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情感散文
學校有個女孩,金色的頭發,來自德克薩斯州。我們常常一個飯桌上吃飯。雖然她沒選我的漢語課,也算接觸比較多,比較熟悉的學生之一。
餐廳里的菜,她多數不能吃,不能吃奶酪,而且對很多東西過敏,不吃紅肉,白肉只吃魚。多數時候她的盤子里只有一些生的蔬菜,西紅柿或者菜葉子,不加沙拉醬,一些水果,或者是餐廳給她單獨準備的其他東西,看上去就沒什么味道的樣子。
每次看到她的盤子我都得盡量控制自己不要不自覺地流露出同情。一直覺得自己已經夠可憐了,作為外國人在這里,餐廳里很多東西都不吃。她比我還慘。學校每天都有放學后兩小時的體育訓練,所以她還得定時吃一些醫生專門給她開的沖劑,補充能量用的。她比較瘦,但是也很結實,手臂都有線條。
如果我是她,從小到大肯定就被特殊對待了,不要說運動,父母估計大部分時間會讓我呆在家里休息。每天運動兩個小時?還是算了,一周兩個小時都不一定有。
我覺得這也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一個體現。同樣是女孩子,我們求靜,從小父母就教導好好走路,別亂跑,沒事兒最好就在家好好呆著,看書做作業都行。結果我們都想著往外走,多少人都是遠離家鄉,在外地工作,一年只能和家里人團聚一兩次。除了求靜,還求穩定,找工作父母希望我們找個鐵飯碗,公務員最好,不然就教師、醫生、銀行、事業單位,好像除了這些其他都不叫工作似的。
而在這邊的美國孩子們,從小就是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同事的孩子上小學四年級,常常因為孩子晚上有比賽,排球賽、籃球賽等等,和她督修時間相沖突,跟我互換,這樣她就能去看孩子比賽了。校園里教職工家的小孩并不多,三四個,常常能看到她們周末結伴一人一輛自行車,在校園里“亂竄”。校醫室里也常常看到學生膝蓋受傷,腳踝受傷,多數是運動引起的。好了之后她們又都活蹦亂跳的了。
我們學校學生多數是本州還有附近州的孩子。有時候聊到讀大學,她們也都希望離家近一些,這是最大的考慮。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本州的公立大學對州內學生有優惠,學費比較便宜。雖然學生家里多數不差錢,但是她們依然會考慮這個因素。
前一陣看了一席的一個演講,方勵的 《感謝你給我機會上場》 。看完之后感觸很深,他已經 60多歲,而十多年前和他一起玩的朋友們多數已經在家休息、靜養了,他還和一群八零后九零后繼續折騰。生命不息,折騰不止。他說:每個人惜命的方式不同,有的人選擇了不斷去探索,不斷燃燒;有的人選擇各種養生,讓自己更健康、活得更久。方勵的狀態,除了個性,我覺得和他留學美國之后美國文化對他的影響也不無關系。
我們說到健康,更多想到的是養生、食補等等,而對美國人來說,更多的是運動。前一陣子小鎮上舉辦了五千米的公益跑,很多人參加。我們的校園也是路線的一部分。那是一個周日,我和幾個同事正在餐廳吃早午飯,然后看到小鎮居民陸陸續續從外面跑過,于是我們出來給他們加油。有十多歲的學生,也有七八十歲的老人。同事知道我也在跑步之后,和我說感恩節前,附近一個市也組織了五千米的活動,如果我到時候在學校,可以和她女兒一起去參加。
在菲律賓的時候,學校的主任姓吳,除了在學校擔任教學工作,還在學校董事會、商會兼職,除此之外還有宗親會、報社的工作,忙得不得了。同時也很有序,整個人特別精神。走起路來,腳底生風的感覺,至少比我這個年輕人步伐輕快得多。
記得是幾年前看過一個帖子,是天津一所高校的法學教授介紹的《哈利波特》背后的西方文化,講到了西方文化對于體育的重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歐洲那幾個國家的緯度都比我們北京偏北得多。所以在古代取暖設備不發達的時候,身體素質就顯得特別重要,事關生存。而美國也保留了這個傳統,并且不斷發揚光大,看他們一年一度的 “March Madness” 就可見一般了。
生命有很多種活法,方勵說一眼望到頭的生活還有什么意思,但是對很多人來說,有一份一眼望到頭的穩定工作,然后把業余時間過得豐富多彩也是一種活法。一路折騰也得折騰得下去,有個良性循環才行。最后走出來讓我們看到的,如果是一路折騰的,也是折騰成功了的那一部分人。網絡上流傳說有不少人看了這個視頻就辭職了,我不大相信,至少不相信純粹是看了這樣一個視頻的緣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忠于真實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自己才知道怎么活更幸福。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不斷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生來如何,被教育成什么樣,就一直那么走下去,多問問自己,現在過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又是什么樣的呢?然后,去一步步活出自己的精彩。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情感散文】相關文章:
精美勵志散文《人生不息 勤奮不止》08-01
感悟生命情感散文11-17
長河不息散文09-14
生命如此美麗情感散文09-01
以湯止沸,沸逾不止散文09-19
生命中不能沒有你情感散文08-03
生命中遺憾的那個女孩情感散文10-18
永不息止的河流散文10-03
長河不息文化散文(精選20篇)08-18
風起時,思念不止散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