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徽因詩歌欣賞:秋天,這秋天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秋天的詩歌欣賞
九月,秋天悄悄地來了,來到田野,來到小溪邊,來到了山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秋天的詩歌,歡迎賞析!
《秋天的夢》
戴望舒
迢遙的牧女的羊鈴,
搖落了輕的樹葉。
秋天的夢是輕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戀。
于是我的夢靜靜地來了,
但卻載著沉重的昔日。
哦,現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憂郁。
(一九三一年一月)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縣(今杭州市余杭區)人。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
他先后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
《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誰禁得起銀指尖兒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輕濤,
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撫摩,
在那里低徊飲泣呢!
就是那:
無聊的云煙,
秋月的美滿,
熏暖了飄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輕縞的衣裳,
來參與這
美滿的婚姻和喪禮。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寧市,現代詩人、散文家。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秋天的詩歌欣賞】相關文章:
林徽因詩歌欣賞:秋天,這秋天06-23
精選詩歌欣賞06-14
詩歌欣賞:疼痛的詩歌08-21
愛國詩歌欣賞06-03
《秋雨》詩歌欣賞07-03
戴望舒經典詩歌欣賞07-11
詩歌欣賞:野火07-27
詩歌欣賞:封存10-16
詩歌欣賞:無題06-04
情歌詩歌欣賞10-30