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描寫家鄉的詩詞

時間:2025-01-02 09:20:05 夏杰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軾描寫家鄉的詩詞

  蘇軾字子瞻,又字與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軾描寫家鄉的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軾描寫家鄉的詩詞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江南》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水調歌頭》

  【年代】:宋

  【作者】:蘇軾

  明月幾時有,將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與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于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從文學史的范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于蘇軾將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當然,這種范式更適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后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后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范式,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這種范式在題材內容與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后人開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蘇軾在當時文壇上享有巨大的聲譽,他繼承了歐陽修的精神,十分重視發現與培養文學人才。當時就有許多青年作家眾星拱月似的圍繞在他周圍,其中成就較大的有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與李廌,又合稱“蘇門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儀、唐庚、張舜民、孔平仲、賀鑄等人,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蘇軾影響。由于蘇軾的成就包括各種文學樣式,他本人的創作又沒有固定不變的規范可循,所以蘇門的作家在創作上各具面目。黃庭堅、陳師道長于詩,秦觀長于詞,李廌以古文名世,張、晁則詩文并擅。同時,他們的藝術風貌也各具個性,例如黃詩生新,陳詩樸拙,風格都不類蘇詩,后來黃、陳還另外開宗立派。

  蘇軾的作品在當時就馳名遐邇,在遼國、高麗等地都廣受歡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蘇軾作品的流傳,但是禁愈嚴而傳愈廣。到了南宋黨的嚴禁解弛,蘇軾的集子又以多種版本廣為流傳,以后歷代翻刻不絕。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蘇軾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人們爭相從蘇軾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在金國與南宋對峙的時代,蘇軾在南北兩方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蘇詩不但影響有宋一代的詩歌,而且對明代的公安派詩人與清初的宋詩派詩人有重要的啟迪。蘇軾的詞體解放精神直接為南宋辛派詞人所繼承,形成了與婉約詞平分秋色的豪放詞派,其影響一直波及清代陳維崧等人。蘇軾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標舉獨抒性靈的公安派散文的藝術淵源,直到清代袁枚、鄭燮的散文中仍可時見蘇文的影響。

  蘇軾還以與藹可親、幽默機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蹤,他在生活中的各種發明都是后人喜愛的話題。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廣泛喜愛的程度而言,蘇軾是無與倫比的。

  【相關知識】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4、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代: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5、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代: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代: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7、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8、贈劉景文

  宋代: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9、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宋代:蘇軾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10、陽關曲·中秋月

  宋代: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1、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12、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13、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代: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14、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代: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慈∶碱^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15、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宋代: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16、行香子·秋與

  宋代:蘇軾

  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鐘。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17、海棠

  宋代: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18、屈原塔

  宋代: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19、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代: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0、春宵

  宋代: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26、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代: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21、花影

  宋代: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22、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宋代: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23、富人之子

  宋代:蘇軾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者耶?”

  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之,吾當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問之。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來?”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24、念奴嬌·中秋

  宋代: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25、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宋代:蘇軾

  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26、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宋代: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26、和子由澠池懷舊

  宋代: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27、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28、西江月·頃在黃州

  宋代: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由肱 一作:曲肱)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29、東欄梨花

  宋代: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30、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

  宋代:蘇軾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雙拒霜,獨向君猷而開,坐客喜笑,以為非使君莫可當此花,故作是篇。

  兩兩輕紅半暈腮,依依獨為使君回。若道使君無此意,何為,雙花不向別人開。

  但看低昂煙雨里,不已。勸君休訴十分杯。更問尊前狂副使。來歲。花開時節與誰來。

  31、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宋代:蘇軾

  歐陽文忠公嘗問余:“琴詩何者最善?答以退之聽穎師琴詩最善。公曰:此詩最奇麗,然非聽琴,乃聽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質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詞,稍加隱括,使就聲律,以遺之云。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里,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32、浣溪沙·雪頷霜髯不自驚

  宋代:蘇軾

  伽花彩甚奇,謂有初春之興。因作二首,寄袁公濟

  雪頷霜髯不自驚。更將翦彩發春榮。羞顏未醉已先赪。

  莫唱黃雞并白發,且呼張丈喚殷兄。有人歸去欲卿卿。

  33、琴詩

  宋代: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34、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35、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宋代: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35、水龍吟·黃州夢過棲霞樓

  宋代:蘇軾

  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作棲霞樓,為郡中勝絕。元豐五年,余謫居黃。正月十七日,夢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樓中歌樂雜作。舟中人言:公顯方會客也。覺而異之,乃作此詞,蓋越調鼓笛慢。公顯時已致仕在蘇州。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云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艷歌余響,繞云縈水。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獨回首、煙波里。

  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云夢南州,武昌東岸,昔游應記。料多情夢里,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36、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宋代:蘇軾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37、滿庭芳·蝸角虛名

  宋代:蘇軾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盡放我 一作:須放我)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張。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

  38、行香子·述懷

  宋代: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39、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宋代: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40、西江月·梅花

  宋代: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41、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代:蘇軾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42、阮郎歸·初夏

  宋代: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蘇軾描寫家鄉的詩詞】相關文章:

描寫蘇軾的詩詞07-13

蘇軾描寫中秋的詩詞09-27

蘇軾描寫春天的詩詞10-21

欣賞蘇軾描寫秋分的詩詞09-23

蘇軾寫的描寫秋月的詩詞09-22

蘇軾描寫月亮的詩詞精粹10-06

蘇軾描寫月亮的詩詞23首09-23

蘇軾思念家鄉的古詩詞10-07

蘇軾經典詩詞11-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 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欧美婷婷综合网 | 一级风流片A级国产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