飛的靈魂永遠的安息之所。
當我們作為一種逝去了的生命個體來到這里的時候,物質的生命其實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而當我們作為吊唁者步入這里的時候,面對長眠著的軀體,我們會免不了陷入到長時間的關于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沉思里去;產生關于生命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的關于生存的終極性的追問。
站在陰陽相隔的分界上,看著肉身被推進高爐,隨著一縷白煙裊裊升空,唯余一撮白灰的時候,我們惟有感嘆人生苦短,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珍惜。
——除卻不更事的少年,除了犯迷糊的老年,其實生命留給我們的時間并不多。良田萬頃,日只食一升;豪宅萬間,夜只眠五尺。人生為生存而需要的東西其實真的不多。
帶走生命的,是無止無休的歲月。這里是才人類社會最公平的地方,它讓我們參透了生命,看透了生死,也洞明了世事。
【生命之悼散文】相關文章:
悼思散文10-25
悼婆婆散文07-03
散文悼汪國真07-11
散文:悼少年10-31
生命之境散文11-30
生命之樹散文09-08
悼妣書散文09-01
哲理散文:悼十伯父09-19
抒情散文《生命之美》08-20
老舍散文《敬悼許地山先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