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祭清明雨散文
【清明祭,清明雨】
上午上完班,就可以休息兩天了,心情不覺得高興起來。然而走出單元門時,才感覺到我這樣的心緒有點不合時宜。畢竟,一年一度的清明時來了。
天色灰蒙蒙的,街道兩旁楊柳枝椏低垂,空中灰色的飛絮亂舞,游絲飄零,任憑風吹雨淋依然揮之不去,極像是紙灰飛揚,在對舉行著一個普天同悲的祭奠。
天氣預報里說,清明前要降溫,還真準。愚人節到五號就三四天的時間,風忽然間就大了許多,騎著單車走在上班的路上似乎舉步維艱,于是掉頭回去將車子丟在樓下。就安步當車吧,反正時間完全來得及。
小區大門口還真是熱鬧,碰上這樣的天氣,送孩子上學的自然比平常要多些,這場雨來得讓人有點淬不及防。五、六級的大風天氣已經讓各式的傘面擱了淺,雨披又不是那么的便當,頂風冒雨便是不二的選擇了。
走在風雨之中,隨著隨風舞動的楊柳的輕拂,忽而聞嗅到了一種特有的氣息。這種氣息,滴著草木翠色綠意,柔和著泥土的味道,濕漉漉地,應該就是故鄉清明雨的那種了吧。
說是清明雨,其實并不完全像唐代詩人杜牧所勾繪的那種景象,也不是歌里所唱的,而是一種特有的季候和韻致罷了。
在嶺南地區,清明節大抵總是少不了雨,每年到了清明節前,空氣就開始濕潤起來,畦頭、田間、路邊、小山坡上勤快一點的小草就已經探出了腦袋,有的甚至會開出小巧的花。紅的,粉的,黃的,就著這嫩綠的草色和枯黃得被風干的蓬蒿藤蔓,編織成一個天然的花環。
清明節一到,微風吹拂,雨就跟著來了。裊裊依依地,會將新田墳冢上殘余的紙扎打落地七零八落。然而這似乎不足為惜,因為天地造化,風雨夾雜間會綠了春草,綻了花兒,在余留的咋暖還寒中,讓天造地設的這一切顯得更加悲戚。也難怪古人要將清明定在這一年之中這個時節。
在這個時間上墳,孩子們總是會跟在大人的身后,學著大人的樣子給先人的墳塋上添土,然后再將自家做的紙把掛在墳頭,將祭品擺好,然后跪下燒紙磕頭。
當然這些都是家里的男丁們要做的了,做母親的和女孩子是不用去的,這一點我和哥哥老早就知道了。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和哥哥開始接受父親的熏陶,并且熟諳了父親那種特有的方式。
每年祭掃時,父親往往會一聲不吭,他那不緊不慢的手勢,凝重的表情以及深沉而凄然的眼神往往會使他蒼老許多。父親祭奠完畢后,常常會讓我和哥哥先回去,然后自己在爺爺奶奶的墳頭抽著紙煙,呆坐上半晌。
小時候不諳世事,對父親這個習慣懵懵懂懂地,這樣直到前年父親去世了,才好像忽然間明白一絲半點。然而我的這種頓悟顯然來得太晚了,屋后山坡上新添的墳塋已經把我和父親永遠地分開了。
又是一年清明至。想必,此時此刻,父親墳塋后山坡上迎春花該是滿目金黃了吧。哥哥和欣欣自然回去給父親上墳,而我雖然還活在這個世上,卻只能遙看故鄉那朦朦朧朧、煙云繚繞的清明雨了。心想著哥哥和侄兒他們趁著清明雨,會怎樣在墳塋祭奠。
孔老夫子說:“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我也算是一個“游必有方”的人,不過總感覺到,這一點絲毫不能遮掩我對父母的愧疚。尤其是對至今已長眠的父親。身在異鄉已經十幾年了,在這樣一個節日里,我竟然不能到父親墳塋去添一抔黃土,掛一撮紙把。這又是怎樣的凄涼啊!
多虧了這場清明雨了!雖不能灑遍大江南北的萬里山河,然而,卻足以讓羈旅他鄉的游子頷首低眉,為遠在千里以外的亡靈舉行一個默默的心祭。
輕輕的風,柔柔的雨,似下非下地打在臉上,涼絲絲的,帶著一種口吻好似在訴說,又好似在告慰,曚曚昽昽地已經迷離難辨了,心際卻在這天地混沌如初的景象中豁亮了起來。
對于生死,對于生的艱辛和死的敬畏,似乎已經不再是陰陽相隔那么簡單。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真正頂得住歲月砥礪的,除了對信念的篤信不移和親情友情的感動外,一切似乎都不再重要。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就在這樣的天氣中走一會兒吧,保持著眼眶的濕度和內心的靜寂,也好感受著這清明時節的雨,為父親舉行一個默默的祭禮:父親,安息!
【同春天握手】
著微風,踏著殘冬,姍姍然,春天走來了。在和煦的春日里,太陽似乎用一枝神奇的畫筆,消融著殘雪,撫慰著大地,給山崗麥田脫去了那件穿了一個冬天的棉衣,換上了一件灰色的春裝。
早晨起來,推開窗戶,一縷縷微風撲面而來,淡淡的雨意便在皴裂的心頭潛滋蔓張了。再伸出手,去感知這早春的風,便是同春天握手了。
同春天握手,就是在以一種釋然的心態向冬天揖別。后腳還踩著冬天的殘雪,前腳已經跨進春天的門檻,走入了春意盎然的明朗與釋然。
不懼怕料峭的春寒,也無需誠恐誠惶于春日里的風云突變。畢竟,既然春天已經邁步走來,即便是有著冰霜刀劍的庇護,冬天的退場也是一種必然了。
春日里的塵灰飛揚,春日里的咋暖還寒,以及在殘冬中揚起的最后一團塵埃,都在孕育著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春天。
在通往春天的溪澗小徑上,往日的歡笑還是淚水,往日的得失榮辱還是時運齊舛,一股腦都拋在了身后,隨著殘雪消融得了無蹤跡,只留下一片雪白任珊珊而來的春天去恣意渲染。
同春天握手,就是走出往日的落寞寂寥。在春日里,一個人無論是在睡眼惺忪的早晨,慵懶不堪的午后,還是在春寒襲人的傍晚,都會感受到天地萬物的宜人,從而釋緩心中的惆悵。
在草木復蘇的春日里,陽光的嬌媚可愛,白云的自在悠閑,草色的若隱若現,溪流的活潑歡快,還有鳥音的婉約動聽,如此等等都一并地揉進了鋪天蓋地的春色了,讓人應接不暇,哪里還顧得上去細究什么孤寂呢。
駐足畦田,只需邁出一步,你就靠近了她的婀娜多姿;只需一個淺淺的呼吸,你就能感受到她的清新如醴;只需伸出胳臂,你就能在咫尺之隔與她牽手,在須臾間傾聽到她那青春的脈動,與她蹁躚而舞了。
同春天握手,是皈依大自然的融冰之旅。春風送暖,草木復蘇。春天帶來的不只是鶯飛草長,雜花生樹的景象,春天帶來的更是一種嶄新的思維,啟迪著一種新的生活心態。
在冬天里學會了堅守、剛強,在春天里就應該融入到滾滾的春潮。固守著為人行事的圭臬,把自己同化為一個季節特有的元素,融入到春的一片汪洋中去。
風來了,和著青春的舞步,霓裳翻飛;雨來了,借著滴滴答答的節奏,輕聲吟唱。抑或在斜風細雨中,看著楊柳枝頭那點點嬌嫩,賞識著桃李含苞待放那份韻致,品味著“吹面不寒楊柳風”輕柔,去領悟生活的真諦。
或許,這樣的心曠神怡是短暫的,甚至是臆造的,但誰在乎呢,不是有“境由心造,景由情生”的說法嗎?既然這樣,無論是深陷災難、困頓的重圍,還是失意彷徨的煎熬,不妨選擇一種心態走出冬天。
和春天握個手,沒準,在伸出胳膊的瞬息間,寒意已從心頭出發,順著指縫間逃地無影無蹤了……
【清明祭清明雨散文】相關文章:
清明祭·聽雨散文09-09
清明祭的散文10-12
清明祭父-散文08-26
清明的雨散文12-02
清明祭語的散文范文10-18
寫景散文:清明的花清明的雨10-09
清明雨清明淚情感散文09-24
清明雨的散文范文06-15
清明祭父抒情散文10-18
清明的雨現代散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