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猶記當(dāng)年小馬燈散文隨筆
于一個細(xì)雨霏霏的冬日, 無由的,也就想起了馬燈了。
馬燈,顧名思義,與馬有關(guān)。在北方,通常是一種騎馬夜行時掛在馬身上,能遮風(fēng)擋雨的煤油燈。
我的故鄉(xiāng),蘇北里下河平原,在地理意義上,應(yīng)該算是南方了。沒有馬,只有牛,而這馬燈,也就只好屈尊,與牛做伴了。
數(shù)九寒冬,最常見的馬燈,是在牛棚里。三間雖說低矮卻也軒敞的牛棚,幾頭安安穩(wěn)穩(wěn)地躺在金黃的稻草上不停地反芻著的老牛,再有就是陪著這些老牛的老農(nóng)了。一張草鋪,依牛而臥,暖和,而又清凈。
那馬燈呢,就在牛棚里的柱子上掛著,黃暈的光,一點一點的,灑在牛棚里的角角落落,溫馨,而又安靜。 我是陪著看牛的四叔,在牛棚里,度過了冬日的一個個長夜的。
有時,還會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帶到牛棚里去做。因為那一盞小馬燈,比我們家用墨水瓶做成的煤油燈要亮多了。
馬燈,也多出現(xiàn)在曬場上。
金谷登場。一頭頭老牛,拖著沉重的石磙,在曬場上,一圈圈地轉(zhuǎn)。
月黑風(fēng)高夜,照耀著這一頭頭老牛,照耀著跟在老牛后面的這一個個農(nóng)人的,便是掛在場頭石柱子上的那一盞小馬燈了。依舊是那一點一點的黃暈的光,給這黑魆魆的鄉(xiāng)夜,增添了不少的亮色。
馬燈,還會出現(xiàn)在田頭。
“二十五六頭,月出好吆牛”。可是,沒有月色的夜半呢?老牛下田耕地,就只有靠小馬燈來照明了。
如北方人走馬一樣,使喚牛的農(nóng)人,也會在夜色中,一手牽著牛,一手提著小馬燈,照著腳下的田埂。有的還會帶些惡作劇,把小馬燈系上牛角,或是系在牛脖子上的隔頭上。牛不耐煩的時候,就會把小馬燈甩下地去,滾上幾滾。不過不礙事,這馬燈的密封性能好,一滴煤油也不會漏出來的。
到了地頭,馬燈就放在要耕的那塊地的田埂的中央。這樣,它那一點一點的黃暈的光,正好映照著那頭老牛,映照著跟在老牛后面的那個老農(nóng),映照著那些懶懶散散的腳步。
不見小馬燈,已經(jīng)二三十年了。可它那黃暈的光,還在我的心頭,一點一點的照著,溫暖,而又溫馨。
有時,我還會想,這北方人稱呼的馬燈,在我們這兒,總是與牛為伴,叫它“牛燈”,或許更貼切些吧?
只是,我也有好長的一段日子,望不到耕牛的蹤影了。
【猶記當(dāng)年小馬燈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猶記當(dāng)年割麥時散文07-18
馬燈經(jīng)典散文隨筆09-01
誰記當(dāng)年釵頭鳳散文07-18
猶記那時少年戀散文10-24
馬燈散文07-05
石磨記散文隨筆09-23
茶山記散文隨筆10-05
小愛朕的心意散文隨筆09-12
周五記散文隨筆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