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時侯的殺豬菜散文
小時侯家里很窮,經常受凍挨餓。這到不是雙職工的父母不會過日子,因為外公外婆一家月月等米下鍋。
照例來說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瘸腿的二舅雖然勤勞,一個流送工人養活舅媽帶來的四個女兒,外加二舅和二舅媽生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生活的艱辛不難想象。
二舅媽是逃荒到嫩江的山東人,男人死的早,帶著田姓四個女兒嫁給二舅的。二舅媽非常勤勞,除了種菜園子每年還養活一口年豬。
小時侯,上外公家玩,總是垂涎二舅媽園子里的黃瓜。一次,二舅媽上街里賣菜,外婆給我和表弟偷摘了兩根黃瓜,結果闖了大禍,外婆讓我們誤吃了黃瓜種,二舅媽和外婆發生了激烈的沖突,結果,表弟“穿了幫”。為此,表弟在我眼里一直是電影《紅燈記》里的叛徒王連舉。
我記憶最深的要數過年到外公家吃殺豬菜。那時誰家殺豬且不說多么奢侈,殺的方法和現在也不盡相同。在堂屋的中間擺上一個大桌子,殺豬匠用尖刀從豬的前夾畔捅進去,用飯盆接血水,然后,用自行車打氣管子給豬打上氣,把整個豬吹起來,在廚房燒上一大鍋開水,在鍋臺邊上搭上臺子,用開水澆刮刀刮,所謂,“打千刀”就是術語刮豬毛。在殺豬的頭一天晚上,婦女們開始切酸菜,切的刀工很細,一切就是幾大盆。不過那時侯人太窮,還沒有請鄰里鄉親吃殺豬菜的習慣,外公家殺豬只是父親請來兩個醫生,因為,外公一家經常麻煩人家給看病。豬身上一般好的部位當天是不吃的,只是煮點豬肝,蒸點血腸,桌上的主菜就是肥肉燴酸菜和大片蒸肉。外公吃飯特別香,大片的肥肉和著小米蒸飯,順著嘴角流油,吃的認真及了。
想起外公的吃象,雖然為那個年代的貧窮感到一絲絲悲哀,但是,那濃濃的年味經久未來。
過去大人小孩盼過年,是因為能穿上新衣服,吃上白面餃子,挑上洋蠟燈籠,放幾掛鞭炮......,現在這幾乎都成了被人忘卻的紀念。我在記憶里無法找回冰天雪地里的童顏歡笑以及每家每戶燈桿上大紅燈籠。但是,在吃殺豬菜時,外公強迫我檢起吃掉我掉在桌上那幾個米粒,那場景讓我深深默背了“出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皆辛苦粒!倍嗄辍
貧窮,不等于不幸福。
【小時侯的殺豬菜散文】相關文章:
殺豬經典散文11-05
永遠的殺豬飯的經典散文09-20
君子菜散文精選08-12
苜蓿菜經典散文07-20
挑菜散文09-18
挖苦菜散文07-03
菜的口味經典散文07-07
鹽菜扣肉散文10-17
汪曾祺的散文《昆明菜》09-28
悠悠苦菜香散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