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三字經
《三字經》既是一部兒童識字課本,同時也是作者論述啟蒙教育的著作。
感恩三字經
援汶川 不簡單 困難大 任務艱
粵援建 民為天 創一流 最關鍵
奉馬列 信仰堅 旗幟明 立場端
高素質 紅又專 保質量 技術先
懂政策 知宏觀 善決策 妥用權
為官正 心術端 執好政 把穩關
勤廉政 重實干 盡職守 倡節儉
公仆位 尚恭謙 敬師長 尊能賢
重民主 不專斷 聽諫語 辨讒言
心秤平 法紀嚴 拒貪腐 美色遠
性剛直 與人善 敢批評 律己嚴
勝不嬌 志不散 受挫折 不悲觀
勤磨練 結經驗 思進取 勇爭先
出政績 不自滿 黨囑托 記心間
除瘡痍 換新顏 三年事 兩年完
黨群融 社會歡 編三言 永紀念
不同版本的《三字經》
《三字經》是宋朝王應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內容大都采用韻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像一首詩一樣,背誦起來如同唱兒歌,用來教育子女瑯瑯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時人覺得本書內容很好,紛紛翻印,因此廣為流傳,歷久不衰,此后成為歷朝歷代最重要的童蒙養正教材之一。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三字經》的內容上,不同歷史時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迄今為止所見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個版本。并出現相關注解本、插圖本。如明清時期就有《增補三字經》、《節增三字經》和《廣三字經》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經》增訂本,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流傳最廣的版本。
解放后,又對《三字經》進行修訂。主要涉及一些民族史觀內容的修訂。如:
關于元代歷史的“蒞中國,兼戎狄,九十年,國祚廢。”改為“輿圖廣,超前代,九十年,國祚廢。”;
關于清代歷史的“清順治,據神京。至十傳,宣統遜。舉總統,共和成。復漢土,民國興。廿二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改為“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歷乾嘉,民安富,治績夸。道咸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同光后,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三字經》作為兒童啟蒙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縮影,其內容涵蓋量非常豐富、全面。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有兩本書是一定要讀的,那就是《三字經》跟《弟子規》。《三字經》讓我們了解中國的歷史,以及人倫的次第與綱常,深入學習,深信每個人都會燃起對華夏先祖的崇敬與承擔弘揚文化的責任感。
寫,寫下媽媽辛苦的一天
《詩經·小雅·蓼莪》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那么如何讓孩子能夠理解父母生養我們子女的辛勞呢?我想,讓孩子們用心觀察母親的“一天”,拿起手中筆記錄一下母親辛苦的一天。我班的孩子都是農村娃,母親節時值農忙季。我動員孩子們利用母親節的前幾個雙休日,和媽媽一起到田間去,記錄媽媽早出晚歸的時間、勞動總共時間、地點,還要描寫媽媽勞動時的受累的肢體語言等。
訪,了解“我的生日,娘的苦日”
只有實地調查研究,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更有教育效果。我動員孩子們尋訪一下,自己出生時的“見證人”:父親、奶奶、姥姥等;醫生護士;農村接生婆等。孩子們還可以尋訪其他母親。讓這些“見證人”,講訴自己或他人出生時,媽媽所遭受的痛苦。讓孩子們現象一下:順產是一件多么痛苦而又偉大的事情;孩子親眼看一下母親(或其他媽媽)剖腹產所留下的長長疤痕,想象一下媽媽傷口的產后愈合……就是讓孩子感受到:“全世界的母親是那么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做,感恩應當時,行孝需盡早
孟子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教育每個孩子都要盡最大效度地向母親行孝,因為我們無論怎樣的感恩行動都不及媽媽所給予我們的愛。為此,動員孩子進行“1+x”行動:即每名同學都要記住媽媽的生日,x是指為媽媽洗一次腳、做一道菜、洗一件衣服、送一朵自制花,等等。
“寫”是為了激發感恩之情,“訪”是為了產生感恩之意,“做”是為了發生感恩之行。用好這“三字經”,讓孩子感恩父母給予了我的生命,感謝父母對我的愛!從而讓孩子感恩天下父母。
【感恩三字經】相關文章:
感恩父母三字經05-09
三字經感恩篇08-17
三字經中感恩的句子05-11
《三字經》兒歌及《三字經》全文03-23
《三字經》作者及新舊《三字經》版本03-31
三字經簡介和三字經內容簡介05-30
三字經淵源05-14
《三字經》注釋03-31
三字經-全文05-12
兒童三字經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