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詩歌應注意的地方

時間:2024-11-17 15:52:08 詩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鑒賞詩歌應注意的地方

  一、抓住詩歌的題目

鑒賞詩歌應注意的地方

  一首詩的題目往往就是這首詩的核心,一般都能體現詩歌的寫作緣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體現了詩人的情感。如:韋應易的《賦得暮雨送李胄》題中“送李胄:且在暮雨中,很明顯這首詩表現了作者送別友人時依依不舍的心情。再如讀唐人朱慶余的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吧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單看這首詩的內容好像是寫一個新媳婦準備第一次見公婆時精心打扮的心理狀態的,只有看了題目——《近試上張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慶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張水部,表現自己在試前內心不安的心情的。再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二、了解寫作詩歌的背景

  詩人在詩里所寄寓的情感往往是詩作者內心的外露,真情的表白。詩的主旨思想與詩人的經歷有著密切關系,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背景下,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如;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但是他在35歲以前是接觸到的是我國無比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壯麗河山,這一時期的詩歌含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望岳》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35歲以后,由于詩人親自經歷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整個過程,以及自身受到的生活的折磨,詩人被礪煉成了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用杜甫自己的話就是“窮年憂黎元”“三吏三別”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宋代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前期在作品中多是流露出對愛情生活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喜愛,如《常記溪亭日暮》等等。從靖康元年起,李清照連續遭到國破、家亡、夫死的苦難,而導致這一詞時期的詞主要表達她個人的不幸遭遇和國破家亡的悲哀,情緒比較消沉,寫出的詩也比較凄婉,如《菩薩蠻》《含奴嬌》《聲聲慢》等。

  三、準確把握“詩眼”

  詩眼乃是詩詞中表現力最強和最能開拓意旨的關鍵詞句。抓住詩眼便可知詩歌的情感脈絡。如:

  《過香積寺》《送李端》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少孤為客甲,多難識君遲。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其。

  《過香積寺》的詩眼是“咽”與“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出低吟,仿佛鳴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煉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把作者無煩擾的寂靜的心境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送李端》詩,詩眼是“悲”這一悲貫穿了全篇,統領了全詩,全詩圍繞“悲”展開寫了身世之悲,又寫了動亂社會漂泊這苦,給人以悲涼之感。

  四、通曉“典故”

  用典是古典詩詞中很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有著特殊的表情達意功能,其特點有兩方面:一是以古說今,言在古、義在今。二是以少代多,下語簡、含義豐。依據掌握典故的寓意有助于我們理解詩的思想。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是用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廉頗免職后,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趙使還報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透矢(屎)矣,’趙王以為老,遂不用”。辛棄疾這是用此典,委婉地表達自己主動請纓想為國效力的愿望。

  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句中用“南冠”指代囚徒。語見《五傳成公九年》:“晉侯觀守軍,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駱賓王因上疏忤武后,遭到誣陷,以貪贓罪下獄,內心充滿冤屈,明顯此詩借“南冠”表達了自己凄惻的感情。

  五、把握意象

  詩歌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委婉、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說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的載體。所以我們只有領悟詩歌的意象,才能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有些意象在古詩中反復的被使用,已經約定俗成成了某種情感的固定載體。如一提到菊花,往往表達“不畏權貴,追求淡泊”的情感;一提到“楊柳”,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別之情;一提到“鴻雁”,往往抒發羈旅傷愁或者思念親人的情感等等。

  再如: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秋”就寄寓了作者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生出的無限悲愁之緒。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作者借孤舟表現了漂泊無依,孤獨寂寞之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借月光表達了作者的濃濃的鄉思。通過意象的把握就可透析到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六、掌握詩歌所屬的流派

  古典詩詞的思想內容經常與作品本身的風格流派有關。不同流派的詩歌所表現的感情往往不同。如:送別詩一般表現離情別緒,或留戀,或安慰、或囑咐、或祝愿、有傷心、有惆悵、有期望等,如柳永的《雨霖鈴》、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等。懷古詩一般是憑吊古代的人和事,對古人表達緬懷之情,一般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之感,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記敘古事,一般是抒發昔盛今衰的感嘆,如劉禹錫的《烏衣巷》、李白的《越中覽古》等;戰爭詩和思鄉詩大多表現對戰爭的厭惡或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如范仲淹的《漁家敖秋思》等。借景抒情,詠物言志多表現作者與眾不同、不愿與世俗同流全污的品質,或表達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傷感。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等。

【鑒賞詩歌應注意的地方】相關文章:

古詩歌鑒賞考點及注意點10-24

詩歌的鑒賞07-18

詩歌鑒賞中的鑒賞技巧07-17

永遠詩歌鑒賞08-14

詩歌鑒賞訓練09-20

詩歌鑒賞方法09-10

鑒賞詩歌要點08-21

詩歌鑒賞邂逅11-06

古典詩歌的鑒賞09-22

《月夜》詩歌鑒賞08-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欧美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 太爽少妇免费视频 | 亚洲欧洲美婷婷久久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国产 | 在线播放免费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