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洞仙歌》古詩詞鑒賞
洞仙歌
戴復古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
說著重陽怎虛過。
看畫城,簇簇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
家鄉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
一笑且開懷,小閣團欒,旋簇著、幾般蔬果。
把三杯兩盞記時光,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
戴復古詞作鑒賞
這首詞的作者戴復古,終生仕途失意,浪跡江湖,生活貧窮之狀況可想而知。他的詞作不多僅存四十余首,風格接近他的老師陸游。其主要內容之一,是歌唱自己的“一片憂國丹心”(《大江西上曲》)。明代毛晉輯《宋六十家詞》,收入他的詞集《石屏詞》,毛晉在《石屏詞跋》中稱戴復古:“性好游,南適甌閩,北窺吳越,上會稽,絕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廬、五老、九嶷諸峰,然后放于淮泗,歸老委羽之下。”可見他浪游江湖的時間很長。足跡所至之地甚多,且多為祖國的秀麗山川。《四庫全書提要》盛稱他的《赤壁懷古》詞,以為“豪情壯采”不減蘇軾。他長期飄零在外,除了晚年于家鄉隱居,幾乎一生都“在路上”,這種體驗在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中相當普遍,無論作官,還是白衣,幾乎都有深重的飄泊感。于是思念家鄉和親人成為他們作品中永恒的主題之一。這首詞的獨特之處在于寫作者如何超脫了思鄉的哀愁。
這首《洞仙歌》寫得很活潑,運用清新俚俗的語言,以素描手法對酒肆風光加以描寫。詞中的主人公,正是作者自己,所以使人讀了之后,仿佛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如聞其聲,和作者一道分享市飲酒聽曲、驅遣旅途勞累的快樂。作者長期在異鄉行走,內心深處有著深重的孤獨寂寞之情,對家鄉亦是時時想念。但作者并沒有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而是力圖自我安慰,酒肆自然是排遣寂寞的地好去處。時節已近重陽,就從在鬧市上聽到賣花的叫賣聲寫起。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這三句寫賣花人擔著初開的黃菊走來,邊走邊叫賣:“重陽快到了,不要虛過呀!一年才一次,不能錯過這么美的菊花啊!寥寥數語,將花之美姿,人之妙語生動逼真地呈現給讀者。作者在賣花聲中點明季節,落筆非常自然。接著以”看畫城“三句,表明此刻并沒有買花,他縱目街頭,只見繁華的大街上,高樓櫛次鱗比,到處有酒店歌樓。街市越熱鬧作者越感寂寞,無處容身,不由嘆道:”在這樣紅塵世界,寶馬香車,來來往往,怎奈沒有個好處所安排我啊!下片“家鄉煞哩”三句,緊接上片。作者徘徊良久,隨意觀賞了一會兒,不由排遣自己說:“家鄉可遠哩,總是想念,枉自把眉頭緊鎖,只是自尋煩惱啊!”思量到此,這才爽然一笑,趕緊找個合意的所在。下面“一笑且開懷”三句,是說自己進了個酒店,選個小閣兒,定了個雅座。很快地酒保擺上了幾盤時果和菜蔬,篩上了酒。為了喝上個三杯兩盞度過這重陽時光,作者不但開懷暢飲,還想聽支曲兒聊佐清歡。結句“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把酒肆飲酒的心情,寫得極為歡暢。這在當時,非常符合作者的身份和環境,唱曲佐酒,在唐、五代、北宋時期的酒店里,早有這種風氣,唐代的旗亭,北宋的樊樓,都是“征歌侑酒”的場所。
南宋也不例外。歌唱者不少是民間藝人,或寄身樂隊的妙齡女郎,她們備個摺子,任人點曲,名為清唱。作者用點唱兩句,作詞的結語,使得酒肆風光,歷歷在目,而且給人以親切自然之感。
詞至南宋末,崇尚醇雅之風,戴復古此詞卻一反時尚,用了很多俚言俗語,極有生活氣息,使人備感親切有味。此外,這首詞在構思上頗為靈活,把作者在異鄉的生活、思想、情感曲折地呈現出來,顯示出一定的思力。
【《洞仙歌》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的詩歌鑒賞09-05
洞仙歌蘇軾09-08
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全文及鑒賞10-14
洞仙歌蘇軾譯文及賞析10-12
洞仙歌·贈宜春官妓趙佛奴詩歌鑒賞08-29
好了歌古詩詞鑒賞09-12
古詩《洞仙歌·泗州中秋作》09-01
蘇軾《臨江仙·風水洞作》全文及鑒賞10-08
《美人梳頭歌》古詩詞鑒賞04-30
杜甫—《飲中八仙歌》鑒賞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