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玩兒散文

時間:2024-10-19 02:16:45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憶玩兒散文

  1

憶玩兒散文

  讀王世襄老先生《秋蟲六憶》讀的是沒黑沒白廢寢忘食的。

  “立秋剛一過”,思緒就隨著少年的王老走出北京的朝陽門,順著城墻根往東,行三里路,過水塔,至李家菜園身后的水溝子。接下來隨他就著身子、彎著腰,伏在溝旁的坡上、或高粱地里,靜靜地等蛐蛐出現,好捉它。日頭當午,秋陽如火,莊家地土濕葉密,蒸籠一般。不一會兒,人就熱了。腳下踩著露珠子,頭上流著汗珠子,頃刻間,帽子濕了、褂子濕了、褲子濕了,鞋子也濕了。奇怪,蛐蛐怎么還不出現……

  意念得了這個空,倒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來。

  我雖是個女孩子,可自小淘劣,實像個男娃兒,也常約些小伙伴,干這種捉蟲欺蟻的事。記得那時常逮來玩兒的,除了蝴蝶、蜻蜓、螞蚱、拉拉蛄、搖頭娘娘外,也逮蛐蛐。我們那時逮蟲,不像王世襄老先生那么專業,用什么釬子、罩子、芭蕉扇之類,我們就只徒手捉逮,倒也少不得彎腰哈背躡手躡腳。逮住蝴蝶、蜻蜓類的,就圈在舊玻璃洋瓶里,撒些菜葉子在里面,算做“圈養”。逮住螞蚱,就用小手捏緊其雙腿,嘴里念叨著:“簸簸箕,簸簸箕,簸上三年我放你!蹦俏涷乒婢皖^一點一點,屁股一撅一撅的動起來,像極了場院里人們用簸箕簸物的樣子,很有意思。那些簸的好看的,能逗我們開懷大笑的,我們一高興,就將它們放生了。反之,如果遇到懶惰的,呆頭呆腦不聽指揮的,我們就會將其碎尸萬段毀尸滅跡。逮住樹身子棲在繭子里的搖頭娘娘,也是捏著其尾端,也是口里念念著“搖頭娘娘搖頭娘娘搖一搖”的話。若搖,就大赦,若不搖,便斬立決。如今想來,人之暴虐心性,原是與身就有的。

  2

  秋蟲,是農村小孩子們幾乎都玩兒過的一種“玩具”。

  玩兒秋蟲的年紀,已然是八九歲的時候了。這往前了數,作為農村的娃兒,經事第一眼認識的,概就是泥土。遂,“泥巴”算是人生之初第一個玩具。

  家鄉所在的大后套,是典型的紅泥土地。每到春來,萬物復蘇,一些渠畔,水溝,小海子的水就融化了,隨之,旁邊的凍土也消了,在太陽漸暖的光照下,散發著裊裊的熱氣。孩童們就會尋上前去,抓上幾把,和成面狀。紅泥土有粘性,一經揉搓,就光溜溜地了,柔軟而筋道。三五小伙伴捧著這些泥塊兒,坐在一個墻角的陽窩窩里,玩兒起了“補窟窿”的游戲。有一個“莊家”,把泥巴用小手圈成一個玉米面缽缽樣兒,再把“缽”底部的泥面捏的薄薄的,臥在一只手掌心里,大聲喊“瓷牛板片兒補不補?”其它的幾位就和聲說到“補”或“不補”,像現在賭場里下注一樣。話罷了,那個小“莊家”就立時會揚起手中的泥缽,用力倒扣在地下,只聽見“啪”的一聲響,那缽底原被捏成薄薄的部位,就瞬間炸開一個窟窿,看上去像朵無蕊之花。這樣的窟窿有時大,有時小,有時也沒有,這就要看那“莊家”捏泥缽的技巧與摔泥缽的力度了。當沒有窟窿的時候,“莊家”就得賠給那個先前回答說“不補”者一塊兒泥巴,反之,若是有窟窿,那個原本喊“補”的人,就會把自己泥巴揪扯一塊兒,捏成片兒,給補在那個窟窿上;原本回答“不補”的人,就會補上雙分的泥巴。接下來,就由另外一個人坐莊家。如此這樣,一圈一圈的輪流著。最后,誰的泥巴贏的多,誰就是勝利家。

  泥巴還有別的玩兒法。將泥巴分成若干小份兒,捏個糖果了,盤碗了,桌凳什么的,總之,那小小心眼里凡能見著的東西,能捏來就捏,捏不來的,就胡鄒著亂捏。將捏好的物件擺在太陽下曬干了,也會拿出去比賽。這樣,一個春天下來,娃兒們皆把個小手皴的糙糙的,澀澀的,就那樣,也玩兒的顧不得。

  泥巴,是很小時候的玩具。再大些,就跟在老爺屁股后頭,編草人兒玩兒。

  玉米秸,或高粱秸,是編制草人兒的主要原料。把玉米秸稈掰成小段兒,用嘴咬著秸稈的皮兒,順勢撕扯,一條兒一條兒地剝干凈了,再把剝下的皮斷成若干長長短短的小扁棍兒,隨后是組裝。用白白的軟軟的桿心做小人兒的頭,身子,用堅硬的皮做脖子,胳膊,腿,再找些高粱穗子做頭發,高粱米粒做眼睛,鼻子,嘴巴。眨眼功夫,一個小人兒就成型了。做的好的話,還能站立呢!

  除了做小人兒,用秸稈還可做小車,石磨,笊籬。記得有次老爺給做了一個雙套轅的馬車,就是由兩匹馬拉的大車,光車轱轆就四個,車軸還打著花樣。那馬更是好看,個兒大,腿粗,脖子昂著,十分威武,不遜徐悲鴻的八駿。那套馬車我曾玩兒很久,寶貝似得,誰都不準碰。

  高粱的秸稈,還能做風車用。找來年下寫春聯用過的舊紅紙,老爺用剪刀給剪成四扇,中間留一個窟窿眼,扎在高粱秸稈上,再用秸稈里的軟芯掰成小塊兒,塞子一樣壓死中心。風車是逆風玩兒的。風力很關鍵,風小,轉的就不歡,風大了,容易扯爛紙瓣兒。

  3

  再大些,有了力氣,便不捏泥人、扎草人了,就開始玩兒扇紙盒。

  紙盒,也叫三角,是用大人抽罷了的紙煙盒,拆了,疊成的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片兒片兒,三角的就叫三角,四角的叫四寶。記得自己最初的煙盒三角,總是父親搜羅積攢起來他抽過的煙盒紙,或他一同教書的同事抽過的煙盒紙,一頁一頁擼平了,放在熱炕底下壓壓,再幫我一個一個疊成三角。那時我很笨,力氣也不大,又沒有巧宗,一沓子煙盒三角不出兩日全都輸給別人了,氣的兩眼發紅急的兩眼掉淚,再返回身去找父親。父親從不覺厭煩,他不僅會源源不斷的供給我“戰資”,還曾手把手教我煽煙盒三角的技巧,我當然是巴不得,他更似樂此不疲。

  扇紙盒的年紀,還玩兒一種玩具,叫陀螺。我們村兒的人稱其為抽毛猴兒(兒音,去聲)。也有地方叫“打!。

  陀螺最早出現在后魏時期的史籍,當時稱為“獨樂”。據聞,從山西夏縣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發掘了石制的陀螺?梢,陀螺在我國最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我們玩兒陀螺,可不是石頭做的,是木頭做的。上半部分成圓柱形,下半部分是圓錐形,于柱體上面刻畫一些個圖案,染成七彩色;于錐底部掏一小洞,按一顆鐵滾珠進去。另外還需要一條鞭子。木棍削的光溜溜的,梢頭綁一麻繩子。長短要適中。玩兒的時候,自鞭稍頭開始,將陀螺柱體部分一圈一圈緊緊纏繞好了,尋找一處平整無礙的土地,將陀螺的錐底及地,一甩,陀螺便如小獸打滾的轉起來,旋即,就用手中的鞭子瞅準了陀螺的錐體上半部分,用力抽打,得了力,它就會越轉越歡實。那柱體頂端原本刻畫好的圖案,便會隨著陀螺的轉動而轉動起來,好看的要命。抽陀螺最關鍵兩點是,一要有平整的地面,二要會抽。地面不平整,容易絆倒陀螺。而不會抽,也會抽死陀螺。這其中的奧妙,我是最清楚的了。估計現在叫我玩兒,我定亦不遜色。

  4

  與玩陀螺一樣的年紀里,還玩兒風箏。

  風箏是個極優雅好玩兒的玩具,現在的孩子們也常玩兒。社會進步了,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就像風箏一樣,時下隨便花幾個錢,小賣部里買幾個,方便、快捷。我小的時候,人們生活還貧困,誰家也不會給孩子們花錢買玩具的,所以,只能自己動手做。而做風箏又是件很巧妙的事,如果沒有大人幫忙,孩子們是做不來的。記得我玩兒風箏的年齡要比同齡的孩子們早些,因為有哥哥姐姐們幫著做。

  做風箏需要有紙,有葵花桿子或玉米桿子,還要有長長的尼龍線。我小時候玩兒的風箏都是水墨色的。因為也沒有其它什么好看的紙張,哥哥就會找來普通的舊報紙,用粗粗細細的秸稈扎成各種形狀,一般多是三角形,四方形,或長方形的。再用黑毛筆在那上面畫出些個圖案,什么人面了,西瓜了,燕子了的。那時放風箏最佳的去處就是打麥場。那里空闊無阻,跑起來不用擔心被絆倒了。有風的時候,我就會跟在哥哥屁股后頭,跌跌地跑去看。沒有風,哥哥還會用口哨引風,我那時覺著他極有本事。現在想起來,我們做的那些風箏,真正能飛的高,飛的遠,飛的久的很少,幾乎沒有。但在那時,就是覺得快樂。那水墨色的風箏在未起飛時,還可辨別其上圖案,然一旦飛起來,就什么圖案也看不見了,就見一團白花花的紙。但在那時,就是覺得好看。

  玩兒風箏的年紀還玩兒冰車。

  所謂冰車,就是冬天在冰面上滑行的車。這種車一般都是用干透的木板子做的。將木板鋸成方形或長形,板子下面兩側釘兩根約兩指寬與板等長的木棍兒,木棍兒下方在摳出細細的槽,再將等長的鋸條齒狀向內嵌進去。另外再找兩根木棍,削的光滑些,做撐子用。玩兒的時候,把冰車放在冰面上,人盤腿坐其上,一手握一撐子,像撐筏子一樣,冰車吱遛一下跑起來。在大大的冰面上,真有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感覺,很有意思。

  5

  孩童年代過的很快,一晃就上了學。

  上學之后玩兒的最多的,是跳方方,抓骨子。

  跳方方,即用木棍在平地上劃出一塊陣營來,有方的,有長的。把自己手里圓圓的鐵盒(一般多是手油盒)放置于第一個方格里,一腿曲起,一腿獨立,用直立的那只腳的腳尖尖,或腳側,或腳后跟去踢那個盒子,像上臺階似的,一級一級的進級,誰先踢完了所有的格子,誰就算贏。這跳方方是最講究耐力與輕巧勁兒的。因為跳方方時人是單腿直立的,你若沒有足夠的耐力,一條腿翹立不了多久就會累極,就踢不了盒子了。二來因那盒子是圓形的,你踢的力度不夠,它就不行進,若踢的太過,又會翻轉,甚至會像滾環一樣溜溜地溜走了。我們踢方方時,一般就不帶那些個笨手笨腳的,誰一旦與其是同個陣營的,勢必會輸的慘不忍睹。

  骨子,就是羊骨頭關節處的紐帶骨,人們啃骨頭時將它啃的干干凈凈的,再用小磨石打磨光滑了,用紅紅的指甲油涂抹上色彩,配以上面踢方方的鐵盒子,或是小皮球,坐在地上抓著玩兒。不過,那個年月里,人們很少大魚大肉的吃,所以羊骨子搜集起來特別費事。我有一副,約二十幾顆,都是家姐好些年積攢下來的。她玩兒過的,就傳給我玩兒,就像她穿過的衣服,也傳給我穿一樣。那個年月的孩子們,幾乎都是這樣接力賽一樣成長起來的。

  與如上年齡相仿時,還玩兒沙包、皮筋。

  沙包做起來是很快的。找來舊花布,剪成片兒,縫紉機上噔噔噔噔一會兒就做成個漂亮的沙包皮。拿著沙包皮往梁倉里抓一把麩子或小米裝里去,縫住口子,即可。也有孩子會往沙包里裝玉米粒和小麥粒,那樣的沙包打到人,會很疼的。我少時所玩過的所有沙包,全都是父親幫做的,都很漂亮。而且,我還是玩兒沙包的高手。記得那時常玩兒的一種游戲叫“跑千米”,回回我都能跑好幾個千米,是同伴里最機靈最有耐力的一個。因為玩兒丟沙包,我還摔折了自己的左臂,至今還“殘疾”著。

  相比沙包,皮筋做起來就費時費事些。要先搜羅幾個舊自行車的紅色里帶,順著紋路,用剪刀細細剪開,接頭處或用挽成小小結,或用針線密密縫合。做成的皮筋要寬窄勻稱,接口牢靠才行,要不,等你正玩兒的起興時,啪嗒斷了,就不好了。我曾擁有過一條全村、乃至全校最長最好的皮筋。為了跳我的皮筋,有不少小伙伴都爭搶著跟我要好,我驕傲的不得了。那也是父親給予我的。

  6

  再大些,就是踢毽子。

  毽子的踢法有很多種。有單踢個兒的,有翻毽子股的,有打絳的,還有一種是絳、翹、跪、戰、毽子股、懶漢一套的。我那時最會踢毽子了,從來不玩兒什么簡單的踢個子,只要毽子一上腳,一氣能打幾整套。即使如今想來,也覺得佩服自己。

  毽子的踢法多,做法卻很簡單,但做一個很好踢的卻很難。首先要選做毽子的底座,也或叫做毽托。有的孩子會從家里的工具箱里,搜羅一些個自行車或馬車上用剩下的有眼兒螺母鐵片兒,那種鐵片兒要么很輕,扎的毽子會栽頭;要么很沉,踢的時候砸腳。而且,那鐵片兒彼此大小形狀不一樣,組合在一塊兒也不服帖,做出毽子來十分的不好踢。我做的毽子那是最講究的。家姐很疼我,總會從她的同學那里弄來一二銅錢,也叫字錢,也叫麻錢(清朝用幣)。這種錢幣薄薄的,中間有一方型孔,四周上刻“順治通寶”,“宣統通寶”,“光緒通寶”等字樣。選好這些字錢,兩枚合疊在一起,放在一約寸寬、三寸長、中間預先取好孔的布條上,將布條兩端從字錢的孔處穿出,翻成兩瓣兒。再取雞毛短羽一撮,長羽四五根或五六根不等。長羽圍簇短羽成一束花狀,栽于原來準備好的基座上,用線扎緊,即成。

  毽子不僅要好踢,而且還要漂亮,這樣人玩兒起來才悅目才盡意。毽子的好看與否,關鍵是在毽羽上。毽子的大羽,一般都用公雞屁股后面的尾羽,因那個部位的羽毛寬而柔軟,光澤性及垂墜性很強,栽成的毽子踢起來,悠忽上下,麗羽靈動,光芒閃爍,像鳥雀與空中曼舞,好的不能說。少時,自己為了制作這樣好看的毽子,曾沒少摸過雞屁股,沒少薅過雞屁股上的毛。

  有一次,前院鄰居家的一只五彩大公雞,鉆出他家的籬笆墻,跑到我家的糞堆上刨食,被我賊一樣的發覺,且惦記上了。那只公雞十分肥碩,通身羽毛暗紅色,脖頸及額頭呈亮紅,尾羽則格外漂亮,純墨色,油亮油亮的,稍頭有些許紅色,高高翹起在肉肉地屁股頂端,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架勢。一日,我約了個小伙伴,還叫上她的哥哥,手里拿著棍棒及玉米粒,一番威逼利誘與圍追堵截后,將其困在我家的柴火垛里。我與小伙伴做外圍防御,她的哥哥做突擊手,乘其挪動身體周旋著欲以張翅飛起時,一個箭步樸過去,穩穩地將其拿住,像生擒鬼子的英勇戰士。那公雞心有不甘,還在抵死頑抗,并發出虛張聲勢的大叫。我們怕被人發現了,抱著公雞一溜煙跑進柴火垛旁邊的小房里,從其屁股上生生揪下五根尾羽來。那羽毛還帶著雞的溫度與血跡。之后,我于小房外鬼貓六眼的巡視一圈,見四下無人,便將它放了。公雞逃脫縛手,一陣嘎嘎地跑遠了。我們各自拍拍身上的土,拿著強搶豪奪來的戰利品,相互詭秘的笑著。

  那五根羽毛扎成的毽子,像一種榮耀,在小伙伴的中間可羨慕了好一陣。我用那只毽子,還在學校組織的比賽中拿過獎呢,那也讓同學們贊嘆了好些天。

  再往大些,就開始玩兒學校里的大繩,滾環,排球,足球,乒乓球之類的。

  再往大些,關于玩兒的記憶,似乎就斷篇兒了。

  再往后了數,人越長越大,需要背負與面對的也就越來越多,似就漸次把孩提時代那些個玩兒的勁頭丟在腦后,丟在生活之外了。然,不論多大多老,人之內里總還是會潛藏一些好(四聲)玩兒的心思,隨著歲月的積淀日子的安穩,尤其是在睡足了,吃飽了,穿暖了以后,就會想著找些樂子來玩兒。說的雅些,是精神享受,說的俗些,就是樂子。比如打麻將、斗撲克、跳舞、釣魚,及電子時代的QQ、微信、微博、網絡游戲,乃至筆者現下噼噼啪啪所敲寫的這些個文字。想來也是,人活著,就該時時保有一顆純善無憂的童心,活到老,玩兒到老。畢竟,像有玩意兒的童年方是快樂的童年一樣,有玩意兒的生活才是有意思的生活。

  王世襄老先生所寫之《秋蟲六憶》,講的就是其童年關于玩兒的一些舊事,篇篇讀來都極有趣。王老先生還深諳生之意義,他將這樣一顆好玩兒的童心一直保存著,從未丟棄。他小的時候玩兒蛐蛐,玩兒獾狗,玩兒鴿子。長大了,就玩兒漆器,玩兒銅器,玩兒竹器。別人玩物喪志,他玩物不僅怡情而且養性,他玩物不僅玩物還研物,如此,生生就玩兒出了名堂,玩兒出了一部驚世大作——《錦灰堆》。想來,這概是“玩兒”之一事上的最高境界了。

【憶玩兒散文】相關文章:

憶兒時散文10-08

憶岳母散文06-03

憶故人散文10-19

憶初-散文09-03

八四瑣憶散文07-13

豐子愷散文《憶兒時》05-31

流年淺憶散文09-20

六一憶童年的散文05-31

閑憶崖洞散文07-04

高一散文《憶夏天》06-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交换系列在线 | 亚洲成亚洲成网中文字幕 | 亚洲AB五月天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 先锋影音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