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詩詞鑒賞

時間:2024-12-31 17:54:56 曉映 詩詞 我要投稿

《山行》詩詞鑒賞

  《山行》是一首七言絕句。那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山行》詩詞鑒賞,供大家閱讀參考。

《山行》詩詞鑒賞

  《山行》詩詞鑒賞 1

  原文: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深處 一作:生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爭議:是“深”還是“生”?

  原文第二句中,是“深”還是“生”字在學術界仍就存在爭議。清康熙陳夢雷編輯《古今圖書積塵》作“白云深處有人家”。明萬歷趙宦光刊本,宋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作“白云深處有人家”。清乾隆《四庫全書》收入的兩種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編《唐詩品匯》和《御定全唐詩》作“白云深處有人家”。

  簡析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云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云繚繞而不虛無飄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云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后兩句蓄勢。

  賞析二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于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

  作者介紹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山行》詩詞鑒賞 2

  【原文】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注釋】

  1.動征鐸(音奪):震動出行的鈴鐺。征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

  2.槲(音弧):一種落葉喬木。

  3.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種落葉灌木。驛墻:驛站的'墻壁。驛:古時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說: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墻邊。

  4.杜陵:在長安城南,因漢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這里指長安。作者此時從長安赴襄陽投友,途經商山。這句說:因而思想起在長安時的夢境。

  5.鳧(音符):野鴨。回塘:岸邊彎曲的湖塘。這句寫的就是“杜陵夢”的夢境。

  【作者簡介】

  溫庭筠(音云)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縣)人。唐代詩人、詞人。商山:在今陜西省商縣東南。

  【解說】

  這是一首抒發個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開頭兩句寫早行引起了對故鄉遙念。中間四句寫景,處處突現一個“早”字。末尾二句說雖然途中觀賞著景色,但頭腦中卻在回想著“鳧雁滿回塘”的“杜陵夢”境,表達了對長安的留戀之情和孤獨失意之感。“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二句,把幾個名詞排列連綴起來,構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圖景,向為傳誦的名句。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山行》詩詞鑒賞 3

  山行留客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輝,

  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

  入云深處亦沾衣。

  張旭詩鑒賞

  這首詩緊扣詩題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繪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 山中萬物都在春天的陽光下爭奇斗艷,呈現著一派醉人的美景。一個“弄”字出神入化,給山中景物賦予了人的性格,描繪了萬物朝氣蓬勃的盎然生機。

  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游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大有大雨將至之勢,這是令客人游興頓減的惟一客觀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觀上并非不戀山景的心靈信息。

  最后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采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為客人怕“輕陰”致雨、淋濕衣服,詩人就婉曲地假設了一個晴天游春的問題—— 在晴天中,因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霧鎖的山中也會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徑上,衣服和鞋子同樣會被露水和霧汽打濕的.。

  這也就是說,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無法避免的問題,從某一角度說,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樂趣,那么,又何必為一片“輕陰”而躑躅不前呢?

  這首詩的意境異常清幽,主要表現在雋永的哲理啟迪上。它告訴人們:事物是復雜的,不應片面地看問題,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要正視困難,勇往直前,“莫為輕陰便擬歸”;在克服困難中迎來的美景,才更加賞心悅目,其樂無窮。正由于詩中含義豐富而深刻,所以,這首詩與同類登山春游詩相比就更別具一番悠然不盡的韻味。

  《山行》詩詞鑒賞 4

  清代姚鼐《山行·布谷飛飛勸早耕》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譯文/注釋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新意了。

  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注釋

  (1)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2)才人:有才情的人。

  (3)風騷:指《詩經》中的“國風”和屈原的《離騷》。后來把關于詩文寫作的事叫“風騷”。這里指在文學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

  全文賞析

  本詩描寫春耕時節的鄉村景象,作品以山行為線索,選取幾個典型的春耕情景:飛翔的布谷鳥殷勤勸耕,農夫趁天晴揮鋤勞作,農民放水灌田,構成一幅生機盎然的山鄉春耕圖。“千層石樹”的山中之景與飛鳥的歡叫、樸樸的鋤聲、山田的水響相互輝映,有聲有色,將讀者帶入充滿活力的美妙境界中。

【《山行》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商山早行》詩詞鑒賞10-16

《山行》古詩詞鑒賞10-31

《商山早行》古詩詞鑒賞06-01

山行古詩鑒賞09-03

古詩《山行》鑒賞07-12

《山行》鑒賞 杜牧08-29

山行杜牧鑒賞11-08

杜牧的山行鑒賞05-31

杜牧的山行鑒賞09-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AⅤ一二三区 | 午夜精品国产拍精品福利 | 亚洲激情中文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va午夜在线电影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