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前言抒情散文
“寶爺爺,你會蓋房子嗎?”
“啊,——寶爺爺就是一個建筑工人。”
“怎么蓋?我蓋不起來房子呢。”三歲的寶寶孫子,手上在擺弄著幾塊積木方磚。
“先要掙錢,有錢,后選地方,打基礎(chǔ),再壘上去。”
“中間有縫怎么辦呀?”寶寶孫子用手在比劃著。
“這樣鋪。”我手把手地教:“橫著鋪,豎著鋪,上面壓住下面的縫。”
“為什么要壓縫呢?”
“穩(wěn)當,能壘高。”
“寶爺爺,你長這么高,也是壘起來的嗎?”孫子突然發(fā)問。寶寶屬龍,二零一四年十月體檢,體重31.5公斤,身高98公分。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滿三周歲。
“哦,——”我一下子沒反映,“人長高,因為吃。”話未出口,瞬間在心里被否決,說不出口了。
我想說些什么?
對孩子,除了必須滿足的吃喝拉撒生理需要外,還需要為他們做哪些事?比如說,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這樣問題。
人過六旬了,我還在找一種感覺?
我深知:一個人的長大,絕非吃好喝好一切皆好。長大,除了身體健康外,需要活到老,學到老。或者,是自我認知的完善和提高。
感覺告訴,我還能這樣回答:
孩子,在你降臨人世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你將是大自然的主人。就決定了,你將分享或爭取人類的一切權(quán)益,和必須接受的一切挑戰(zhàn)。為了你能夠在大自然中生存發(fā)展,你在褓襁之中,父母就賜了你一把尚方寶劍。
一雌一雄,是寶劍的雙刃。在人生道路上,你不斷磨礪,鋒芒畢露,斬妖除魔,所向披靡。你不停地在揮舞著,或維護自身權(quán)益,或企圖不斷開疆拓域。它就是:善與惡。
善,德之建。又是一份執(zhí)著。是汲取知識,道德,文明,規(guī)矩,乃至法律。是不要自取滅亡。是人類自我提高、完善,走向成熟文明社會的必然。
惡,亞心之毒。與善相反。多思慮,又是多變。它是大自然帶入娘胎里,緊隨你一生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無情無義,很少執(zhí)著。它決定了你的生與死。在過程中,是自虐,自殘,乃至是在自取滅亡的不斷變化之中。
善與惡,又是運與命。它們同時具備“死灰復燃”的本領(lǐng)。當心(認識)動,出現(xiàn)一個飛躍,它能終極改變,物極必反地交融突破,轉(zhuǎn)換目標的起點和動力。比如,惡極變大善,領(lǐng)導善,推動人類社會文明,迅速不斷地走向成熟。反之亦然。俗話說,命由天定,運隨我動。
人之初,性本變,多變成惡,惡多心動,死灰復燃,燃與大火而后生。這與傳統(tǒng)的說法相悖嗎?
萬丈高樓,不可能平地而起。海闊天空,不完全魚躍鳥飛。人類社會是由每一個人組成。所以,也不是單純的美好。激濁揚清是責任。
孩子長大了,除了身體健康外,一定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心。
“惡”中“變”,會撕扯你。要學會和懂得什么是“惡”,什么是“心”,什么是“善”。善怎樣才能永恒,惡怎樣才能“死灰復燃”,和后來的“漫天大火”。
要一心向善,去追求知識,道德,規(guī)矩,乃至法律的成熟的人類社會文明。不斷完善自我。
我想寫成一本書。書,是一個人心跡。
全書以寶爺爺為線索,涉及道德,謀略,事業(yè),幸福,愛情,勵志等六個方面內(nèi)容。取其一點,獨立成篇。表現(xiàn)手法采取想像,夸張,幻覺,擬人等超自然的語言,力求真實地,藝術(shù)地反映作者的生活和內(nèi)心世界。
書中六個方面分三章。互為關(guān)聯(lián)。生活內(nèi)容龐雜,艱深且難以表述。本書謹取滄海一粟,字數(shù)不過五萬。
為的就是露己淺識,祈斧眾正,拋磚引玉,博采眾長。
讓感覺露出光芒吧。這是人老將至一輩子的追求。最好!它絕對不會在人們的眼前,在您的身后。它在燈光闌珊處,是在人們回眸一笑的時候,被您發(fā)現(xiàn)。
謝謝您!
【 前言抒情散文】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集》前言07-26
此生無法忘記前言散文11-25
抒情散文精選08-01
經(jīng)典抒情散文06-26
抒情散文經(jīng)典10-19
經(jīng)典抒情散文10-28
《探險者》前言散文06-04
以物抒情散文08-21
抒情散文范文07-30
林徽因抒情散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