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字經背誦小竅門
中國人應該重視國學教育。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了,都在給孩子補國學課。國學學起來是比較晦澀難懂的,小編今天介紹三字經的背法。
三字經背誦小竅門 篇1
1.能夠對三字經分段
三字經學習有方法,縱觀整個三字經全文,敘述的內容有明顯的區別,三字經怎么分段?大概有6個部分。學習三字經首先要把6個段落的順序熟記,然后再針對不同的段落分別記憶。
2.了解三字經的意思
很多幼兒沒有辦法完整背誦三字經,就算背誦也只是囫圇吞棗,這樣的記憶又有什么用呢。為了幫助孩子理解三字經,家長應該先教其正確朗誦,然后完整講解意思后再背誦,或者說教一段背一段。
3. 有一些歷史常識
背誦三字經也看天賦的.,因為三字經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帝王世系,以及文化名人。如果孩子有一些歷史知識,知道秦皇漢武誰在前誰在后,孔子曾經拜誰為師,這樣背誦起來,就有很大可能記住了。
4. 多朗誦自然會背
也許你會說,三字經那么長,怎么著就不會背吧。的確,無論你利用什么方法來幫助你或孩子記憶,也不可能記住。除非—想要長時間刺激自己記憶,只有多讀多記,沒事就搖頭晃腦朗誦幾次,總會有一天會背的。
5. 多聽三字經的音頻
朗誦三字經的辛苦大家都知道(小編朗誦一兩遍后口都干了,太長了)。那么如果你累了,可以去聽別人朗誦,一遍朗誦一邊想下句是什么。和朗誦一樣管用。這也是小編從無數次記憶國學里得到的經驗:聽不比讀差。
三字經背誦小竅門 篇2
《三字經》讀起來朗朗上口,簡明扼要,是以中國歷史為素材,植根于傳統文化,強調教育以“德”為先,學貴在恒和環境對學習的影響,講述教育與學習重要性的教育論著。同時也是我國代古一部傳統的兒童啟蒙識字教育課本。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主要任務,正所謂:“首識字,其次之”。更何況章太炎先生早就在高聲吶喊“今之教科書,固勿如三字經遠甚也”。的確,前人在沒有漢語拼音的'情況下花上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學會了《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中2400多個漢字。而現在的小學教育用六、七年的時間也才學2000多個漢字。兩相對比,令人咋舌。
在現在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德育教育也成為現行教育改革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在很多學校也把傳承中華民族經典傳統文化作為新時期德育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德育”,《三字經》中說:“首孝悌,次見聞”,可見在傳統的教育中,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一個人首先得要有“孝悌”,即德”。有人說;“現在的教育是‘缺德’教育”,的確現在的學生面對開放、多變、復雜的社會環境,急功近利,一生追求的是金錢和權勢,至于做人之道卻無從說起。國學大師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講得很實在,他說“小學生最可愛”,有禮貌,尊敬他人,體貼父母,熱愛勞動……,能按小學生守則要求自已。等到了初中、高中、大學,就沒有社會公德,不會因為父母幸苦而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為會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不穿名牌……,正如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這很值得我們思考:《三字經》這樣一部以儒家思想為立足點的教育著作,強調教育以“德行”為先導的教育理念對現代教育的意義。
《三字經》如此之好,再加上有老師在督促孩子們在讀經,我們家長有何樂而不為呢?在孩子背《三字經》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好辦法與大家共享一下:在孩子快睡覺和快睡醒的時候有錄音機放磁帶,此時孩子處于半睡眠狀態,用心理學說是很好的催眠狀態,很容易記住磁帶里的內容。等老師熱愛背的時候,你在領著孩子讀不幾遍就發現很容易孩子就會了。不信你試一下。很靈的喲!
【三字經背誦小竅門】相關文章:
適合兒童背誦的唐詩06-25
傷寒論的經典背誦段落09-21
琵琶行重點背誦句子09-17
如何有效快速背誦古詩文06-29
怎樣有效快速的背誦古詩文09-06
初中語文課文背誦內容06-01
《桃花源記》背誦默寫09-18
“弟子規”背誦比賽策劃書06-07
“弟子規”背誦比賽策劃書01-13
初中語文的背誦古詩詞最新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